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王志乐: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2003-08-23 14:27 来源:搜狐财经 次阅读
 
王志乐: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中国企业联合会定于2003年8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2003中国500强企业发布会暨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座谈会”。搜狐财经频道独家图文直播。

  主讲人:王志乐(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感谢胡秘书长和中国企联,给我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跟大家交流关于中国企业发展一些问题。

  今天正好是关于中国500强的问题,这个确实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件大事。因为我们研究中心主要是研究世界500大公司,所以世界500大,从现在的统计数来看,中国500大和世界500大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按照我的了解,今年财富杂志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大平均营业额去年达到261亿美元,今年中国500大可能是17亿美元,利润还差得不大,因为去年整个世界500大的利润比较糟糕。世界500大的利润去年状况不太好,大概是平均起来大概是2.2亿美元的利润,咱们是8500万。

  主持人:

  人均利润今年可以达到它平均数的70%,

  王志乐:

  中国企业状况比较好。世界500大最强的那个公司营业额最大的那个公司是2400亿美元,咱们大概是3800亿人民币,咱们最小的是25亿人民币,这个差距是152倍,世界最大和最小差的24倍,中石油特别地大,跟后边的一比距离拉得比较大了。我觉得咱们经常要对标,对照世界500大公司看咱们公司的情况。我非常赞成黄翔先生讲的,中国企业做强做大应该有全球化的眼光,就这个问题我简单发表一些看法。

  我们研究中心是商务部以前重点研究企业政策,对外资企业,对跨国公司,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政策,后来进一步转移到重点研究他们在中国的投资的战略,进一步研究到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外国大公司合作的问题。所以我们重点做这几个研究。另外我自己还兼了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的副会长。集团公司促进会是中国150家差不多最大的大集团在里面做会员,大部分也是中国企联的成员。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促进中国企业集团公司的发展,现在也在促进走向全世界。所以我觉得我们怎么样把外国大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企业在中国和外国公司的合作、竞争,在这个基础上也走向世界,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关注。所以根据这个想法,我想简单提一下有几个角度。我们讲的内容主要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我们研究中心主要研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我们每年也出一本书,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报告,大家感兴趣也可以看。今年正在编,最新的一本是2004年。

  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刚才提到了,现在竞争的局面,中国企业都在考虑,现在面临一些什么样的挑战,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通用电器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我问他你这样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面对新的世纪,你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他这么回答我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最近五年、十年,世界变化快不快,你们一定认为会很快,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使我们的组织运转加快,适应世界潮流的新要求,要把使公司慢下来的东西排除掉,什么是使公司慢下来的东西,它认为是企业内的官僚主义,我每天要对抗官僚主义,要不停地同它斗争,要痛恨它、踢它、打它,不要让它存在。这个回答多少有点粗,他面临巨大的挑战不是来自外部,来自企业内部,来自自己,自己的结构,自己的组织有问题,它的前提世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最近五年十年,我们这个组织能不能适应这个变化。从这个地方简单回顾一下,他讲世界发生重大变化,这也是我今天想说题目的切入点。

  最近十年世界发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全球化的潮流。九十年代以来,最近十年世界变化特别快,连GE感觉到压力特别大。九十年代以来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呢?第一个变化就是冷战结束。在1989年11月9号柏林墙被冲开,到1991年12月前苏联瓦解为标志,两个对立的阵营不复存在,这个问题在报纸上不太提这件事,国内不太愿意说这个事,觉得社会主义受到了挫折,但是作为研究经济研究企业的人,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它对经济带来什么影响,对企业带来什么影响?关键这个事件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政治障碍被扫除了。过去有两个阵营不可能搞经济全球化,91年以后,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了,这是第一个变化。

  第二个变化,在九十年代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信息化速度也大大加快了。很多专家认为,1995年是因特网元年,这一年因特网开始普遍商用了。由于因特网推进全球化推进经济的发展的作用,大家十年二十年以后来看,这个估计怎么说都不会过头。由于这样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更新、推广速度加快,很多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大大地缩短了。这和八十年代企业面临的挑战面临不同的。

  最后重要变化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1995年WTO开始运行,这和1995年因特网开始普及化正好是吻合的。而且我们研究投资,大家看这些年,全球的跨国投资FDI,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时候并不多,九十年代前半期也不算多,两千亿美元左右,但是到95天以后急剧攀升,到2000年居然达到14919,去年进一步下降只有中国涨了,九十年代后半期全球化,从投资角度看全球化发展特别快。这三个变化是相互作用的,而且在短短的十年里头,这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在人类历史上应该说是从来没有过。时间集中意味着这些变化是同步进行的,在同一个时间里,他们都发生根本的变化,而且是相互作用,相互激荡,所以加速度推动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技术的发展。九十年代成为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这也是为什么连杰克.韦尔奇都感到最近十年发生这么大的影响,这么大的变化。

  全球化潮流对于世界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呢?其实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变化,每一次全球化潮流来到的时候,都会使一批国家被核心化,还有一批国家或者经济体被边缘化,这跟企业发展关系非常密切。西班牙、荷兰、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经济发展曾经一度领先世界,日本在制造业上面领先世界一段时间。在这样一些时期都是经济核心领先地位,有一些国家被边缘化了,像中国前两次被边缘化了。

  我们研究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因为按照企业发展必然的规律,要销售更多,成本降更低,这样挣更多钱,销售更多,进入更多的市场更大的市场。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市场形成,要进入全球市场,在这个过程当中推动全球市场的形成和出现,一开始是地区级的小公司,后来变成国际的公司,后来变成国际公司,后来变成全球公司。世界500大公司,每年500大里边大部分是跨国经营的,有一部分当然不跨国,随着500大不等于是跨国公司。但是要考虑全球市场上肯定是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为了适应这些过程,这些大公司不断完善自己的运营系统。作为一个企业开始要把自己的价值链要做全,从研究开发到采购到生产,到营销到服务这样自我完善的价值链的形成的企业竞争力比较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情况,用看得见的手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看不见的手市场的作用,用企业组织的作用,把这样一些环节纳入企业内部,用企业的组织一定程度上取代市场看不见手的作用,最近的趋势是什么,这些大公司纷纷地又回归市场,用看不见的手重新取代我看得见手的作用,资源外取。现在这些大公司,大家研究跨国公司,从研究开发、采购、生产、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尽可能外包。什么原因呢?现在的竞争到这一步以后,原来组织内部化过程使成本上升了,竞争力下降了,要回归看不见的手,也就是市场的作用,要把研究开发外包,到世界各地采购,生产外包,营销外包,服务业开始外包,像人力资源、信息金融,这样一些过程,导致什么呢?他们要提升运营系统,寻求全球市场,对全球经济带来重大的影响。出现了超国家的经济体,在一些国内出现了次国家的经济体。这样一个新的竞争面前,中国企业或者说世界外国企业也在探讨新思路新战略,按照哈佛大学波特的观点,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竞争,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面对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强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潮流,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变革,来适应潮流的迅速变化。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他们最近的动向,世界最大的公司。什么是跨国公司呢?跨国公司实际上是面是很宽的,不等于说一定是大型的跨国企业是跨国公司,有些中小企业也是跨国公司,更不等于世界500强就是跨国公司。我刚才说世界500强有一些企业不跨国,德国铁路、日本铁路不在世界范围经营,这样的企业营业额也超过了100多议美元,也进了世界500大,但是它不是。为什么500强画一个问号,因为我反对用500强这个词,因为营业额大,不等于强。我今天为了说明这个,我今天还带来财富今年最新一期世界500大的排名,世界上最大的500个公司。非常遗憾,黄翔先生是代表财富杂志,居然也用500强,我觉得有点遗憾,他们自己的杂志用的是500大,原文用的是500大,它就是根据营业额排出来的,最大的营业额不等于是最强的公司,如果这么说的话,就给大家误导了,还应该用财富杂志他们原来的定义。

  什么是跨国公司呢,按照联合国的定义,跨国公司由母公司及其国外子公司构成的联合企业,包括子公司、分支机构、联合企业在内,这个叫跨国公司。更简单说,在两个以上国家拥有生产设施的企业,这是联合国在八十年代做的一个定义。按照这个定义,世界上跨国公司是非常多的,大约有六万五千家,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认可所谓跨国公司,大概有六万五千家。1949年联合国认有512家跨国公司,到九十年代以后跨国公司迅速增加,90年35000家,到98年60000万,按照2001年65000家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母公司,不算海外子公司,海外子公司是八十万家。这样一些大公司,在刚才讲到全球化潮流到来的时候,他们纷纷考虑怎么适应这个变化。通用电器有这样一个观点,在一个机构里,如果内部的变革速度低于外部变化的速度,它的末日也就不远了,唯一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末日来临。在全球化到来的时候做了两个大的战略调整,第一个,服务化。通用电器把自己定位变了,他们认为现在竞争力最重要的部分,或者说经营最重点的部分是服务,所以他们把这里定位变成多元化的服务公司。刚才黄翔先生说了,通用电器现在已经不在制造业公司的排列里边,而是在多种金融财务公司里边了。第二个全球化。在海外销售、海外资产、海外雇员三个重要指标里边,都把海外这部分加大了。营业额达到海外销售占全部的40%,海外资产35%,海外员工42%。但是这个统计是哪来的,这是联合国贸发会议,每年有一个世界投资报告,它排出世界100个最大的跨国公司,根据这个来算,海外资产最大,它说你是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商务周刊每年按照市场价值,按照在股市里的价值计算世界1000个最强的公司,它叫1000强,那个强有一点道理,因为按照市场价值排的,不是按照销售额。

  财富杂志排的世界500个最大的公司,就是营业额,这样三个大排名在世界中比较重要,研究外国公司跨国公司排名来讲这三个公司非常重要,今天研究的重点按照销售额排队的公司。刚才讲到的是GE公司做这样的战略调整。诺基亚在从九十年代世界全球化以来,连续进行战略调整,原来一个多元化的公司,什么都干,橡胶、电器、通讯,通讯原来只占营业额的10%,92年放弃其它的工业,全面转入搞电信,一个集团把90%业务部搞,就搞10%,把其它业务给卖了,这个转变非常正确,97年跟摩托罗拉叫板,它的电信营业额已经超过了摩托罗拉,它连续进行战略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它迅速成为全球性的大公司。在2000年它在全球的营业额美国最大53亿美元,中国第二,30亿美元,英国28亿,德国26,排到最后西班牙,前十个最大的市场没有芬兰,但是它是一个芬兰公司。所以我非常赞成黄先生讲的,你作为一个世界500大,你要走向强了,走大走强,全球化目标必须有,诺基亚原来在全世界影响并不大,现在成了无限通信领域的佼佼者,就是在这十年当中的时间变化的。从一个芬兰公司,欧洲公司,最后一下子变成芬兰在它的名单里没有了。诺基亚的总裁曾经有一次开玩笑,他跟中国人开玩笑,我最希望干什么呢?有一天中国人到我们芬兰来访问,看到放蓝有一个大牌子,芬兰诺基亚感到奇怪,诺基亚不是中国的吗?怎么跑到芬兰来了,反应我这个公司想成为全球公司,被大家都认可的公司,而不是把我看成是一个芬兰公司。芬兰在整个营业额里排不上。全球跨国公司在最近一些年的情况。

  中国企业面对跨国公司的发展,面对世界500大的挑战,咱们要转变观念。

  第一个转变观念是干什么呢?从过去被动防御型的战略要发展到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新的战略。过去咱们在计划经济下,从中央到地区,从政府到企业,对待外来经济的竞争往往是防御型的,而且是被动的。贸易有关税非关税壁垒,投资有一系列的限制,传统经济学认为是正确的,一个国家尽可能多出口少进口,让外汇存得越来越多,这个国家就强。现在看来有问题,因为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在实物贸易里边,贸易逆差极大,像美国贸易逆差达到4500亿美元,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美国就得垮台了。美国现在不但没垮,仍然是世界最强。按照传统的理论,一个国家被外国投资者占领,这个国家也就差不多亡国,现在看来也不是。新加坡三百万人口,六百平方米公里土地,有六千个跨国公司企业,两百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它在世界竞争力排在前三位,按咱们的理论也不行。在中国内部,这几年拿一个省哪一个城市利用外资多利用资金越多,这个城市发展越快,像深圳和江苏,它的发展就非常快。就说明原来那套理论有问题,在全球化时代行不通。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什么呢?咱们要走向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要利用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如果这个观念转变的话,中国企业才有可能更积极地参与全球竞争,这是第一点。

  转变观念第二点,从民族工业到全球经济。我在调查咱们国内的企业和外国企业矛盾中感到,影响中国企业发展一个重要的思想包袱就是民族工业问题。什么是民族工业,说句实话我问过好多鼓吹民族工业的人都说不清楚。而这样一个东西,咱们有些企业一说我是某某饮料,我是中国的饮料,要跟外国人争,往往缺乏更高角度看问题的方法。我为了说服这个事,曾经一次在中央党校讲课,我引用一个观点来说服这些老领导,民族工业的观念要改变,为什么要改变呢?共产党原来有这么一个观点,资本主义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被消灭,他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什么是新工业呢?这些工业所加工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来自极其遥远地区的原料,他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这是新工业。换句话说,一个国家能不能生存和发展,决定你这个民族生死攸关问题不是保存古老的民族工业,而是如何发展和振兴新的工业。新工业是什么呢?来自全球的原材料进行加工,面向全球市场的工业,这是决定你这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不是保持所谓民族工业。大家都觉得马克思有些话过时或者说得不对,但是马克思基本方法还是对的,他这里讲向前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而不是面向过去,这样一种方法这样一些观点是对的,谁是代表新工业呢,中国可以看,哪一个地区这种新工业发达,这个地区在现在经济发展最快。哪一个地区新工业落后,它就要被边缘化。比如动三省中央强调开发东三省,东三省在这二十年实际上被边缘化了。它被边缘化的原因不是别的,不能怪地方政府,但是从客观上来看,它的工业结构它的工业没有进入新工业领域。深圳珠三角、长三角代表的工业恰恰是这个。150多年前的话,咱们不是讲社会主义听马克思的,马克思150年讲的话,到后来报纸上媒体上一些人讲观点的时候,老是用过时的东西讲这些东西,马克思150年讲的话,咱们后人反倒不能理解了。中国工业要想面对世界竞争,一定要有这种新的观点,这不是新观点,这是150年前的观点。而这种新观点的代表就是跨国公司。

  为什么我说民族工业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呢?主要点咱们在考虑企业问题的时候,混淆了国家问题,考虑经济问题的时候,混淆了政治和意识形态问题。我在这个事上,咱们讲实事求是,什么叫实事求是?就是就事论事。企业就是企业,不要把企业戴上一大堆高帽子,振兴民族工业,它就是赚钱,不赚钱企业怎么办,它没法和外国人竞争,也可能我的话有点偏激了,但是我总觉得,在整个媒体宣传的指导思想里边,这么多年来,给企业带来一大堆不该他承担的东西。这样的话,企业变成一种政治组织。而且一个组织,一旦政治化了,它就会争权夺利,书记和总经理争,总经理副总经理一大堆,你怎么可能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组织呢?上纲上线,不要我代表的就是正确路线,他代表错误路线,在企业这个问题上不能这么总结,跟跨国公司发生矛盾,不要他是日本帝国主义,我这边是中国民族利益,你本来是消费者,比如跟奔驰发生矛盾,就是消费者和企业的矛盾,你干吗上升国家矛盾政治矛盾上,这么搞来搞去,企业家搞到一定程度不是专心搞企业,他老想搞政治,我觉得这要改变,不改变的话就矛盾,这个企业没法搞。

  转变观念之三,从面向国内到全球化战略,我讲的全部的动作都归结到这儿。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内向全球化,被动参与全球化。前二十年大部分情况下,中国企业是被动的全球化,外国公司到你这儿来下定单,到你这儿来投资,它有一个全球战略跟中国企业合作,而咱们是被动的接受全球,不能否认这个也很积极很好,通过这一段努力,中国企业借助外国的定单,借助外国的投资,咱们融入全球化,中国这些人发展快的重要原因。

  第二阶段应该是主动全球化。咱们现在已经看到全球潮流了,要看到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了,在这时候不应该这么被动了,应该更加主动参与全球化,这时候应该是走出去的办法,那时候好多引进来,这时候开始推动走出去,首先是产品走出去,别一走出去就是到外边投资,外边投资挺难的,成功率不高。原因就是说,咱们缺少经验,在这时候首先应该产品走出去。第二步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走出去是一个挺艰难的过程,但是必须得做。

  到第三阶段,主导全球化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建立自己的经营网络,自己的价值链,而且在一些行业,成为全球性的企业、跨国公司,甚至在这个领域主导全球,刚才提到中国集装箱集团,这也是我调查过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就实现了全球化,而且是主导全球化。它在集装箱领域,生产制造全球第一,研究开发全球主导,它主导研究开发,它当然是主导全球化了。这是我想讲的转变观念。

  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第一步继续推进引进来跟跨国公司学习、合作、竞争。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开始主要是引进来。为了要考虑引进来,我想探讨一下跨国公司最近中国入世以后,他们一些新的动向,对我们企业怎么来跟跨国公司合作竞争提供一些信息。

  我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入世以后,第一个动向加大在中国投资的力度。大家看最近三两半的时间,2001年整年中国引进外资,外国来中国投资468亿美元,去年达到了527亿美元,而且是全世界最多的,排第一。今年前六个月有非典的影响,还达到300亿,同笔增长34%。按照这个退下来,今年有可能超过600亿,这是一个重要的动向,跨国公司在中国加大投资。

  第二个,他们在投资领域进行调整。他们把它的投资项目要系统化,什么叫系统呢?一个是纵向一体化,从上游的项目到下游的项目都要投资,加强。横向一体化,除了制造业以外,制造业旁边的服务,包括物流、信息咨询,一直到信贷、金融,研究开发。这样三个领域都做了调整,投资研究开发、投资生产服务,导致它在中国的项目系统化。

  第三投资方式多样化,过去他们在中国投资新建投资,一块空地或者推平了,建厂房,引进生产线,建立一个新企业投资。现在他们开始了并购,中国政府从国资委到商务部都制定有关的政策,允许甚至鼓励外国跨国公司并购中国的企业,或者一部分股份。第二从合资到独资。过去大部分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大项目都是合资的多,现在独资的多,甚至于把原来已经独资的企业进行独资化改造。第三,从过去单项目投资现在变成到产业链整体投资。诺基亚在北京开发区投资的星网工业园,一个生产手机的厂带动二十来家零部件厂一块投资,用整个产业链和别的跨国公司竞争,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用新的投资方法。第四投资管理一体化。他们把在中国的不同的资源重新整合,他们在中国的项目。因为有些企业在中国投资了几十个项目了,按我调查最多二百多个项目都有,二百多个项目原来单项目投资,并不是一个整体,松下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公司,在中国制造业企业四十多家,加上服务性企业五十来家,它怎么办,首先在中国建立一个地区总部,统管、整合、管理或者调令整个中国的资源,在总部下边有好几个运营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生产制造若干个中心,在中国分配。最后一层次就是生产企业。过去是分散的,单项目投资,现在怎么整合到一起,互相配合。通过这一番努力以后,松下中国不是原来的意义了,它是一个整合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一部分。它的目标到2005年,在中国的营业额达到700亿人民币,咱们今天新统计达到宝钢的水平了。企联搞统计将来越来越多跨国公司中国,这次进来有飞利浦中国,本田、摩托罗拉中国、诺基亚中国,将来会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正在整合它的资源,外经贸部系统允许他们这么干了。他们将在中国形成一个新的企业集团和中国的企业集团竞争。中国企业集团促进会想在九月初开一次大会,促进中外企业集团在一个平台,请六七十家大企业集团,我们这儿请了几十家跨国公司大公司,大家一起探讨下一步两类企业集团怎么合资怎么合作怎么竞争,他们非常感兴趣,将来这肯定是新的趋势。原来中国企业压力并不大,通过这样一次整合以后,我自己觉得,原来跨国公司由于被中国限制住了,不能做,跟一个巨人被绑住了手脚,下一段手脚越来越松绑了。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企业应该向跨国公司学习,与跨国公司合作竞争。首先跟他对标,找到你的标杆向它学,学它的战略管理,学它的管理结构,而且抓住跨国公司转移制造业、转移服务业的机会,跟跨国公司合作,引进来。因为我刚才说跨国公司现在正在做什么呢,资源外取型的经营系统,改造原来那段时间什么都干,什么都自己做,现在变成一种资源外取型的,好多资源要外包。在外包过程中,中国企业实际上带来一个机会,你怎么样引进来,这里边我比较推崇一个什么样的案例呢?东风汽车的案例。因为我觉得中国企业整体上向它学习、合作、竞争。东风汽车苗圩他们在前几年就酝酿要跟跨国公司在顶端合资,由合资的顶端投资,这样新投资的企业就一体化了,而不像很多外国公司,先有了儿子,再有老子,他们想先有一个老子,再有儿子,按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因为两三个老总跟我们中心都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和日产合资,167亿人民币,它的思路是什么呢,苗圩有这个发展,加入WTO以后,我们采取的策略积极主动吸引外资,和老的国有企业来一个嫁接来一个合作,在合作当中谋求双赢。他们认为,他们的口号叫在柔入中发展,在竞争中和作。我非常赞成,因为我的观点要学习、合作、竞争。他们利用外资要用什么方法呢?不去建更多的新厂,而是尽可能利用外资改造老工业基地,不光是引进资金,而且要引进现代企业制度,转换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在入世以后,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这一步不应该跨过去,应该做。把人家拉进来,我向他学,转变我的机制,不是铺新摊子,而是改造原有的老工业基地,用这种办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最后一点,积极推进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刚才讲,还要引进来,继续引进来,走出去这也是企联我的要求,让我围绕走出去再讲。走出去面临五个问题。用英文表示,我用德文讲课,中国企业走出去有五个W,4个W加一个H,为什么走出去。谁走出去,什么走出去,走到哪儿,怎么走出去,这么几个问题,需要中国企业进行探讨和研究。英文的表示四个W一个H,德文是五个W。

  为什么走出去?从主动方向上,从我们主动要做的角度来看,我们通过走出去可以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在中国现在思路应该转变从过去被动防御型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一种主动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积极利用全球的自然资源、市场资源、技术资源等等。而且要通过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从被动方面来看,也有一大堆理由。人民币升值压力这么大,美国人、日本人整天敲边鼓,要求中国升值,中国人民币早晚得升值,这是没办法的事,一个国家的货币跟国家经济实力,特别是交易能力关系非常大,中国的人民币确实在这些年,前些年,在八十年代,我从国外留学回来,好多人跟我换外汇,那时候外汇抢手货,现在谁想要,甚至把外汇砸在手里,最近这些年把外汇换出去,担心人民币将来一升值外汇贬值了,这是市场交易,我估计早晚得升。但是这种被动压着升,还不如主动,走出去把人民币换成外汇投资,传统的观点是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实际上不一定,这么多国家给中国产品反倾销,给咱们造成这么大的压力,反倾销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到它那儿投资建厂,在那儿生产,绕过反倾销问题了。从被动方面来看,也有很多理由要走出去,

  江泽民总书记在去年明确提出来,从长远看,要更有利开展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要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下,抓住一切机遇,努力形成和发展壮大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这是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经受住经济全球化各种挑战和考验,使我国真正成为经济强国的迫切需要。这是代表中央讲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的。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它必须得有一大批世界级的大公司,而这些大公司绝对不能光在中国搞,中国搞当然也很重要,因为中国市场也是世界市场一部分。但是早晚得走向世界,跟人家去竞争。

  这里边我调查了一些案例,中国华源这样的集团,在加拿大、墨西哥建立纺织厂,他的产品进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不存在所谓反倾销问题了。它通过走出去,在外边投资,绕过贸易壁垒或者贸易的限制,非常成功。这次集团公司促进会和研究中心一块搞的论坛中外企业集团高峰论坛华源总裁介绍经验。

  中国石油走出去有一个W,为什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拿到国外的资源。国外经营最大的公司就是中国石油。它有三个大的战略发展区,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苏丹原产原油达到一千万吨。到了去年年底CNPC中国石油在海外友26个项目,一年可以拿到1000万吨石油。TCL收购并购绕过市场壁垒,进入了越南。想到国外搞菜单,在越南收购一家当地一家跟香港的企业,因为这个企业已经在越南注册了,你进去以后不存在对它的限制,它在越南就搞大了。

  谁走出去,国企、私企、外企都走出去,外企走出去现在被限制,不应该对外投资,我觉得中国的企业走出去要和跨国公司一起合作走出去。国外这些跨国公司在国外有一整套,一个非常健全的网络。他们熟悉各个地方的经验和规定,也熟悉当地的市场,中国企业应该和这些公司一块往外走。走到哪儿去呢?去哪些国家,哪些地区,要有实事求是的研究,应该先易后难。中国周边的国家最容易,先去。近也好管理。在远处,企业性质决定的,中石油必须去有油的地方。商务部部长牵头正在做一个研究,什么研究呢,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经商处,商务处派出的机构报告那个地方走出去的情况,当地的投资环境,当地的法规,每个地方抱来一堆材料,部里整理这个材料,由我们研究中心在搞。把120个国家和地区整理出一个国别战略、地区战略,甚至全球,到底哪个地方适合咱们中国搞,适合什么样的企业做,适合什么行业去做,希望达到这样的目标,跟企联多联系,争取中国的企业少走弯路,到国外两眼一摸黑,鬼子进村。中国企业走向全世界以后,你才能更理解中国企业在中国的行动是怎么回事,咱们更应该研究一下这些大公司进入中国的策略,学习怎么走出去。

  很多国家设立专门的吸引中国投资机构。四月份我作为团长带了一个团,中国有八九家大公司中国企业集团中石油这些大公司,一块去韩国、日本考察。本来考察企业管理经验,非拽到这么一个地方,日本的商业支持中心。中国到那儿去投资,他帮助你。而且去的时候有24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大概十多平方米左右,电话传真都有,免费使用三个月。中国企业到日本去投资,在那个地方可以免费使用三个月,在这个期间办手续或者找市场找厂房还帮你搞……日本人原来对外资也是民族主义很强的,不鼓励外资,但是这些年日本人变了,拼命拉外资,连这个招都想出来了。我当时看到也是大为吃惊,日本人原来不是这么一个做法,他现在希望中国公司到那儿去。像韩国,韩国98年开始以后,金融危机以后,一系列促进外国投资,包括中国投资一些政策。中国对外资的优惠是什么呢,两免三减,投资企业在中国盈利以后,头两年免税,后三年减半,韩国来了七免三减,我去访问的时候,也是一个研究学者,政府研究机构,实际上就是学你们的,我们比你们还优惠。一个开发区给我们来了一个传真,要求提供中国所有开发区,中国所有的特区政策是什么,它要学。最新的材料,印度有一个省,来了五个部长,考察中国特区到底有哪些经验,世界上各地都在争要去投资。这时候中国企业得研究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英国这么一个国家,现在在大使馆专门设立一个投资促进处,两三个工作人员,整天鼓励到英国投资的,现在环境比咱们前些年出去要方便了,这是半官方机构,它提供机构是真实的,国外的官方不像中国地方政府骗人家,他们多数情况下还是讲真话的,咱们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

  怎么走出去,无非几种方法,一种是建企业,还有一种在那儿收购兼并当地企业,另外就是股权置换、股权参与。按照我的观点,在发达国家投资,恐怕你去建新企业难度比较大,不如收购兼并。我这里也调查了几个案例,比如上海电器集团,在咱们在排名里边估计能排到前十来名,去年销售额四百多亿人民币,这个集团2001年做了一件挺大的事,花九百万美元买下一个在日本的公司,秋山印刷机械公司,这个技术先进,在印刷机方面仅次于德国的海德堡,当时资产状况糟糕,经营不善,马上就要破产了,上海电器给收购了,收购以后非常成功,有几个做法。我在去日本访问的时候,世界经济产业省、日本贸易振兴会都给我推荐这个经验,这是日本人非常服气一个经验,中国在那儿成功地收购了这家企业,很快地恢复了生产,而且使中国掌握了这样一个最新的技术。在这样的发达国家,要从头建企业不如选择好的时机,好的对象,并购它的企业。包括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公司,规模比较大,3.8亿万美元。韩国和日本是制造业的王国,要想一般去搞新企业难度比较大,并购可能是一个办法。

  另外像民营企业,万向不是传统的国有官方企业,它也是在国外通过并次多够,在国外名声很大了,成为一个大的汽车零部件厂商。所以我觉得,像这样一些案例说明,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多种方式,不一定非要从头建企业,在一些穷的国家,比中国还落后的国家,劳动力比中国还便宜的地方,有可能建新企业比较容易,但是在发达国家可能难度比较大。所以我刚才讲了五个问题都需要研究,用什么方式走出去。

  第一,我们中国公司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后,咱们被动参与全球化,在前二十来年的时候。他们找咱们合资找咱们合作,咱们是被动的,这阶段是被动参与全球化。加入WTO,中国企业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到一定程度,中国一定会出现一些企业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主导全球化的发展,这样的行业现在太少了,咱们主导的太少,我也算跑得企业比较多的,好像就那么两三个能算得上,其它都处在发展过程中,怎么样能够在更多的行业更多的地方,中国企业能够主导全球化发展,这样的过程就是学习、竞争、合作的精神,咱们也在搞排名500大,我还是建议叫500大比较准确。跟世界500大要对照,作为标杆,要追他们要赶他们。现在有11家中国公司进入世界500大,今年多一点,后年多一点,韩国最多的时候在世界500大有14、15家,现在也可能比咱们还多,通过企联这样一个工作,大家关注中国的大集团的发展,推动中国大公司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推动中国企业向跨国公司学习,跟它合作,但是目标要跟它竞争,跻身世界500大企业越来越多。

  首先做成中国的500大,最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进入世界的500大。就这样一个问题简单说明一下。供大家参考,有些意见不一定对,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王教授的报告。王教授对中国企业怎么样走向世界,谈了很好的观点,我认为非常的理性,对中国企业的领导人来说具有非常好的参考的价值,希望我们明年500大,按您的说法,明年我们500大出来的时候,继续请王教授做报告,那时候有一些新的观点企业新的发展的态势。


点赞()
上一条:陈淮谈中国企业如何做大做强2003-08-23
下一条:黄翔谈世界500强企业排序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2003-08-23

相关稿件

王志乐: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仍面临挑战 2016-06-26
陈俊余:企业“走出去”必须先让文化“走出去” 2016-06-26
宋志平呼吁“走出去”要占领道德制高地 2015-08-22
中企联王基铭发布中国企业500强研究报告 2009-09-05
加强国际合作共赢 中国企业为全球发展贡献新动力 2021-12-13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