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目前我国煤电装机规模约11亿千瓦,占比46%左右,年发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约60%。作为我国最基础的电源类型和能源结构的主体部分,煤电长期以来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方面发挥了“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是能源系统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在实现电力调峰调频、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提供转动惯量保系统稳定等方面承担着难以替代的功能。
“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电大力实施节能提效改造、减污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等,煤电结构不断优化,落后产能持续淘汰,目前我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降低到300g/kWh左右,超过85%的煤电机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在10、35、50mg/Nm3的世界最严格标准。“从目前来看,煤电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性电源。水电、核电、气电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尚不具备提供可靠保障容量的能力,客观上仍需要煤电发挥托底保障作用”。宋海良认为,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和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快速提升,煤电的功能定位将逐步从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应急备用电源转变。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将成为必然,电力系统对煤电深度调峰、快速变负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电相关技术体系、设计标准、价格机制亟待进行相应的革新,以高水平利用小时数作为煤电经济性评价基准也难以继续适用。因此,“煤电亟待科学规划规模布局,集中攻关关键技术,探索创新绿色“新型煤电”,加快煤电转型。”
为此,他提出三条建议:一是统筹做好煤电规划布局。建议合理规划未来煤电装机,特别在中东部和南方等受电地区,选择煤炭消费集中区、靠近煤炭运输铁路和港口等地区,适当布局一批煤炭储配保障基地,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煤电功能定位,对新建煤电在装备设备、工艺系统层面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建设。
二是完善煤电健康发展长效市场机制。结合煤电定位转变,适应性改革煤电行业体制机制,构建煤电企业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体系。强化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衔接,加快建立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源侧容量市场或容量补偿机制,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深化燃煤机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煤电企业融资能力。推进煤电联营兼并重组,积极推进“煤电+新能源”融合发展。
三是大力推动煤电设计革命。建议结合煤电定位转变,推动煤电相关技术体系、设计标准、价格机制等革新。加快革新设计规范、经济性评价准则以适应更低利用小时数、更低最小技术出力需要;加快革新系统设计、设备配置、主辅机本体设计以适应快速变负荷、快速启停需要;加快革新工艺布置以适应煤电与生物质燃料结合需要。定制化推动“新型煤电”设计,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煤电功能定位,在装备设备、工艺系统层面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建设。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