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我们公司是如何做数字化的,我的题目叫《株机制造助推轨道交通行业的产业升级》。
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第一部分是背景,说明我们传统的制造企业所面临的挑战,这张图其实中间体现的是人员需求的波动,由于订单数量种类的变化传统的制造企业面临人员需求波动的困惑,以前的波动是周到周的变化,现在是一天之内需求达到了最高,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和企业配置的模式很难适应变化。
第二个是小批量个性化的需求,这个在很多行业体现得比较明显,很多行业为了适应变化出现了私人定制,交通行业也面临这样的困惑,我们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户也是小批量的定制化的需求,这个就要求我们企业必须做适应性的改变,短周期柔性化的制造要求,客户要求周期越来越短,要求的变化也越来越多,企业如何适应这种短周期柔性化的生产要求我们的从设计开始做适应性的改变,比如说做平台化,模块化,标准化,我们的制造要适应短周期,柔性化的生产,还有低成本的生产,客户要求我们成本越来越低,品质越来越高,从国家战略行业要求来讲也要求低碳绿色节能环保,基于这些情况各国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美国用的是再工业化,德国提出了工业4.0,中国在2015年5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日本也有日本复兴战略,其实都是希望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装备的变革通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提升国家制造业的实力。
第二部分是关于我们公司是如何做的,首先讲立项,我们一直致力于做行业的标杆引领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脚踏实地站在行业的高度来思考轨道交通行业如何做智能制造,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2013年左右派出了技术人员到欧美,日本发达国家和先进的企业调研学习,在国家2015年5月时候提出了10大领域做智能制造,我们在6月份成功申报了工信部的智能制造项目,并通过了评审。
我们致力于构建数字化的研发和工程,自动化的工程和网络支撑智能化的决策运维,通过产品的前沿后伸来实现智能与定制化的产品全球化的智能服务。
我们构建了五层的技术架构,包括企业层,运营层,现场层,传输层,通过智能制造体系的构建,通过工业以太网,IT网络构建,实现我们设备的连接,系统的无缝对接。
数字化工厂的实施路径我们总体上认为包括四个部分,智能装备,物流,数字制造,智能监控。
下面我从这四个部分详细阐述一下。
智能装备方面我们搭建了11条的智能化生产线,涵盖了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涂装,装配等,以下是实景的图片。
智能物流我们想通过物流信息采集的智能化实现从采购、仓储、生产的端到端的生产采集,通过立体化的仓库实现配送的数字化,通过无聊看板等实现物流数据的可视化。我们在规划整个智慧物流的过程中需要同步考虑我们智能都是我们智慧物流要考虑的范畴之内。
三是数字制造,这部分是我们数字化车间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因为它涉及到了管理模式和技术模式的双重变革。从以下几方面实现创新,工艺管理模式,生产管理模式质量管理模式,工艺管理模式是基于数字化工艺体系。生产管理模式变成了面向订单的生产管理体系,立足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工艺设计总体规划,这张图完整体现出来我们各个系统里面的数据需要采集什么,或者是流转什么,到TCM到EAS到MES,WMS,中控等传递哪些,把我们原来的信息孤岛变成了联网的信息化的节点,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
二是关于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在座的各位同行都知道没有数据的话其他的都不用谈,所以我们也是构建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库,包括标准工艺库,人员管理的资质库,工艺资源库,质量模板库。
三是一体化BOM构建。这个是主要为了实现数据同源,我们构建了工艺的BOM,和深层BOM实现了数据的同源。
生产管理模式其实是关于MES系统的建设,体现了我们所需要构建的生产标准作业模块,也清晰体现出来了MES需要跟ERP交互的信息,跟WMS交互物料的信息,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底层中控,生产线,再从生产线收集相应的信息反馈给各个系统。
再就是在可视化异常管控方法首先许多规范生产异常的分类,我们的做法定完了分类以后给每一类都做了一个二维码,扫码知道哪一类的信息异常。规范了异常处理的流程,一般是两个小时到主管,两天到总经理。实现了异常的数字化传递,各种的异常类型都作为二维码识别的分析。
从质量管理模式上数字化质量体系平台建设以工位制为基础,依托MES系统,以物料二维码为产品数据传输载体在数据自动采集,自动预测,过程管控等方式形成相关标准以推动形成。
制造过程质量数据采集,通过检测装备技术手段的提升,实现在线质量数据采集并进行统计分析,降低人工检查出错率。结构化质量追溯,建立质量追溯结构树,提高无纸性。这个完整体现了追溯的过程,同时需要关联到生产任务。通过扫码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尺寸信息,序列号信息自动的采集,实时的传递。
通过这些信息实现结构化的追溯,就是首先要有结构化的数据BOM实现双向的追溯,通过一个转嫁可以追溯到零部件的信息,实现双通道的双向的数据追溯。我们的目的是要形成电子化的履历,提供给我们的客户,让我们的客户对我们的产品放心。
智能监控,通过物联感知网络的构建,多管理平台的搭建车间调度指挥平台实时采集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以车间是否处于健康状态,使得管理透明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