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分,沁县的田野金光闪闪,谷穗欢腾摇曳,每一粒沁州黄小米都闪烁着丰收的笑意,唱响欢乐的农歌。
色泽金黄透亮,形如珍珠般圆润;熬制为小米粥,口感绵润,香气扑鼻。
这被唤作“金珠子”的小小米粒,便是有清康熙皇帝赐名“沁州黄”的沁县地方特产——沁州黄小米。
9月28日,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沁州黄小米大会于9月28日在山西省长治市沁县拉开帷幕。大会以“突出品牌引领,推进质量兴农”为主题,旨在助力“特优”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以农业丰收促进农民增收。
“金珠”不换沁州黄
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沁县,古为沁州,位于太行之巅、海河西源,地处世界杂粮生长黄金带。当地独具特色的红褐土壤、优质纯净的天然水源,孕育了沁州黄小米。沁州黄不仅形体金黄,味道香美,而且营养丰富,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它所含的脂肪量、蛋白质、可溶性糖类的含量,都高于普通小米。
追溯历史长河,沁州黄小米自清朝康熙年间便享有“皇家贡米”的美誉。从“糙谷米”到“沁州黄”,如今,这份历史的厚重与荣耀,正化作推动沁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沁县构建起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沁州黄小米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体系。目前沁县沁州黄小米的播种面积达10万亩,集中连片的千亩有机种植示范基地10个。
蹚出“特优”新路径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产业。
位列中国四大名米之首的沁州黄,是山西“物产丰饶、小杂粮王国”的代表性农作物,浓缩了山水的馈赠,也凝结着农人的匠心。
沁县县委书记司慧军在致辞中表示,沁县持续深耕农业“特”“优”战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质量兴农,做特做优沁州黄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探索挖掘“沁州黄”小米生产力。
为解决产量低下、品种老旧等问题,近年沁县人坚持科研攻关,积极与高等院校、专业科研单位合作,研制出多个实验品种,实现了“小米下山”大面积高产种植。同时,通过推广“有机旱作”的科学种田方式,实现了秋雨冬雪兼用、春雨全用,有效解决了出苗难、保苗难的瓶颈问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此外,现代农业诚然离不开市场化经营。沁县各家企业相继建立轮作倒茬、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标准,在管理方面实行统一规划地块儿、统一品种、统一供肥、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收购“五个统一”,把农民的活动统一到企业行动上,实现从源头追溯产品质量。
在“新品种改良培育、有机旱作、市场化经营”这一套富含现代要素的“组合拳”加持下,当地已培育从事沁州黄产业的县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为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数字要素助力擦亮金字招牌
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
活动期间,“沁州黄小米品牌影响力指数”发布。该指数聚焦沁县黄小米产业发展特点,从品牌引领力、品牌传播力和品牌关注度三大维度展开,综合评价沁州黄小米品牌建设和传播成效,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指数农林现货部副总监季超
新华指数农林现货部副总监季超介绍,从总指数运行来看,2024年三季度,沁州黄小米品牌影响力指数报148.32点,较基期上涨48.32%,这显示过去两年多来沁州黄小米品牌建设工作持续深入,成效十分显著,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已成为引领沁州黄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从三个分项指标来看,品牌引领力较2022年初上涨25.93%,品牌传播力分项指标涨幅最大,达到了195.95点,品牌关注度分项指标也呈稳步上行态势。
未来,指数也将继续为沁州黄小米品牌建设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服务山西农业“特”“优”发展战略。
金色的田野上,沁州黄小米的故事未完待续。
那一粒粒“金珠”,正化身山西农业的金色名片,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