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十大新闻说起
王利博制图
2011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十大新闻的出炉,使得国际化问题再度引起人们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寒冬,但中国企业远赴海外投资和融资的热情却没有被冰冻,摩拳擦掌准备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在“国际经济低迷是我国企业海外‘抄底’的最好时机”的论调下,奔赴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前赴后继。我们有必要对“最好时机”有个清醒的认识。
危中抓“机”中国企业全球化新闻频出
确实,全球金融危机的来势汹汹使得企业估值缩水,收购对象正变得唾手可得,这让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变得更加容易。当前的并购对象估值相比金融危机前,已下降到相当诱人的水平,正在成长不断成熟的中国企业认为自己在海外并购市场攻城略地的时机已经到来。
请看2011年中国企业全球化十大新闻:中石化巨资收购葡萄牙最大石油公司打通南美市场、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世界第六大农药企业、中航工业收购世界第二大飞机制造公司西锐、中国西电获签非洲最大水电站项目、联想成功海外并购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PC厂商……
这些新闻都是重量级的,读了令人鼓舞,也令人兴奋。
自2008年举世瞩目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企业通过远赴海外上市、发行海外债券、海外投资基金融资、收购海外项目融资和境外贷款贸易融资等形式,不断进行多元化融资的尝试。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面对全球股市低迷和2012年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众多中国企业仍然选择海外上市,其中香港主板尤为突出,几十家中国企业抢滩登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仅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企业在海外市场通过发行债券融资获得122亿美元,为前一年同期的5倍之多。
步伐过“快”中国企业兵败“滑铁卢”
走向海外的企业并不都是充满喜悦,因为资本市场总是充满了迷雾和变数。对于已经“走出去”的尤其是走向欧美的中国企业,首先会遇到资金困难“输血”链条随时可能断裂;此外,危机导致美国增长乏力,整个供应链发生扭曲,境外企业营销遭遇阻力,减产裁员的压力增加,资产缩水的可能性较大。
在刚刚评选出的2011年十大新闻中,很引人注目的是75家中资企业撤离利比亚。2月中旬后,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75家在利投资的中资企业共涉及50多个项目的工程承包,总金额约188亿美元;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超过200亿美元。利比亚事件突出反映了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风险的不可控性,拥有海外业务的企业除要面对商业环境差异带来的经营风险外,还面临国际关系动荡引起的政治风险。
单就2011年的海外一级市场而言,中国海外上市企业从年初受到热捧到中期遭到冷遇,海外融资之路一波三折,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这些企业自身明了。从目前数据来看,2011年中国境外首次公开募股“量价齐跌”似乎已经成为定局,首次上市的数量缩水一半,融资金额降低了达6成之多。
去年5月,人人网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IPO融资8.55亿美元。但上市后股价一路走低,截至2011年底,股价已下跌83%。人人网的问题在于,过多的业务模式的整合,或许令人人公司少了自己的特色。
海外投资的惨淡境况所酿造的后果,市场和企业都有责任。首先,国际资本市场收到狂热追捧在先,通过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其次,一些意欲上市企业从成立伊始就运营不规范,伪造业绩和财务造假的恶劣现象屡见不鲜,对海外上市总是抱有侥幸心理;最后,一些中国企业也许是该业务领域的领头羊,却不谙海外资本之道,在不了解海外资本市场状况的背景下,容易被投资银行之类的金融中间商“忽悠”。
稳中求进“出海”不只为“冲浪”
当然,海外投资的高频失败绝对不应该成为我国企业大胆“走出去”的句号。企业缴纳的高昂“学费”促使我们清醒地思考企业“稳定”和“增长”的关系到底如何把握?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务必要以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方针为指导,做到先稳后进、稳中求进,万万不可盲目求扩张、冲动“走出去”。
对中国企业来说,“稳”是什么?稳,就是保持企业运作和盈利基本稳定,主营业务不放松,投资速度不盲目。“进”是什么?进,就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新进展,在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上取得新突破。把握好稳中求进,才能有效防止企业浮躁地追求规模,从而防范了企业风险和亏损额度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树立商业形象,打响公司品牌。
自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国际贸易增速下降,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各类风险明显增多。2012年的国际经济注定是更加复杂的一年,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新兴市场经济体前景模糊,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海外市场形势,也对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海外市场,入市容易混市难。事实上,海外资本市场犹如一座“围城”———众多国内企业纷纷奔赴海外上市的同时,一些已经上市的企业却选择了退市。国际金融市场越是动荡,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就越不可预测,“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经营风险就越大。华人首富李嘉诚对于风险防范有这样一套思路:“想想你在风和日丽的时候,假设你驾驶着以风推动的远洋船,在离开港口时,你要先想到万一悬挂十号风球(香港以风球代表台风强烈程度,十号相当于强烈台风),你怎么应付?虽然天气蛮好,但是你还是要估计,若有台风来袭,在风暴还没有离开之前,你怎么办?萨博的教训,利比亚的教训,大多是在台风来袭时缺乏应付的经验。
苦练内功交出令人满意的海外答卷
刚刚评出的全球化新闻,不少背后有令人深思的东西。
最引人注目的新闻是中交集团400多个项目无亏损。说的是中国交通建设公司在海外建400多个项目、合同金额290多亿美元,无一亏损报告。目前,中交海外机构达到83个,市场范围发展到全球70多个国家。中交集团的海外经营证明,中国企业征服海外市场的有力武器并不是手里的钱,而是包括产业布局、经营理念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这条新闻与以上几条比,更令人佩服,佩服的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获得的这种不亏损。
是骏马就该扬鬃奋蹄追日月,是雄鹰就该振翅高飞挂青天。对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来说,不走出国门就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不能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产业技术,更不能使得广阔的国际市场为我所用。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走进海外市场、推进全球化战略,是我国企业整合优质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选择。十大新闻报道的成功企业将激励我们更坚定地走向世界。
欲速则不达。稳当是前提,增长是目标。稳中有进强调的是海外增长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依然有待我们去探测,去摸底。在目前的非常时期,海外投资的战略导向应该更加明确和清晰。中国企业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自身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期待,在苦练内功的前提下,中国企业利用海外国家市场,到2012年底,有更多的海外企业交出令人满意的海外投资答卷,多出更加令人鼓舞的新闻。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