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选凉山州人大代表,到四川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有着近三十年“代表年龄”的耿福能数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扎根基层,深入山林乡村和田间地头,对话最基层的老百姓,把人民群众真正关心、关注的“难点、堵点”找出来,寻求解决方案,以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1.7万户8万多彝族百姓走上稳定脱贫奔小康的道路,助力凉山乡村振兴,履职期间,提交建议118条,共计18万多字,涵盖中医药发展、民生、健康等诸多领域。从2003年开始,耿福能代表先后提出贫困地区如何加大扶贫力度、增加彝区三房改造投入资金、在资源开发中保障当地居民收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和就业的相关建议。
耿福能代表也密切关注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他的建言和提案,涵盖了发展中医药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民族医药产业、中医药产业助力区域地区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将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凉山脱贫工作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带动凉山州脱贫。
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曾经脱贫任务最重的“三区三州”之一,四川省凉山州的脱贫攻坚事关全国脱贫攻坚的大局,全州17个县市有11个属于深度贫困县。
“很多年前,我去过一个村子。当我看到孩子冬天在雪地里跑,脚上冻得全是红色的血印子时,心里很难过,我的家乡还是那么贫穷,我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多挣一些钱,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耿福能向记者介绍说。
早在还是四川省人大代表的时候,耿福能就已经开始关注“扶贫问题”,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一年,他就指出“扶贫不要撒‘胡椒面’,表演式、慈善式、过程式扶贫解决不了问题。只有通过导入产业扶贫,授之以渔,才能实现精准扶贫,从而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作为好医生集团董事长,在医药行业数十年的实践,让耿福能找到了以中药材产业惠及更多当地群众的方式。在这个思路指引下,耿福能身体力行,为了凉山脱贫做出了实际的努力。
从1996年开始,耿福能就带领好医生集团坚持不懈地在大凉山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按照“提供良种、负责技术培训、种出来的药材实行保底价收购”的创新方式,推广种植中药材,最大限度降低种植户的风险。2014年,四川省工商联部署精准扶贫工作,耿福能主动选择了地图上最边远、最困难的几个村,他说:“试一试,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上忙。”就这样,他一点点撬动了大山深处绝对贫困的大石。
凉山州布拖县火灯村,地处海拔27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非常贫穷。耿福能带领好医生集团免费为当地群众提供中药附子良种,捐赠生产生活物资、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等。由于每亩附子收入是传统农作物的5倍以上,全村每年种植附子收入达100多万元,并在2020年全村以高质量脱贫摘帽,历史性地告别了延续千年的贫困历史。2021年,好医生集团规划布局中药材良种种植和精深加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把布拖县乐安镇的火灯村等打造为“万企兴万村”样板村,初战告捷。
经过二十年多的发展,好医生集团在凉山州9个县种植中药材面积达3万多亩,带动1.7万户8万多群众走上稳定脱贫奔小康的道路。好医生集团累计投入5亿多元。凉山州结束了长久以来贫困的面貌。
此外,耿福能还关注凉山群众的生活质量。彝区“三房”改造是国家为使高寒山区的贫困彝族农民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瓦板房、石板房、茅草房的历史,实现人畜分居、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举措。经过调研走访,耿福能建议将彝区“三房”改造的补助标准提高。这样农村居民自筹资金的数量不大,可以承担。多年的建议也换来了实质性的进展。2010年,凉山基本完成全年的“三房”改造任务,63万四川凉山彝区贫困群众告别“三房”搬进了新居。
不仅仅关心凉山百姓的“房子”,还关注百姓的“票子”。耿福能在履职期间,多次对“贫困地区资源利益分配”问题提出建议:由国家来制定分配机制,从资源开发的利益公正性来解决凉山的连片贫困问题,从立法角度让有资源地区的原住老百姓享有一定资源开发收益权,让资源开发收益在国家、投资者和原住居民之间进行分配,从而早日实现脱贫。
2013年3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以科技创新让中医药“走出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耿福能对中医药的发展尤其关注。近年来,耿福能提交的“中医药”相关建议就达到37件。
在2016年至2018年的全国人代会上,耿福能多次呼吁针对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垄断等问题应该加快立法,打破原料药垄断的体制机制;促进企业遵纪守法,保障中医药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让传统医药学更好的造福人类。此呼吁获得了不少医药代表的赞同,也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积极回应。
在2020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张伯礼、耿福能代表共同建议的“中医药文化要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医药文化基因植入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2021年全国两会,耿福能代表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中医药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议”,他提出:大力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建立药材追溯体系,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建立依据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研发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等等。
“要让科技创新为中医药‘走出去’打头阵。用现代科技的工具、思维逻辑,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传统中医药进行解读、创新,才能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疗效,在全世界擦亮中医药的金字招牌。”耿福能表示。
家国大爱心系民生
耿福能一直投身公益事业,帮助贫困群众,捐资助学。
在凉山州境内,耿福能先后投资兴办9家企业,向当地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667名员工来自贫困家庭。他投资的布拖附子饮片厂、西昌制药厂里,彝族员工分别占员工总数的90%和30%,员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008年“5.12”大地震,好医生在自身损失达2711万元的情况下,向灾区捐赠430余万元的救灾药品和物资;将绵阳生产基地二期厂房无偿提供给安县中学和秀水中学学生复课使用,无偿推迟企业建设投产;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好医生集团随即将价值70余万元的捐助物资送抵灾区;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好医生集团将急救药品、饮用水、营养补充剂等价值150余万元的物资送达灾区。好医生集团还投入上千万元在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设立“好医生奖学金”,奖励在科研创新方面表现优异的学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好医生集团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员工放弃春节假期逆行返厂复工复产,24小时不间断生产药品和防疫物资支援疫情防控,先后对武汉抗疫一线和全国各地抗疫一线捐款捐物累计超过2000余万元。
作为人大代表履职三十年来,耿福能看到了发展中医药产业对地区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
如今,在凉山州布拖县火灯,种植大户马查力尔修建了漂亮的独楼小院,还养了50多只羊,3头牛,1匹马,从村里长期的贫困户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这是耿福能带领好医生集团,多年以中医药产业链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后,凉山呈现出来的新生活,新面貌。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现在村里年轻人也不用出远门打工,在家门口都可以把钱挣到,也有钱送孩子去读书了。”耿福能向记者讲述了现在凉山山村里的最新情况。
如今再也不会有穿不起鞋的孩子在雪地里跑,作为人大代表履职三十年,凉山的变化让耿福能深感欣慰,他表示,还将带领好医生集团,继续为民生,为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不懈努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