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中国公司的全球之路

2013-08-31 23:59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中国公司的全球之路

论坛详细报道


1.jpg


  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

  中国公司的全球之路

  下半场


  李明星:各位嘉宾,上午好!今天我们这个下半场,我们主要围绕中国公司的全球之路这一主题跟大家一起交流,我是李明星,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驻会副会长,非常荣幸在这个论坛里面为大家服务。现在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之一,排列第二。我们中国每年进出口总额占GDP50%左右,多年来一直保持这样高度的水平。一方面说明中国外向经济强度很高,对外交流也非常活跃。第二方面我们利用外资,这个也是全球来说也是非常大的规模。我们是将近十年来,引进外资在发展中国家里面是最多的一个国家。而且我们现在对外投资也非常活跃,总的来说不管在贸易角度,还是投资角度,都是全球来看非常高的一个国家。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面,企业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所以企业怎么实现全球化,怎么更加成功的开展国际化经营,怎么更好的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这个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这些话题我们为了进行一场深入的讨论,今天我们请了非常华丽的一个团队,首先由我介绍今天在座的参与讨论的嘉宾,首先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总裁赵刚先生,大家欢迎!下一位联瑞集团董事、法务总监尹琦女士,再下一位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杨葳女士,还有一位是中国进出口商会原党委书记姚文萍女士,下一位是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先生。

  我们这个团队可以说在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也可以谈出一些中国的开放型经济的问题,也可以基于企业非常现实的经验,谈出一些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当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或者方向的建议。为了我们大家更好的直观的认识,现在我们所处的国际化经济环境,我先把简单的数据提供给大家做一个参考,我们去年这个水平来看,根据WTO的统计,中国的货物贸易,全球的货物贸易大概18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是达到38700亿,出口是2.05万亿,进口是1.8万亿,出口是世界第一,进口是世界第二的水平。服务领域现在也是不断的增加,服务贸易全球大概是4.42万亿,中国是4730亿美元,其中出口是1709亿美元,进口是2820亿美元。我们这个投资来看,是权威的数据,联合国的贸发会议,去年投资1.42万亿左右,绿地投资是4700亿。我们对外投资772亿美元,我们现在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所以现在我们根据期末规模达到1500亿美元,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两倍,所以我们在国际化经营的空间很大,潜力也很大,我们怎么去挖掘,怎么充分的分享全球化利益,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我们这样大的官方背景下,我们企业,或者是我们的中介机构是关注哪一点?跟大家一起探讨,下面我们听听每一位嘉宾的观点,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每一位嘉宾把他们的核心观点用七八分钟的时间跟大家交流一下,剩下的时间我们跟在座的各位就关心的话题做一个交流。下面我们请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总裁赵刚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赵刚:今天很高兴在昆明和各位朋友就全球化这一主题进行交流,我本人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工作,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一个主要从事全球化经营的平台,一个公司。就中国兵器和北方工业,我们目前从事全球化的工作在全球经营来讲,大概分了三个层次,一个是全球贸易这个层次,刚才李会长也讲到,中国在全球贸易的地位不断上升。第二个层次叫全球的经济技术合作,全球经济合作这个层面,更多的体现为海外的工程和项目,除了产品和原材料的交换以外,更多体现技术和劳动力的付出。第三个投资是资本的流动,三个层面的全球化经营,我所在的兵器工业集团都进行了,过去的30多年前进行了一些成功的实践,过去一年兵器工业集团收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刚才李会长谈到,在中国公司的全球之路之中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从我们的时间来讲,兵器主要在海外,一个是海外石油矿业的开发,目前我们海外有5个油田,4个矿山,1个冶炼厂。还有就是全球最高端的汽车车锁企业目前是隶属于兵器工业集团德国的企业,叫凯伊德,为全球的宝马,奔驰提供服务,这个企业本来就是一个大的企业,在德国、中国都有它的企业。我有这么几点思考或者感慨,一方面中国在国际化经营当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机会,想跟大家讨论的就是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机会的同时,我们务必清晰海外的风险很大。我本人跑了50多个国家,留给中国可出去的商品,可进行工程合作的,包括可进行选择的项目,背后都有复杂的一些风险因素在里面。所以我讲通过我们走了30多年,我想给大家谈的第一个观点,海外的机会确实很多,但是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务必把握好风险。作为中国的企业,在我们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务必牢牢把握自身企业性质,和中国的外交战略。海外经营不同于国内的经营,各国的司法体系,关税体系都不一样。所以每年我们商务部、商会、协会都会提供一些很好的指导意见。如果我们走出去的话,不能够把握好海外的、中国的产业政策,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政策,同样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想谈的第三个观点,因为北方工业和兵器工业是央企的一个重要团队,在中国走出去过程当中,央企要带好头,他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和中国企业发展的意图,特别是在经济调整结构的时期,更应该得到社会和政府的支持。

  最后谈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央企,在到海外经营这个过程当中,要更加注重企业的社会形象。简单的讲,做好企业,尽好企业该尽的社会责任。为什么讲这句话?因为我们的企业在海外有很多的经营,体本身规规矩矩的经营,当你做大了,仅仅是一个产品贸易,当你在海外进行大型项目工程之外,西方有很多势力盯着你,你没有毛病,他们会帮你挑毛病,特别是央企,央企是代表中国形象的角度,意味更浓一些,再一个他们的相对政策影响比较大,通过这么一段时间,我有这么一个感悟,央企业出去应该更加注意企业形象。我走了世界上不少国家,我也坦率的讲,中国的产品,中国的企业在海外总的形象是好的,在局部问题还是不少。可能后边姚文萍会长还会讲,我们对这个话题进行了多轮的讨论。李会长,我就简单说这么几句,不知道符不符合主题?

  李明星:下面请联瑞集团董事、法务总监尹琦女士。

  尹琦:今天我跟这么多商界大腕在一起,可能得益于我做知识产权,所以我就不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谈。因为我本身是个律师,我本身对知识产权的含义,本身的问题非常有兴趣,我就从这个点来谈。第一点谈一下整个中国的知识产权海外的保护情况。集团发布了一个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化的报告,这里面我们披露了一些我们现在整个知识产权的现状,但是我要说一下海外的情况。第一点,中国制造在刚才赵总也谈了,中国制造现在来看整体在海外呢,给大家的感觉就是便宜,东西呢以前觉得这个东西不太好,但这几年有点改观,因为现在很多奢侈品都在中国做了,你们翻开大家平常用的东西,在不起眼的角落会有中国制造的标志。我也刚从欧洲回来,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非常大,对中国的商品没有像前几天那样挑剔。从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品牌来说,它反应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品牌。第二点,从产业来讲,从企业来讲就不一样了,它是围绕企业本身不一样的情况。第二点,我们现在整个中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我给大家两个现状,第一个马德里商标的注册量,这个数据大家可以找到,2008年我们几乎是1.6万到2.1万,就是2万1这个数据,一直在持续稳步的增,这个增量,就是我们整体的绝对量不是世界首位,但是增量是世界首位的。还有专利的注册从0.2万到2012年的1.6万,也在增加,这说明了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增加,只是说我们还没有增到世界首位的水平。

  第三,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讲,知识产权在海外大家最熟悉的是商标,这个相对而言,对大家来说相对简单。第二是专利,专利现在海外保护广东省的PPT专业量是居于首位,它在贡献我们整个广东省的专利是功不可没。再一个就是网络域名,中国的在这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整体是落后的,因为你们看到的很多网友它都没有网页,这其实不怪我们,因为我们的汉字和拉丁文它从文化上是有区别的。我们在国内进行搜索引擎的时候,和国外进行搜索的时候,用的习惯和用的引擎是不一样的,所以是相对落后的。这次在海外我们的一个搜索引擎的一个提供商给我们讲,他搜索一个企业的时候,他就是搜索一个网址,他说我们的企业在他们国家根本搜不到,他就是做这个服务的,你们很有名的企业,你们有阿里巴巴,你们有很多很有名的央企,他们在国外做大型的项目,对他们市民的生活影响并不大,这些做电商的影响非常大,我们不了解,就是因为这个域名搜索的习惯。

  第四,我们在海外保护的时候,大中型企业基本上是以自主性创新的海外保护为主,他很少用抢注行为。中小企业在对这种海外保护的时候是双性的,有一部分属于自主创新型保护,我创造了一个品牌,我做了一个专利,我要保护,还有一小部分是防御型的抢注。因为中国从后期改变了商标法以后,中国持有中国身份证的个人不能注册商标。这是我讲的第一个专题,整个中国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状况,其实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整体的中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处于上升势头。其实也不怪我们,因为我们中国的各个局,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商标局、专利局都是80年代才成立的,我们从80年代才开始有这个意识。海外的保护其实是从中国企业做加工开始,中国的企业跟他的真正走出去不一样,原来很简单,就是一个买卖行为,你跟外国人交易的时候是买卖,就像跟中国人做生意,你中国全球化的路子走出去以后,这个不太一样,这个做商业帝国,它面临的问题更多。赵总也提到了,我遇到一个非常真实的案例,潍柴收购海外的一个发动机厂的时候,他讲到劳工法的时候,有一个副总裁说,这种东西限制了我们,不能超时,不能给压力,销售不能给压力,怎么做销售?工作又不能超时,又不能加班,还得放假,整个法国300多天,100多天在休息。

  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后,我们面临的东西,全球化的这种感觉,我是觉得其实一个品牌的全球化,就是在我们知识产权角度来讲,无非三点,一是你的名胜要响,你的影响要大;二是你要有名誉度,第三,你要保护度,你的保护范围出现了问题的话,你的产品很难自由的流动。大家看到很多企业,很多人可能做过一个,中国工商局有一个系统,著名商标,知名商标,驰名商标,他跟我们国内做认证的标准是差不多的。

  第五点,在知识产权角度理解的,中国公司的全球之路,简单的我理解的方式,第一点,我觉得这个中国企业,谈中国企业,民族企业,我们经常谈这个问题,包括我们很多央企,谈民族企业,但是很多跨国公司,他不太用这个概念,因为他觉得,我曾经跟一个跨国公司的副总裁聊天的时候,他说我们强调的是我跨越民族,我跨越国家去赚取利益,因为很多跨国公司他可能是注册一个避税的天堂,他不在企业本身产生的国家纳税了,最后他的海外市场大了以后,他总部就迁到了别的地区。我们讲民族工业,我理解的民族工业其实是民族的一个行业类的优秀企业群组成的一个集群,那么这种也有可能带动整个中国的行业内的企业走出去,这个在知识产权行业是有这种术语的,我不知道大家了不了解,就是我们法律上的集体商标,地理标识其实就是指这些。我举的例子,金乡的大蒜,它大蒜的出口量占全国85%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直是散户,整个金乡地区听说有3000多个冷库,全部分散在个人手里,管理得一塌糊涂,跟海外的那种大型仓储集团根本没法比。带动中国的企业在其中都可以受益,海外企业做出了非常优秀的范例,瑞士制造的钟表,瑞士的钟表行业协会他们提供了非常优秀的典范,不管你是德国企业,还是什么国家的企业,只要你注册钟表公司,你的表就是代表高端和奢侈。这是第一点,第二点,通过中国明星企业的走出去,带动海外中国人对这个行业的印象,现在最优秀的可能就是华为和中兴,现在我们走出去的路子,我是觉得既然做知识产权,我是希望大家第一我们商品走出去,第二伴随我们商品走出去,我们能有更多的创新的知识产权的东西走出去,这个我们也非常欣喜,1957年我们开第一届广交会,今年非常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今年的5月份,我们上海开始了中国第一届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我们看到了中国公司的全球之路还是非常有希望,非常的光明,谢谢!

  李明星:好,谢谢尹琦总监,下面有请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杨葳女士。

  杨葳: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一起,今天我用简短的时间分享我报告的内容。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实际上我们本身是一个全球化的企业,我们在咨询行业,我们是唯一一家通过服务进入全球财富500强的。我们在大中华地区,也有8000多人,我们主要的业务在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咨询和外包业务。在我们自己全球化的运作中,以及我们多年给中国的企业和全球化的企业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了很多值得他们借鉴的地方。去年我们对亚洲非常热衷于全球化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同时对中国的企业做了一些访谈,这些访谈就是我想给大家分享的一些参考的地方。在这个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实际上走向海外热情是非常高涨的,那么我看到整个从累计对外直接的投资中,尤其从过去十年内基本上增长30倍,在我们访谈的200多家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他要加速走向国际的进程,超过半数的企业在未来的三年要继续开展走向全球化的运作。同时呢,我们看到这些企业他的热情高涨,也可以表现在不同的行业中,原来可能更多的是以资源行业为主,但是现在很多一些其他的行业,也纷纷的开始走向海外了。但是呢我们通过调研和研究,我们可以告诉大家,在中国目前来讲,虽然我们热情非常高涨,但是相对于这种成熟的国家来看,中国的这种走向全球化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而且未来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是越来越大。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从整个投资的总体来看,虽然我们在过去的十年中飞速增长,但从整体的金额来看,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综合体这样的大国,但是我们的对外投资只相当于美国的16%,日本的57%,这和我们的身份还是不相匹配的。走向海外的这些企业,在海外的收入占公司总体收入的比例来讲,和其他非常成熟的全球化的企业相比,相对的份额还是比较低的。最主要的我们知道在全球500强上面,我们有很多企业都上了500强的榜单,但是在去年我们看到,全球有一个全球百强品牌的数据,Intelbrand发布的数据,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到百强品牌里头。中国企业虽然很大,但我们不强,所以说我们还是做得很初级的。

  还有一点,把财富前一百强的榜单里的中国企业高管的这样一个背景拿出来做一个调查,中国的企业在排到前十的这样一些企业中,真正有高管有国际化经验的企业非常少,只有10%多一点,而我们看到,真正是全球化经营的这样一些企业呢,87%的高管都有全球化工作的经验,从全球化管理的经验和视野来讲,实际上差得也很多。在整个经营的效果上面,只有37%的企业认为在海外的运营实际上满足了当初的预期,大部分的企业海外运营都没有满足当初的预期。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走向海外的话,随着民族保护主义,随着一些尹律师谈到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都带来一些挑战。我们通过深入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目前来讲差距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个我们为全球化而全球化,不是真正的有很清晰的战略,去引导我们真正走向海外,我们问到这些企业的时候,尤其是非常积极热衷与向海外扩张的这些企业,只有20%的企业知道自己走向全球的战略初衷是什么,大部分是非常盲目的。我们从一些访谈中,可以看到,当你们去评价,或者决策一个海外大项目的时候,根据是什么?大家都是根据经验,都是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经验,要走出去的这些企业,将近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认为他对市场环境是非常清楚,能把握的,有五分之四的人不清楚,不知道增长的潜力在什么地方,就盲目的去做出决策,风险是很大的。第二块呢就是战略的执行能力,我们看到如果说我们做到集团总体的一个全球化的战略,把这些战略能够深入到日常的决策里头去,用什么样的一些工具,把它变到我们年度计划里面;实际上这些体系都不成熟,缺少科学的分析和决策的工具。帮助整个企业在非常系统化的运作环境中进行运作。从我们在海外来讲,我们很热衷于去投资,拿到一个项目,但是拿到项目以后,我们有很多风险很难把控,我们缺少一系列的能力和方法。从海外运营的管控上面,要么我们做到完全集中,全都由总部来决策,要么放手不管,只派一个CFO去管一管财务。在整个去管理一个全球化经营这个方面,我们实际上还是缺乏一些工具,方法和一些机制的。那么我们也看到,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这样的企业,它已经有了信息化的平台和一体化的手段,去管理国外的经营,去拿到国外经营的一些数据,去看年度资料和我的战略是否相匹配,这些手段都缺乏。实际上很多海外企业都处于非常不确定的,失控的管理中。即使我们拿到国内来进行批准,实际也只是一些表面的行政化的批准,真正有效的决策是很少的,所以差距是非常大的。

  第三点,我们在人才管理上面,我们没有给海外当地的员工有更多的融合、包容,这样的一些文化的理念,给当地的员工,我们自己称为玻璃天花板,没有给这些员工更多上升的通道,能够鼓励他们把当地一修优秀的管理经验复制到总部来,把它变成一个总部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差。还有一些方面就是文化的融合,刚才我可能不大同意赵总的观点,我走出国门,还是以央企的姿态去管理,实际上通过我们调查,我们可以看到超过半数的企业都认为,我们和当地的融合中,价值观念的融合是最大的一个挑战,就说我们当地的管理团队和经营团队和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这个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上差距非常大,在这方面的融合也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个文化上面,怎么样能够尊重当地的透明的,能够去融合的文化,也是我们对当地员工怎么样能够保留,并且吸引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可能更多要从几个方面有更深的思考。第一个从整个的战略布局上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整个的经济在疲软,完全是由出口为导向的企业,这样的企业面临的风险比较大,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新兴市场,这些新兴市场最近几年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实际上整个增长的预期也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而且很多新兴的经济开始出现下滑。面临这样的情况,原来只靠搭载一条成长的船上就能够成长或者发展的很容易的这样一个市场环境已经不存在了,企业一定要靠我们怎么样打造我们的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化市场中能够脱颖而出,能够形成我们基业长青的动力。其实企业考虑的是从全球的视野布局我们的产业链,通过我们全球企业的分析,包括像日本、韩国,他们怎么样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企业走向全球化都经过六个阶段。简单而言,就是原来更多是从出口,给人家做加工,逐渐的到真正的全球化运营,我怎么样能够从我的战略和竞争力来看,我怎么去看我们的市场在哪?我们的资源获得在什么?加工在什么地方?在整个价值链的角度去打造整个的未来的战略布局,这个时候才能够使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领域成为做强做大的企业。比如我们看到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华为是靠出口一些设备,现在开始在一些业务环节做服务,并且通过服务环节,能够体现它的竞争力,以及它持续竞争力的动力。这些都是我们走向国际化,怎么样走到全球化要非常关注的地方。为了支撑这个,必然要在我们内部的管理环节,吸引人才的机制上面,以及文化的融合上面,都要做很多很多的工作,包括一些领导力的培养,我们原来可能在国内的这样领导方式,实际上不适于全球化的氛围里面,尤其是管理海外的人员。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也可以看到,将近半数的企业实际上没有信心管理当地的员工,管理海外的员工的。我们怎么样通过领导力的培养,比如说我们看到韩国的企业,通过把这些不同国家的领导高管聚集在一起,通过领导学习的项目,并且通过一些很好的轮岗的机制,把他们调到总部来,让他们知道总部的文化,把总部的人调到海外去,让他们熟悉海外的文化,能够有一个全球化市场的领导力,这就是未来中国走向全球化非常关键的环节。我们也看到,中国企业实际上在海外来讲发展的机会是非常大的,就看怎么样能够用更开明、更开放、更包容的思想去走向国际,成为真正做大做强的企业,谢谢大家!

  李明星:谢谢杨葳女士,下面有请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原党委书记姚文萍女士。

姚文萍:感谢李会长,也感谢在座的嘉宾,以及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大家上午好!我原来在机电商会任副会长,在座的赵总也是我们商会的副会长。从去年开始,调到部里以后,成立绿色创新组委会,在那里任主任助理。杨总讲了一些观点,有些我赞同,有些我提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们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在机电商会我差不多有十年,我想我们企业走出去,是一种觉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刻苦精神的再现。从现在来讲,我们在十年以前,走出去,谈这句话的时候大家很陌生,而且我们不知道路在何方,现在我们走出去是一种什么局面?在我们经济的调整期,在我们经济下降和弱恢复增长的交织期,其进出口贸易互动,中期性的互动在这个时期,我想提企业走出去,有它的机遇,更有它的挑战。赵总我对他的公司很熟悉,对他也很熟悉,对他的员工我也很熟悉。他去了50多个国家,他去的国家可能有一半我都去过。国企走出去,他们是怎么走出去的?他们没有一个员工感觉到自己是国企,他们经历了他们的艰辛,经历了他们的困难。我记得在当年伊拉克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们有一个团队去了,在伊拉克战争打起来,他们的团队已经到了那。他们的团队走出去是一条很艰苦的路,是一条有风险的路,是布满荆棘的路。他们员工走出去以后,他们做了市场调研,不仅把我们的产品带向了国际市场,而且把我们的国际服务业带到国际市场。我们的产品出去了,我们的团队走出去了,而且呢我们的技术走上去了,那么这个三项走出去,使我们的团队练就了一支非常能打仗的团队。在巴基斯坦,在非洲,他们有好多项目做得很成功。除赵总以外还有一万多家会员,大的国企也有上百家,但是每一个企业都出去,都有很好的实施战略的一种方针,而且具体的有一种规避风险的措施。所以说我觉得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给大家,给这些企业集团能够第一轮走出去的,我们要给他们鼓励,给他们更多更好的环境,给他们更多更好的支持。我们不是说在商务部工作,了解到企业走出去的情况多,但是我想我们在机制环境能做到的,我们要千方百计的创造条件,做不到的,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改善环境。这几方面就是对企业的支持,我们出了问题不是企业的原因,可能有国外的原因,也有我们国内的原因。在走出去的情况下,我认为现在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现在不仅是国有企业他们很成功,像中电建,就是我们原来的中水电和电力建设合并成的公司,他走出去到130个国家;中建材,宋主席也到会场来了,虽然不在这个会场,他们走出去也是100多个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为我们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做了先锋。我想我们民营企业也有民营企业的做法,比如我们的家电行业,应该是一支经久不衰的团队,家电行业有90%以上是民营企业,但是每一个企业没有人告诉他们怎么走,但是他们摸索了一条路,我们现在的家电产品有37大类是全世界属于第一,而且他们的产品、价格、技术,大家想象不到,我们在20年以前,我们可能拿到一张票,我们拿到一张牌,说我们这个可以买进口产品,就是呢原来在商务部有一个进口产品的服务公司,现在我们大家还需要吗?我们的服务产品,比国际上这些大的国家,比如说过去先进的我们认为先进电子产品用不着再去买他们的,我们买自己的,用不着去国外买再背回来,这就是我们经久不衰,这是我们家电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典范。你比如说,海尔、格力、美的、格兰仕,都是我们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家电企业;刚才杨总讲的华为、中兴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和哥斯达黎加建交的时候,我们的五星红旗还没到那,我们的企业就已经有100多家走到那里了,我们的外交团队到那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已经在安营扎寨了,这就是一种走出去的动力,走出去的精神。他们有风险没有?有风险,他们的条件,他们的生活条件,他们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是能规避风险。

  我想走出去有这么三条路,第一个绿色创新之路,绿色创新,我们的马部长在另外一场会上做了发言,我们的产品能走出去就已经不错了,其实不是的,有好几个生产彩电的,生产电子消费品的企业,孟加拉是最不发达的国家,没有他们的认证我们走不进去,他们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他们把这个条件提到前面。那么像不发达的国家,像尼日利亚,肯尼亚,在去年这个标准都已经出来了。欧盟,美国,北美更不要说,这些绿色标准,要求你绿色认证的条件都已经纷纷提出来,大家说那是地雷,我们要避雷,他也是我们在创新之路上的一种新机制。我们不做不行,我们不做达不到标准,逼着我们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前段跟部长一起对大的跨国集团搞了研讨会,不仅沃尔玛也好,这些大的企业采购中国产品,一定是经过绿色认证的产品,而且要求国际认证,在这种条件下我们能不走出去吗?我们的国际市场是有限的,我们要达到这种标准。我说第一条,我们走绿色之路,要把我们绿色产品、节能环保产品、低碳产品带到国际市场去。第二是把我们的知识、技术带到国际市场去。今年到南京我看了中建材研究设计院,他们的院长告诉我,他们的产品都是利用绿色环保的理念进行设计,并且要把我们的总体设计框架带出去。赵总也知道,他们的所有的产品,他们是把他们的总体的构想,把他们总体的框架带出去,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服务。第二条,我们的合作之路,创新之路。今年受德国邀请,建立了一个走绿色之路建立绿色工厂的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我们企业家都知道,我们在座的企业家可能都知道,在80年代初响当当的新马核集团,他的老板说了一句话,我在中国合作,我不是培养竞争对手,我转让技术,我将来的竞争对手都是我的合作伙伴,走到世界上,我要跟他们一起走到国际上,一起打造国际品牌。从这个知识产权的保护做了准备,从各个方面做了准备,我们有不成熟的地方,有我们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中国的市场非常有希望。大家说我们广交会,馆长是我们的同事,最重要的是机电馆,大家预测,他是反应经济形势的经济表,今年是下调还是下降,但是预测错了,不是。他比我们预期高了三个点,我们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我们遵循了规律,我们规避了风险,我们培养了人才,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想我们策略的时候,在谋求我们发展的时候,大家也在摸索一条新的路,这条路就是创新路。去年我们政府签了协议,56个产品,我们的政府采购过去政府采购对企业来讲不仅是国有企业,而且包括民营企业,创新采购对所有的企业开放,我不敢在这里说两三万亿,只要你能达到标准,政府会引导你走向市场,引导你走向国际市场,在这个方面政府给了你很大的支持。今年11月9号到12号在广州召开的绿色发展论坛和一系列的论坛上可能还要把这些事情,把这些政策,相关的政策进行全面的解读,大家也可以参加这个研讨会。第三条合作之路,我们不仅是国内之间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跟跨国之间的合作,我们走出去要跟跨国企业合作,现在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不是最好的优势,但是我们有创新,我们有机体的力量,我们和跨国公司的优势进行互补,形成一种新的力量,在争取国外项目的时候,我们会有优势。

  我想考虑到第二条路就是合作之路,第三条就是服务之路,我们在苏州,在昆山发展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服务贸易是300多亿,整个江苏省占了三分之一,江苏省的三分之一,在苏州,在昆山占了80%。你走出去和在国内都是走出去,都是全球之路,这种服务贸易,做到一定水平,是我们最有机会,最有发展前景的事情。第一你没有碳的消耗,你没有碳的排放,第二它有价值链,现在都发展得非常好。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前景。你在国内做外贸,我在国外通过合作我也做到了外贸,整个围绕银行的服务都集中在昆山,不管是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它的服务中心都在这里。所以我想第三条就是服务之路,这几条路走下来,一方面靠企业努力,一方面也希望政府给他们提供非常良好的环境,在他们寻找新的路子之前我们能够了解国家的政策,支持点在哪?应该走出去的路子上,大家看一下整个走出去的网站,大家可以了解到,如果还不清楚,可以咨询相关部门,都可以找到这些支持点。另外我们现在有国家的开发区,我们现在有202个,在这些开发区是我们中外合作最好的机遇,这里面有跨国集团,有我们的外企,有我们的国企。它这里面是合作的,是互动的,有一个新的增长点,最后我的中国公司的全球之路,第一个有希望,第二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目标,我们会把我们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会有一个新的变化和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只要我们的路子找对了,走对了,虽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创新的过程中,在我们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总结教训,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路少走弯路,多走正路,而且走一条发展之路。谢谢大家!

  李明星:谢谢姚文萍会长,下面请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先生。

  刘勇:非常高兴今天能在我们这里开会,我作为云南本土的企业,有幸进入中国500强,也进入了100强跨国企业的榜单。我们今年的连续四年排名到了169位,上升了30位。我们的走出去方面主要就是工程承包和投资,我具体一点,从我们自己的经验出发,作为西部的企业,作为地方的国有企业,怎么走出去,怎么把国际化做好。我们能做好,主要是云南省作为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最主要云南是战略的结合点,所以我们希望央企,民企能够入滇,中国的两央入滇,中缅石油管道通了,我们云南的地位日益凸现,希望这次500强的发布会更多的企业到云南。这个是第一,

  第二我们介绍一下我们走出去,我们主要是在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中东,我们三个市场。我们现在在手的工程项目,在建的大概有14亿美元,去年我们也有幸作为代表参加了长春的会议。另外我们还做了投资,省里面成立了云南省海外投资公司,我们还创建了一些品牌,柬埔寨办公大楼、运动会的场馆,都是我们在做的。还有非洲自己的大楼。另外我们刚刚中标越南的友谊楼,也是越南的标志性建筑。沙特的项目应该是比较大,所以我们这几年应该可以在地方企业里面应该在走出去里面还是有一些代表性的,在建筑行业里面还有一定代表性的。

  另外在投资方面,主要是市长介绍的开发区,作为国家合作区已经批下来了,另外还有农业合作,还有我们知道东南亚是农业国家,我们做农业,很容易迎得老百姓的好感和上层的好感。过去我们签了很多农业的项目,能够真正实施的只有我们这一家,所以也得到中国大使,中国的领导高度的支持。专门针对东南亚的农业这方面。这个投资农业主要还是为了战略部署,农业本身很重要,另外一方面,为我们赢得社会的美誉度。另外我们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瞄准周边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国家在这一方面非常有条件,非常有前景。我们要把缅甸的路打通,主要是铁路和公路。我们在中石油管道最难的几个站,马德岛站等这些都是啃硬骨头,也赢得东南亚国家的高度赞誉。应该说云南建工集团为中缅管道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缅石油管道也是一个很难的工程,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复杂的情况。作为我们来说,我们感觉走出去,主要就是这么几条,第一个意愿,一定要有意愿,走出去的意愿,不是你个人的意愿,是整个企业的意愿。拓展我们的市场,拓展我们的竞争能力,因为我们出去,说白了,就是地方的竞争和全世界的竞争,这个是一个意愿。第二个要有走出去的能力,刚才说的人才的能力,资金的能力各方面。另外一方面最通俗的走出去,就是人要走出去,我们走出去的地方都是艰苦的地方,发达国家的工程承包很难走出去,只有发展中国家,他们艰苦的地方他们不愿意去的地方,我们才能去。这个要长期作战,要落地,我们说人要走出去,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长期的走出去,这样才能走出去。我觉得人走出去了,才能真正走出来,我归纳就这么一点,谢谢!

  李明星:我们的五位嘉宾围绕中国公司的全球之路,提出了他们非常生动精彩的发言。我们现在开始进入互动交流阶段,进入之前,把大家的观点稍微捋一下。我们讲到了三个方面,第一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第二个问题中国的战略目标,良好的远景,第三个最重要,就是我们从这样的基础开始,走向非常良好的目标应该怎么做?大家提了很多好的观点,我不一定能把他提炼出来,但是为了便于大家问问题,我们就拿这个时间理一下。首先我们第一个战略背景的判断问题,第一我们面临良好的机遇,这个刚才我们赵总谈到了,从世界来看,到处都是一个机遇,全球化一个大的趋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也积极的支持和推动走出去这样的战略背景,所以总的来说我们面临非常良好的机遇背景;同时我们有很多的挑战,像刚才我们刘总说的那样,很多国家文化不同,法律不同,商业习惯不同,我们去跟他们合作,跟他们竞争,跟他们一起共事的时候,可能有很多风险的问题,我们赵总也提过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估计,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第二个背景认识,我觉得我们现在处于初步的阶段,现在我们经济总量应该说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但对外投资只相当于美国的1/7、1/8;我们的经济总量比日本大,但对外投资只有日本的一半。所以从总的经济规模来看,还是我们刚才杨葳女士提出的几个案例,从我们的法律水平、经济水平、获利能力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我们还有待于提高。第三我们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刚才我们姚会长也提到了我们十多年前开始,央企开始肩负起使命,积极走出去,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当然也有一些教训,我们去吸取。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个愿景目标,但是总的概括,在总的大机遇环境里面,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全球化,要最大限度的分享全球化利益,我们怎么做,也是大家最关心的,也是大家提的最有价值的观点。首先我想赵总提出的几个观点里面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积极的履行社会责任,占到一个制高点,任何一个市场主体,在这个体系里面竞争,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当地消费者的认可,这样我们才能在那里顺利的开展我们的项目。而且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一个通过积极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来站到道德制高点。

  再一个,我们姚会长谈到的,通过绿色创新这样一个社会潮流,节能环保,气侯变暖问题,全球关心的问题,我们中国企业怎么在这种创新制度上找到自己非常有特色的,得到世界认可的一个手段,也是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再一个我们杨女士提到的典型事例,我们有这样的信息,我们去做,要结合自己的基础,结合我们的背景,怎么样把国际化资源更加充分的利用,更加合理的生产布局,更加高效的销售和社会网络体系的建设等等这些方式来把我的企业做大做强。

  第四个方面,我觉得我们尹琦女士提到的知识产权的问题,现在确实它的这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我们的货物贸易,2012年的贸易顺差是2300多亿,但在服务贸易里面有900多亿的贸易逆差。所以我们某种意义上是贸易大国,却是服务贸易相对薄弱的大国,怎么通过服务贸易,尤其是知识产权这方面的有适合我们的经营型企业提高我们的竞争实力,这方面我想非常重要。

  再一个刘总说的提高他们的自身的优势,在东南亚,南亚,文化上商业上有自己的优势,怎么样发挥自己的优势,怎么样开展商务活动,这也是给我们提出非常好的启发。总的来说,大家共同的一个观点,通过互利共赢,合作供应这个观点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我们的背景问题,目标问题,手段问题我们大概有了简单的一种认识。我们大家结合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可能有很多有针对性的问题,跟嘉宾进行交流,现在我们进入一个互动交流阶段,有提问的同志举手示意,我们这边服务员马上把话筒递给你,先把自己的单位和职务报一下,谢谢!现在开始,大家正在酝酿,所以需要一点时间。

  问:我是新疆建设集团的,我有一个问题,从技术的叫做来讲,我们的全球之路应该怎么走?如果打个比方,现在我们要从国外引进很多先进的技术,有些是我们买不到最新,最核心的技术,我想问一下,中国公司在走全球之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在国外这块,就中国的技术所占有的情况是个什么情况?

  李明星:最想听哪个回答?

  问:尹琦女士。

  尹琦:中国不光是中国内部的技术交易,可能一直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国内最早以传统型的上交所,还有我们的中交所,还有一些传统的技术贸易,其实它没有为我们大中型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因为它的数据量不够,数据库不够。全球性有几个有名的,包括你提到有几个美国的IEPDX,这些机构,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第一你要弄清楚技术交易本身,技术交易的整个流程,因为它可能不是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法律,同时还有技术本身的交易。今年5月份,上海进出口交易会开启了整个中国人对技术交易的兴趣和热情,我们集团推出了中外技术交易网,我们发现和国外的那些模式非常不同,他们进行专利的防御,专利的架构方面他做了很多,所以我们很多知识产权交易网的数据,来自500强的求购信息,几乎只要有这个行业的求购信息,你都可以推荐给我。但是我们发现国内企业,原来国内大的央企,他其实在技术创新的领域有一定的支持,但是呢其实,因为央企当年可能是在资源方面占据更多的优势,所以他的技术创新的热情度,比民企低,民企做评定,国家项目的评定。第二做技术采购,跟国外不一样,国外几乎都是防御性的技术采购,但是国内他的目的是各式各样的,当然这个和什么有关系?和你技术本身的实力有问题,因为我们中国很多的专利技术从整体来讲,我们的数量是足的,但是我们的质量未必高,国外的很多专利的技术整体质量来说比我们要强,所以我们觉得技术交易,第一我认为整个不光是中国,整个世界的技术交易的平台还不完全的充足,因为它太复杂了。它跟这个网购不一样,网购的线上交易和现场交易都和技术交易不一样,技术交易不可能只有线上交易,这个很简单,线上交易他除了买卖的合同以外,下面有一系列的复杂的流程,包括你签完了,手续办完了,还有技术转移的过程,技术人员对它的理解,对它的转化,这都非常复杂。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我觉得非常高兴的是从今年开始有人提这个问题,而且有人感兴趣,以前没有人提。以前都是抄,抄完了以后修改,但是从今年开始,我们的交易平台上我们的很多数据显示,我们中国人对技术交易的信心,热情度在大涨,这种交易必然带动整个世界的交易量,因为我们的产品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如果我们同时关注技术的话,我对中国的交易还是很有信心的,不管是交易本身还是平台。谢谢!

  杨葳:我补充一点,实际上我们坐在这,以及我们很多中国人,都抱一个梦想,都成为全球顶尖的企业,实际上我们如果在一定的规模上,13500家企业都在海外有不同的业务,但为什么在海外全球品牌100强里面没有一家?我们实际上在供应链就充当了一个加工的环节,只是出口,我们现在面临的是要向高附加值的转型,一个就是技术能力,核心的创造能力要提高,另外一个就是在市场,抓住客户的细分,怎么样体现你的差异化上面要提升。很多企业为什么刚才尹律师也说了,近几年来,大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东西,大家严格要求越来越大了,另外中国的企业从低附加值加工到高附加值开始转型,我们也开始看到,很多企业在考虑怎么样在全球提高自己自主创新的能力。短期来讲,我们要提高技术的能力,长时间来讲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技术能力,不是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考虑怎么去合作。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包括一些央企,把他们的研发和技术中心放到海外去,吸引一批海外人才,把自己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起来,从整个领域的创造上面有更深的把控。当然我们跟这些企业交谈的时候,他业面临很大的问题,怎么样吸引当地最先进的顶尖人才,才能够让他非常敬业的为我们企业做技术创新,这些都是大家要有互相尊重,透明、价值融合的理念,才能够保证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出来,为我们中国企业服务。

  李明星:谢谢,下一位。现在我们对技术、人才、专利,管理、市场这些方面的需求增加,所以并购充足这方面的工作也在不断的提升,管理这个角度,以前万达并购了美国的AMC,这是电影这方面的机构,也不是简单的投资,是为了获取网络作品一个知识产权等等方面的一种并购投资。其实我们技术也是这样,德国、日本很多种小企业拥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我们怎么把他们的技术团队,技术研发的东西引过来,等等方面,都是提高我们技术的一个手段。

  问:台上几位嘉宾好,我是中山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几位嘉宾也都谈到,知识产权在国外,无论是政府,还是海外,他们的保护意识都非常超前,但是我们中国的公司要走全球化直路,怎么走?我想请问尹琦女士。

  尹琦:我们提出来知识产权,我们大部分理解的知识产权要注册,去注册就够了,这个也是对的,你的产品出去,技术出去之前,你进行全球的检索,检索完了以后,就可以注册了,一定要注册,这个是最基本的,但是大部分中国企业忽视了知识产权的维权和用权,上个星期我们的德国的一个企业参加展会,被德国的法院发了禁止令,扣住了。中国人的性格,我们民族性格其实很腼腆的,美国人的性格是到哪都想插一脚,我们中国人选择的是退步,我们有可能是因为在国外的法律消费的帐单是非常贵的,很多人选择了放弃,现在有很多行业协会就是面临美国的317条款,它是一个霸权主义条款,它借该法律的面纱,是想打击中国的经济,它完全是这个策略,但是我们的符合317条款的企业非常少,未来帮忙打官司的力度要加强。知识产权交易一直被企业忽视,以前一致认为并购,其实就是一种知识产权的过程。外国很多企业它都是知识产权型,很多国外的企业经营跟知识产权不可分割,都是这种状态,所以我觉得中国企业要在知识产权方面在全球进行保护,我们要相当的关注,以前我们忽略了。

  问:大家好,我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杨葳老师,我们知道中国前十年,在未来的十年有哪些企业成为并购的热门的行业,像李会长说的在文化行业的并购,或者是在食品加工领域进行的收购,还有蒙牛啊,新西兰奶源的收购,原因是什么?是这些和大家生活相关的消费产品,消费领域的这些进入的门槛可能相对来说比资源领域的门口更低,还是其他的因素?

  杨葳:谢谢你的问题,我想这样回答,中国在过去的,尤其是十年中,大部分行业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驱动,因为中国毕竟是一个资源比较紧缺的国家,需要很多的资源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未来我们看到,中国的经济开始在进行转型,很多企业面临的不再是靠经济发展非常高速的大船上,不需要过多考虑自己,就能发展很好,但是目前大家看到,怎有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发展,这种核心竞争力,这方面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在资源行业有一些并购,但并购不是单纯的并购,比如说我怎么样打造自己在世界中比较强的资源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收购一些比较好的资源,不是简单的收购资源。

  第二方面,你刚才也提到了,一方面可能是说在消费品业和文化产业,看到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多的是从这个市场开始,要开始抓住一些市场,国内的市场不能满足企业未来得增长的需求,就要走向海外。要出去打造自己的品牌,毕竟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磨难。在全球有了很好的品牌,就能快速帮它打开市场。所以从抓住市场与客户方面,这些行业也会有更多的收购出来,还有一些实际上就是跟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相关的,我们也提到很多,中国的生产制造成本的红利已经不存在了,怎么样能够打造自己的创新的技术能力,而不是只是一个跟随者,别人就是这么做了,我也就这么做,我才能进入到市场里面,现在更多的是在核心技术上更领先,更具有创造力,领先同行的企业,或者是收购一些技术上面能够给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来价值的技术方面的企业,就会越来越多。

  李明星:谢谢,下一位,好这一位先生。

  问:各位嘉宾好,刚才的问题我主要都是瞄着女士,我这个问题瞄准男士。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嘉宾,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怎么把国外更多好的东西,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带进来,或者我们做了哪些准备?谢谢!

  赵刚:这个话题我们在不同的市场遇到过,客观的讲,大量进口我们输出产品的一些国家,就中国的发展阶段,现在处于出口比我们低端的国家,我们出口的商品换取一些原材料。有些国家支付能力不强,你可以获取它一些矿石、木材,比如说一些原材料。当然,如果像前面几位同事提到的,如果我们在高端国家出口了我们的商品和技术,那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但是目前直接可做的,好多企业在探索,全球经济环境不好,特别是一些经济水平比中国更低端的国家,他们的支付能力比我们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做易货贸易。在一个新的时期,在不同的市场区域下,进行双边贸易的平衡,我认为中国商务部很关注,很多企业在这个里面有更多的探索。简单的讲,你向他输出了商品,输出了服务,除了货币的流通,美元方面的流通,你还能获得什么?我们还能帮客户找资金、找市场,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不同的探索。

  刘勇:我们主要是工程输出。中国的这些工程项目的产品,另外输出标准,因为我们现在在非洲的项目,谁拿了就按谁的标准干,欧美拿了就按欧美的标准,中国拿了就按中国的标准。我们和老挝合作,就按我们中国的标准。我们在工程项目出口的时候,我们也把中国的规范、标准一并带出去,我们在工程项目上主要就是这些。

  问:大家好,我想问一下赵总,你刚才讲到很多势力,因为时间关系,你没有说完?你能不能继续给我们说完?

  赵刚:时间关系,也不能展开多讲,我们在缅甸投资了10亿美元,规模比较大的铜矿开发。刚才云南的刘总也提到,他们在周边国家,缅甸、老挝这些国家很有合作业务还是比较多的。曼德勒这个铜矿双边进展都很顺利,随着缅甸国家政治的转型,西方的势力在缅甸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大家上网去搜一下,叫蒙育瓦莱比塘铜矿,有很多负面的报告,这个负面的报告都是来自西方的媒体,我并不是打击他们,我只是举的一个例子。我们非常重视矿区的环保问题,请的是澳大利亚一家公司做的环保,按照的是澳大利亚的标准。村民的补偿按照缅甸国家的标准,我们已经按照他们的价格三倍的价格补偿了,但是后来还是出现了一些负面新闻,以至于中国的媒体也跟着在这么讲,后来我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教训。我讲这个,就是过去我们企业出去做事,刚才有几位朋友也提到,我们愿意把事做好,对得起良心就行了,今年我跟外交部的领导汇报,傅莹部长专门提示我,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不仅仅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好,还要预防别人对你泼脏水,缅甸这个铜矿对我们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从去年下半年我们开始和媒体,和有关方面,你要在海外运营,制造一个特别好的环境,这是我们走出去过程当中面对的一个挑战,缅甸政府支持这个矿,继续进行开发,当然这个过程我们还是很痛苦的,我们国外有英文的报道,国内就有中文的报道也会说你不好的。我们是一个过程,深感委屈,但是也没有结束,还在解决当中,我们要学会树立企业社会良好的公众形象,在海外的公众形象。

  李明星:谢谢,上星期听了有关自贸区的方案,前天批准了这个方案,这说明中国现在更加积极的探索开放地区全面的发展,新一轮的改革也马上就到来,所以大家基于这样的探讨的内容和新的一些国家的方针政策,我们共同努力,我想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实现一个国际化经营,能为我们的企业实现价值的同时,也能够为国际化道路做出贡献。谢谢我们台上几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同时也谢谢台下的各位企业家嘉宾,谢谢你们的参与!谢谢大家!


点赞()
上一条:创新成就大企业2013-08-31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王志乐: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仍面临挑战 2016-06-26
欧洲跨国公司半年报出炉 中国市场成亮点 2021-08-13
中国能源结构低碳化趋势不可逆转 跨国公司争相布局中国能源市场 2021-02-26
2021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发布(附榜单) 2021-09-25
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 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力度不减 2021-07-21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