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第二十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2023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大会暨优秀案例发布”活动在京举办。本届论坛以“数字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指导,《中国企业报》集团、《互联网周刊》主办,《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中企报数字经济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百度指数提供智库支持。
会上,发布了“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十佳、优秀案例”,并进行了“2024年度全国企业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启动仪式。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国家信息中心原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创始理事长,《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特邀院长杜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姜奇平;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豪;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副书记邵红亚;工信智库专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省首席信息官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核成;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孙道军;《中国企业报》集团社长、董事长,《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吴昀国;中国企业联合会智慧企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彬;《互联网周刊》联合创始人高邦仁;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总经理王子宗;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尚明;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改革专家组组长连海毅;诚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腾;浙江省首席信息官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泽胜以及中国银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广东电网公司、兴业银行、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厦门国贸集团等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企业报》集团副社长、副总裁,《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祝义主持本次会议。
顺势而为,抢占数字化发展制高点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
朱宏任在致辞时表示,数字化是促进新时期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推进器。数字化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运作方式,促进了不同组织间的协同整合,成为经济体系创新的主要方向。
朱宏任认为,数字化的效果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数字技术发展,推进数字化进程;二是加快数据要素开发,深化数字化应用;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字化能力。
“在新时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征程上,数字化与高端化、绿色化并重,成为发展的重要特征。其核心就是实现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绿色低碳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这方面,我国具备有利条件,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只要顺势而为,就一定能抢占新时代全球工业发展的战略先机。”朱宏任称,“对于广大企业而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一轮数字化浪潮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今天的数字化转型是在全新探索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发展模式和新竞争优势,是关系到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变革。广大企业要抓住这个机会窗口,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对于企业内部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朱宏任认为当前有四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把握管理变革方向;二是把握业务模式创新;三是把握数字人才培养;四是把握弘扬企业家精神。
担起使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周刊》联合创始人高邦仁
高邦仁在致辞时表示,《互联网周刊》自1998年创刊起,便始终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时代的脚步成长至今,完整见证和记录了这一独特的创新时代的风云变幻、潮起潮落。
伴随着25年的发展,《互联网周刊》已将打造智库作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观察数字经济实践,汇聚专家观点,提炼发展规律,解析行业新业态,服务决策咨询,挖掘和传达使命,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为此,我们也与《中国企业报》集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合作。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如火如荼,数字化时代下的人工智能发展将直面多样化、智能化趋势,应用范围也将变得更加广泛,但是作为工具,其本质上都是为人类、为企业不变的需求提供服务。对于智库而言,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既是助力改造提升产业的重要手段,也是连接各行业融合、经营有关产业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构建有关体系和建设现代文化企业相融共生的重要支点。
作为信息时代的助力机构,如何利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机会提升服务能力?对此,我们提出了“挖掘和传达客户的使命”的宗旨,着力持续推进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向纵深发展,提升核心服务价值或能力,围绕“使命+业务”的创新逻辑,加强与各类合作伙伴的战略协同,从最根本的地方入手,切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未来,《互联网周刊》将继续高歌奋进,不断赋能核心业务,不断重塑发展战略,全力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链,塑造“基于需求、超越需求”的新能力,向着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方向,促进时代变革,为大家提供更本质的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姜奇平
姜奇平在作题为《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新角色》的主旨演讲时表示,数字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即宏观的影响和微观的影响。其中,宏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改变“三驾马车”的动力系统。其一,数字经济影响国民经济的奇点:从+到X;其二,数字经济改变“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催生“生产要素供给新方式”。微观的影响则是数据要素X对数字化企业的影响,即数字经济的微观新角色。其一,乘的本质是投资替代:利用合法的“印钞机”进行保值增值;其二,乘的方法是抓住资产“复用”,向生态要增量;其三,乘时代企业数字化的新使命:转变生产要素供给方式。
权威发布,为企业提供科学指引
国家信息中心原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创始理事长,《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特邀院长杜平
在主题报告发布环节,杜平发布了《2023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杜平指出,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为了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的优秀实践,我们深入调研、精心撰写了这份报告,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份全面、客观、前瞻性的参考。
杜平指出,在报告撰写过程中,精心设置了案例征集标准,案例设置分为数字化建设类和数字化服务类,每类都设定了详细的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遵循明确的征集评审规则,通过公开征集、专家组初审、专家委员会正式评审等环节,确保评判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经过严谨的评审流程,根据各项指标的得分和权重,评选出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优秀案例,期待这些案例能够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更多企业提供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并引领数字化变革,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持续投入和不断创新的长期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是,正如报告中所展示的众多成功案例所表明的那样,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巨大机遇,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变化,为大家提供更加及时、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杜平称。
《中国企业报》集团副社长、副总裁,《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祝义
李祝义在主持时表示,在2024年新春元旦来临之际,我们温馨相聚北京,共同回顾企业数字化的得失,展望企业数字化的新趋势新挑战,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由高速度转变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形态。
数字经济的核心就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我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数字经济或许为我们提供了加速领先的难得契机,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快推进数实融合,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
产业数字化正是今天会议以及优秀案例遴选发布活动的宗旨与初心。本次会议得到了众多领导、专家和企业家朋友的大力支持,希望今天通过参会嘉宾的思想碰撞和智慧交锋为诸位带来新的思路和灵感。
分享经验,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总经理王子宗
在企业主题分享环节,王子宗作了题为《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报告。他表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肩负着保障我国成品油供给和产业链安全等重要职责,业务范围覆盖油气和新能源、炼油和销售、化工和材料、资本和金融等领域,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子宗介绍,目前,中国石化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面临着新能源替代、降碳减排、安全环保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竞争力。对此,中国石化做了五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石化工业数字化转型管理新体系;二是以数智网联平台为载体,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新能力;三是以高效运营为发力点,打造集团一体化协同优化和风险管控新模式;四是以石化智造为着力点,打造全产业链智能生产运营和转型升级新标杆;五是以专业化电商平台为切入点,打造石化数字服务贸易新业态。
“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目前,中国石化信息化整体水平持续位列央企信息化水平排名第一阵营前列,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数据治理等多项成果得到国资委、发改委、应急管理部、工信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的肯定。近三年获得国家部委奖50余项,10余家下属企业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王子宗称。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客户部副总经理尚明
尚明从架构设计、体系搭建、组织保障三个层面,结合民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对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路径进行了探讨。
尚明认为,在架构设计方面,2021年,民生银行明确了打造敏捷高效、体验极致、价值成长的数字化银行的目标,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全行数字化重大事项的决策部署。在体系搭建方面,民生银行已组建专班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主动授信、智能决策体系,推出了契合小微客户特点的民生惠系列产品,结合农业大数据创新推出了农贷通、棉农贷等惠农信贷产品,支持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创新企业成长数据发布了面向“专精特新”科创企业的线上化纯信用贷产品e创e贷,大数据分析对于民生金融服务的助力作用日益明显。在组织保障方面,民生银行加大外部引进与强化培养并重,在持续引进高素质数字化人才的同时,建立了面向全行干部员工的数字化领导能力、数字化专业能力、数字化通识能力的分层培训体系,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智力基础。经过不懈的努力,以科技为载体,跨部门的协同,敏捷创新,持续迭代,成为了民生银行的工作常态,员工数据思维和数字素养得到了普遍提升,数字化转型组织保障工作成效显著。
深度对话,企业数字化回顾与前瞻
在对话环节,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改革专家组组长连海毅、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毕业成、深圳地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技术部副总经理姚伊娜、圣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秀江、广东省智库-暨南大学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文刚围绕“企业数字化的回顾、前瞻与挑战”的主题进行交流。孙道军主持对话。
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改革专家组组长连海毅
连海毅表示,扎实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作为国有企业,浙江国贸更多地是站在微观层面思考如何去实现和落实这样的工作。目前,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行得十分深入,下一步如何在面对市场的挑战时调整自己,并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并推动行业转型,需要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提升集团总部的管控水平,加强对成员公司的统一推动;二是在具体的业务领域积极调动分(子)公司的积极性,让一线业务能够体会到数字化带来的作用并积极实践。
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毕业成
毕业成表示,目前宁德核电已经树立了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愿景,并在流程体系、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数字化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成效。以流程体系为例,目前,宁德核电设置了四级体系流程,通过数据中台可将四级体系流程中产生的1000多个流程全部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中,并同时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以打破传统的由处到科再到班组的结构模式,让业务流程更加流畅,效率更加提升。
深圳地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技术部副总经理姚伊娜
姚伊娜表示,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无论是从行业趋势还是企业自身都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企业来说,非常有动力去做向管理要效益这件事。近两年来,深铁置业基于整个公司的大运营管理体系理念,搭建了数字化大运营管理平台,以此实现打碎管理的颗粒度,达到层层穿透的目的。从今年开始,深铁置业从高层决策会议、月度经营分析会到党委扩大会等均采用了数字化经营分析大屏进行线上讨论,线上决策,让数据可以层层穿透到业务,打通了管理端和业务端的通道,推动了数智化管理的转型提升。
圣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秀江
赵秀江表示,圣奥科技自2017年起便提出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并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实践:2018—2022年为第一阶段,公司采取了数字化的“1+N战略”,由于初期技术比较薄弱,企业通过实施ERP系统初步实现了业财一体;从2023年开始为第二阶段,公司实现了数字化战略的升级,采取双中台战略,并引进了全球领先的低代码平台,公司的所有业务和管理类系统均进行了数字化赋能。
广东省智库-暨南大学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文刚
卢文刚表示,作为高校研究机构,暨南大学大数据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十分关注实务部门的动态创新。目前,暨南大学申报了三个校企合作的案例,均是有意识地做了不同角度的选择,由小切口入手进行梳理,并进行智慧化赋能。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孙道军
孙道军表示,当前,“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但是,由于数字世界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事情都变得复杂,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测的特征。因此,认知水平的提升将成为整个新兴技术采纳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快,必然建立在行业整体认知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
中国企业联合会智慧企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文彬
会上,张文彬发布了“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十佳、优秀案例”。张文彬表示,自今年2月起,本次活动主办方正式启动了“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征集工作,此次案例征集得到了广大企业的积极响应,在征集期内主办方共获得了包括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徐工集团、浙江国贸集团、广东电网、五粮液等众多央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案例申报的数量远超预期。
案例征集工作结束后,主办方邀请了中国信通院、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家组成案例评审组,对案例进行了专业评审。评审组根据案例的创新性、实用性、推广价值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评价和打分,确保每个案例得到了客观公正的评分,最终确定了“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发展十佳行业应用示范案例”、95家“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55家“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服务优秀案例”。这些案例企业在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方面表现卓越,不仅展示了数字化技术的巨大潜力,也凸显了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和提升企业应用管理效率等方面的最新实践,希望这些案例企业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为更多正在或即将开始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供宝贵的借鉴启示。
“我代表评审专家组向所有参与案例征集的企业和案例评审专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没有你们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我们无法完成这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同时我也谨代表主办方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对这项工作的鼎力支持,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上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创美好未来。”张文彬说道。
工信智库专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省首席信息官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核成
王核成对“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十佳、优秀案例”进行了解读。王核成表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反映出六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数字化创新驱动。每个案例都体现了数字化技术在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中的核心作用。无论是云边协同、企业级架构、供应链数字化,还是人力资源数字化,都是基于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进行的创新实践。第二,业务转型与升级。案例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推动业务的转型和升级。第三,数据要素的核心地位。在多个案例中,数据都被视为关键的生产要素。通过激活和利用数据,企业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运营、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更有价值的创新。第四,用户体验与服务优化。很多案例都提到了如何提升用户体验,优化服务流程,用户需求和体验成为了企业竞争的关键。第五,系统性与整体性。数字化实践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视角出发,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布局。第六,行业引领与示范效应。转型经验产生了很好的指导意义,不仅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也对同行业起到了引领和示范效益。
会上还进行了“2024年度全国企业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启动仪式。
《中国企业报》集团社长、董事长,《中国企业报》集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吴昀国
吴昀国在致闭幕词时表示,“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是中国企业进入“十四五”以来的两大发力端,对此,《中国企业报》在日常的市场观察和新闻采访中感受特别深刻,并进行持续的关注。正是基于对中国企业发展趋势的洞察,《中国企业报》联合《互联网周刊》等业内权威媒体,将“数字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两大发展主题,将行业领导、业内专家和知名企业家三大动力保障,将政策、观点、现象和案例四大评议焦点,做了融合式、专业化、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为扩大本次会议成果,更好地发挥智库作用,更有效地助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我们拟将成立“中企数字智库”。在此邀请各位企业家、专家和领导,支持、参与智库的建设,共同搭建数字经济交流平台,发掘提升数据价值,为企业赋能。
附:
《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发展十佳行业应用示范案例》《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建设优秀案例》《2023全国企业数字化服务优秀案例》入选名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