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贾欣然 文/图)刚刚进入2023年,家居行业就传来重磅消息:红星美凯龙要“卖身”了。
1月8日,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股份)宣布,公司正在筹划通过现金方式协议收购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美凯龙)不超过3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建发股份可能成为红星美凯龙的控股股东。
被誉为“家居第一股”的红星美凯龙曾一度风光无限,而近几年却陷入债务危机,此次又要“卖身”续命,这不禁让人好奇,一代国内家居卖场老大为何会落得如此境遇?
未来红星美凯龙面临的挑战依然较大。
从风光到落寞
春节刚过,本该火热复工的红星美凯龙却是一派冷清的场面。在红星美凯龙北京西四环店,中国商报记者看到卖场里的顾客很少,只有导购在店里闲坐。
“去年11月的时候人更少,大家都不出门,我们还闭店了一段时间,现在情况算好点的了。”一位商家导购告诉记者,相比于现在客流下降的情景,年前的情况更为糟糕。
“疫情严重那会儿就有很多商铺撤租了,你看现在还有好多空着的呢。”导购给记者指了指远处空着的租位。
退租的商户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消费者小刘向记者抱怨,几年前她在红星美凯龙西四环店的一家商户订购了门窗,最近想找商家咨询点问题,结果找半天也找不到原来的店铺,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早就搬走了。“当初留下的维修电话也找不到了,这以后有问题该找谁呢?”
对此,记者询问了西四环店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已经撤场的商家可以提供联系方式,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而对于收购事项,工作人员表示未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影响。
商户退租的情况时有发生
事实上,红星美凯龙也曾有过辉煌时刻。
2015年,红星美凯龙在香港挂牌上市,2018年又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家居行业第一家同时拥有“A股+H股”的上市公司。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零售行业遭遇冲击。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百强整体销售在2020年首次实现负增长,但红星美凯龙仍以1080.19亿元的销售规模牢牢坐稳国内家居卖场老大的位置。2021年,红星美凯龙毛利率有所下滑,但依旧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年红星美凯龙零售额占家居连锁商场份额的比重达到17.5%,持续位居第一,市场份额几乎是第二名至第五名的总和。
但好景不长,一度风光无限的红星美凯龙开始走下坡路。
据悉,红星美凯龙采取的是“包租婆”式的卖场平台模式,即通过商场租赁收取租金和物业费。受房地产行业及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商场拓展进程有所放缓,不少无力维持的商户选择了退租。
一方面,商户纷纷闹着退租;另一方面,红星美凯龙还在关店止损。从2020年起,红星美凯龙就已经走上闭店的道路。截至2022年前三季度,红星美凯龙关闭了7家商场,分别包括1家“自营商场”和6家“委管商场”。然而,这一系列举措依旧没能挽救其利润下滑的窘境。
红星美凯龙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过去三年公司在运营上配合国家疫情管控,东北、华北、上海市场有一定影响。2019年至2021年,红星美凯龙实现营收分别为164.69亿元、142.36亿元、155.1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4.80亿元、17.31亿元、20.47亿元,而到2022年则进一步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最新发布的业绩预警公告,预计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77亿至8.12亿元,同比减少60.3%至66.9%。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03亿至7.24亿元,同比减少56.4%至63.6%。
陷入困境艰难自救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
在创业的30余年里,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构建了庞大的家居商业帝国,完成了从“小木匠”到家居业大佬的身份转变,带领红星美凯龙一度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开店数量最多的大型商业购物中心运营商。
然而,随着地产业务的快速扩张,红星美凯龙也陷入到高负债的资金困境中。
一直以来,红星美凯龙采用的是重金拿地加收租的土地开发自持重资产模式,这种模式成本更高、投资回收期更长,在行业不景气时弊端明显。为了自救,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尝试让红星美凯龙转型,开始探索 “轻资产、重运营、降杠杆”的新路。
自2021年以来,车建新持续出售旗下的资产。2021年7月,红星控股以40亿元的价格将红星地产70%股权售予远洋集团;2021年10月,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将子公司上海美凯龙物业管理服务80%股权售予旭辉永升服务,现金代价6.96亿元;2022年9月,红星美凯龙甚至将位于上海的总部大楼抵押给银行,贷出资金用于公司的日常经营周转。
同时,红星美凯龙还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步伐,聚焦新零售模式,深耕家装业务。2018年,红星美凯龙牵手腾讯共建“IMP全球家居智慧营销平台”,同时在京东开设了官方旗舰店。2019年,红星美凯龙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借助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的先进经营理念与技术能力,进一步推动公司的泛家居消费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然而在巨大的偿债压力面前,这些动作的效果并不明显,红星美凯龙的债务问题愈发凸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336.35亿元,负债合计759.7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6.85%。账上的货币资金为57.38亿元,而短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合计96.17亿元。现有资金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公司存在短期偿债压力。
未来何去何从
债务压力加大,资金困境难解。站在命运“十字路口”的红星美凯龙最终选择转让股权,引入国资接盘。
1月8日,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股份)宣布,公司正在筹划通过现金方式协议收购红星控股持有的美凯龙不超过3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建发股份可能会成为美凯龙的控股股东。1月9日,建发股份触及跌停,而红星美凯龙的涨幅一度最高接近30%。针对投资者担忧的负债问题,1月11日,建发股份证券部紧急回应称,入股红星美凯龙对地产业以及供应链业务中的消费品供应链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但不会将美凯龙的所有债务都接过来。
据天眼查透露,建发集团持有建发股份的45.13%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建发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是厦门市国资委。
“国企股份进来之后会在资金上给予很大的支持,帮助其缓解债务压力,这也是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在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官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项举措。”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表示。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也有意通过债转股的方式获取红星美凯龙的股份。1月18日及1月19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第一期)的唯一持有人,以可交债换股的方式将其持有的部分本期债券合计转换为红星美凯龙248,219,904股A股股份。转换完成后,阿里巴巴持有的股份约占红星美凯龙总股本的5.7%。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建发股份和阿里巴巴的介入可以暂时帮助红星美凯龙减轻眼前的压力,但随着近几年家居消费需求的逐渐减弱,传统家居卖场的商业模式受到冲击。对于红星美凯龙而言,未来仍然面临艰巨挑战。
“目前竞争对手都在转型升级,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涌现,业内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果红星美凯龙不能保持领先地位,那么影响力和业绩都会受到冲击。”赖阳表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