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摘要:
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将“支部建在非遗文化”产业上,这是易水砚发展传统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的独特优势。随着公司管理及创新模式的不断深化,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将党支部与非遗文化管理架构有机结合,以强化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为主线,以“党建引领非遗传承,党建夯实非遗文化。党建助推非遗旅游,党建激发非遗活力。党建淬炼非遗技艺,党建凝聚非遗匠人,党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为发展目标,以加强支部党员能力素质建设为重点,创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发展机制,为更好的以党建引领非遗文化而努力。
背景与动因: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然而其中的中国文房四宝先后传播于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动了全人类的文明进步。砚作为文房四宝中的宝中宝,观赏和收藏价值极高,砚文化光彩照人。作为中国砚文化百花园中的易砚,以其天赋优等石料和精湛的雕刻技艺,独树一帜,名扬天下。
易砚又名奚砚、燕畿乌金砚,产于河北省易县(古称易州),相传始于战国,盛于唐宋,为中国制砚之鼻祖,历代为宫廷贡品。弘治《易州志》载:砚石有紫、绿、白、褐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唐朝曾赐易州制砚、墨大师奚超以国姓,赐名“李超”,其子李廷圭充任墨官。随后李廷圭又将技艺传至安徽(歙中),再传入广东端溪,从而带动了歙砚、徽墨和端砚的发展。至今,安徽胡开文墨厂还有“传承古易水,奇珍握墨绝”的对联,历史上也有“千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在清代,康熙、乾隆皇帝曾将易砚作为珍宝分赐左右亲近大臣;易砚、柳叶烟和磨盘柿并称“易州三宝”,为清廷贡品。
然而不是所有的易砚都叫易水砚,易水砚由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独家注册和生产。
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独家注册和生产,易水砚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20余年,并被认定为易水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稳居中国十大名砚,获各类大奖上百项。易水砚巨型砚被人民大会堂、中华世纪坛、北京园博园、军事博物馆等国家机关、大型公共场所、重点大学、大型企业、著名风景旅游区等场所收藏,精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国总统和友人。
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继承和发展了易砚千百年来的传统工艺,并推陈出新,再创辉煌,独家拥有“易水砚”名牌商标。经过全体员工二十余年的奋斗拼搏,“易水砚”已成为中国易砚文化产业的杰出代表和当家品牌,已深入人心、举世公认。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更是以党建引领发展,党建引领非遗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易水砚党支部一直坚持党建引领,深入社区、乡村、学校开展非遗宣传传播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和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一、党建引领非遗传承,党建夯实非遗文化
非遗传承,古砚生辉。2020年12月,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党支部推动下主办的“易水砚非遗技艺提升培训”活动在易水砚大酒店2号会议厅举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
这次“易水砚非遗技艺提升培训”是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迎接脱贫攻坚战收官之际隆重开班的,是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给我们明确的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指示,此次活动的隆重开班,是易水砚将党支部建立在非遗文化上的重要转折点。为进一步传承保护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砚制作技艺的开创性举措。
易县是文化大县、千年古县、底蕴深厚、文化灿烂。有8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1400多年的建州置县史,300多处历史文化遗存,40处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级别与数量位居全市之首。其中,易水砚传承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河北文化形象名片。近年来,易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强化宣传引导,壮大人才队伍,积极组织开展非遗项目、传承人申报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且不断推进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兴县跨越。
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在支部建设与非遗文化结合上必将“弘扬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推动非遗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培育非遗项目,壮大非遗产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党建助推非遗旅游,党建激发非遗活力
2020年6月,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契机,经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文物赋彩全面小康;文旅融合复苏市场,服务雄安协同发展。”为主题的醉美保定•非遗文化研学之旅到达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京津冀区域旅行商、研学机构、媒体记者等一行50人参观考察。在易水砚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易水砚车间、易水砚博物馆、易水砚党建文化活动室、易水砚展厅、易水砚陶瓷厂等。对易水砚制作技艺及易水绞胎瓷制作技艺分别进行了亲身体验,大家对砚文化和绞胎瓷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大家对砚文化与陶瓷的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浓厚兴趣,为今后进一步推动非遗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在非公企业党建联合政策的推动下,易水砚以支部建在非遗文化上,以党建引领非遗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路径。旅游与非遗共融发展,既能把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的存量激活,丰富旅游供给,又能使中华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因此,党建文化对非遗文化的推动,努力实现旅游的新业态发展,是全面提升非遗品牌形象的关键。
从市场角度来看,以党建文化为抓手的非遗文化旅游正逐步从政府部门“输血”向自身“造血”发展,多产业非遗跨界融合发展也成为新时代趋势。在2020年底建设完成的易水砚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包含了集党建活动室、研发设计中心、研学体验中心、产品展览展示等于一体的功能,使公司在党建引领非遗推动下创新转型、产业升级、提质增效、节能减排、拉动经济、带动就业等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也为建设易县京南特色小镇旅游体验区献上一份厚礼。
党建助推的非遗文化,目前正在围绕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演艺、非遗文创等产品形态不断涌现,为党建文化激发的非遗新业态增添活力。
三、党建淬炼非遗技艺,党建凝聚非遗匠人
作为易砚唯一的国家级非遗(易水砚技艺)传承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易水砚党支部书记的邹洪利,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砚雕艺术家,中国文房四宝首届制砚艺术大师,中国易砚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2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曾为他和他的易水砚做过专题报道。
在支部书记邹洪利的带领下,易水砚一年一届的技艺提升大赛每年如期进行着。根据砚雕师傅基本情况设置赛程和培训内容:例如《非遗的传承与意义》《砚雕艺术发展趋势》《制砚的基础与规范》《雕刻技法与品鉴》等等,全面丰富,且有很强的针对性。聘请全国著名砚界专家和文化学者授课并评比。大赛活动每年成功举办是对砚雕师傅们技艺的提升,同时又把行业内匠人们凝聚在一起的盛会,是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一次大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党员应尽的义务,为光大易水砚非遗文化产业,邹洪利谋划筹建了占地1000亩、总投资26亿元的中华砚文化博览城项目,项目一期易县博物馆、易砚博物馆、易水文化产业一条街、易水砚文化主题接待中心(易水砚大酒店)、创业孵化基地、艺术家名苑已正式运营;二期项目集易水砚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文房四宝创作研发基地、文化艺术品及工艺美术品创作研发基地、产业工人村等。项目建成后将使易县成为中国实用艺术之都和中国文房四宝行业最大的产品交流集散地和人才产业聚集区,将易水砚为主的文化产业业态提升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国内外文房四宝和非遗行业的的窗口和亮点!从而带动当地整体经济和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
四、党建引领非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路上,易水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非遗传承”的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鼓励党员学习和宣传非遗文化,成为非遗文化阵地建设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弘扬者。同时时刻牢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爱心公益,助力扶贫,播洒爱心,扶危济困,回报社会。自2009年开始,公司支部每年都要对易县西部山区贫困村80岁以上老党员、孤寡老人以及贫困户进行慰问帮扶,先后到台底、长峪、碾子沟、下苇场等20多个山区贫困村,对80岁以上老党员、五保户、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孤儿进行慰问,送米面油、棉衣、毛毯、被褥和现金,保证他们生活衣食无忧。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当了解到该村合作社苹果销路存在困难时,特地邀请了两位林果专业技师为台底村林果项目进行专业辅导。
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党支部党员积极带头并组织公司全体人员捐款捐物驰援湖北武汉。并第一时间向易县人大常委会捐款5000元,公司腾出一座宾馆作为县委县政府设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医学隔离点无偿使用,并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还购买两万多元消毒液,防护口罩,米面油,牛奶,矿泉水,茶叶等,先后到梁各庄镇,易州镇,高村镇以及县城部分小区,高速口疫情防控防疫点等进行慰问,为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做出了贡献。
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党支部将继续保持将支部建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充分发挥党员引领作用,紧扣非遗文化的优势,下一步将计划以“党支部+砚雕师+贫困户”的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促进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引擎。并通过以“党员砚雕师亮身份”“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党支部+非遗研学+小学生”“党支部+非遗旅游+研学体验”的传承模式,组织党员砚雕师、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为师生开展“党建+非遗课堂”活动,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学助教、薪火相传,助力乡村振兴,引领文化旅游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