本报天津讯(记者武自然、商瑞)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要求,天津正努力打造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培育绿色工厂,推进制造业转型,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天津市围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已培育146家绿色工厂,到“十四五”末,绿色工厂数量将达到300家。
日前,记者在天津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中车产业园看到,长达80米的巨大风电叶片正在吊装出厂。天津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宏介绍,公司落地天津已经10年了,生产叶片的规格从37米发展到最长80米。同时,公司配备了完善的中央集尘系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集成VOC处理设施,不断推进制造过程绿色化。
“以前要拿着样品回实验室分析,时间长,结果还不一定准确。现在,我们生产出针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的多种在线监测设备,大数据实时上传,形成模型,为形成解决方案提供参考。”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亮说,该公司“恶臭在线监测系统”可在线评估区域环境质量。依托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技术优势,同阳科技已承担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拟定,形成知识产权300多项。
今年以来,天津市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已帮助天津宝隆包装、中瑞药业等多家公司实现了绿色转型。“通过提供咨询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我们帮助企业提升绿色制造能力、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同时通过发行‘绿色债’等多种方式,为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帮助企业快速转型。”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总裁罗文辉说。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天津市共发行绿色债券20只、规模合计146.19亿元。自2016年以来,天津市着力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绿色数据中心,努力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管理精细化。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坡表示,“十四五”时期,天津将从做大增量、做优存量、做好减量等方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基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冶金、轻纺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绿色化升级。同时,还划出红线,确保域内炼铁产能保持在1100万吨,炼钢产能保持在1500万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