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消费电子市场结构性回暖 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大增

2024-03-04 14:35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消费电子市场结构性回暖 多家上市公司业绩大增

历经近两年的“寒冬”后,消费电子市场正显现复苏信号。近日,A股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发布业绩快报,宣告2023年度业绩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且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主业增长。

  2月29日,受访的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供应链持续调整库存,消费电子行业迎来结构性回暖。未来,随着市场需求进一步恢复,叠加AI、MR/VR等技术创新的赋能,消费电子行业有望延续复苏趋势,进一步反弹。

  多家公司业绩大增

  自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集成电路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以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市场也持续下滑。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行业阶段性拐点开始出现,不少产业链上下游上市公司积极把握机遇,在2023年度仍实现了较好的业绩增长。

  2月26日,主营电源管理IC的芯片设计公司力芯微发布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87亿元,同比上涨15.60%;实现归母净利润2.0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36.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上涨37.92%。作为消费电子市场主要的电源管理芯片供应商之一,力芯微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就包括国际国内消费电子市场结构性回暖,主要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进一步提升。

  同一天,艾为电子也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收25.31亿元,同比增长21.13%;实现归母净利润5157.56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艾为电子的主要产品为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和信号链芯片等,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AIoT、工业、汽车领域。公司指出,2023年下半年,随着消费电子等终端市场需求逐步复苏及客户库存结构逐步优化,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

  还有不少芯片设计企业2023年度业绩实现大幅增长。如唯捷创芯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95.93%;峰岹科技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23.13%;炬芯科技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505.86万元,同比增长21.04%。

  事实上,上游的部分封测企业更早之前就已感受到市场回暖。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企业汇成股份2月24日发布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2.38亿元,同比增长31.78%;实现归母净利润1.96亿元,较上年公司增长10.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3.25%。公司称,随着消费电子等终端市场需求逐步修复,公司订单趋势回暖,整体经营情况自2023年第二季度起显著改善,营业收入及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提升。

  一些下游的手机厂商也迎来业绩增长。2月22日,传音控股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23.92亿元,同比增长33.90%;归母净利润55.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55%。

  持续创新化“寒”为“暖”

  从诸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快报来看,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恢复是带动业绩上涨的普遍原因之一,但通过科技创新来向市场推出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拓展产品矩阵,也成为不少公司穿越“寒冬”的“利器”。

  主营智能音视频SoC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的恒玄科技2023年度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46.57%、136.93%。公司在分析业绩增长原因时指出,一方面,随着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回暖,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行业恢复成长,公司下游客户对芯片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公司基于12nm FinFET工艺研发的新一代BES2700系列可穿戴主控芯片广泛应用于TWS耳机、智能手表等终端产品,推动公司营收达到成立以来的新高度。

  同样因为新品放量带动业绩增长的还有唯捷创芯。2023年度,在下游消费电子景气度低迷的背景下,公司不断拓展产品矩阵,“新产品高集成度模组L-PAMiD凭借其卓越的性能,迅速实现了市场突破和销售增长,目前已导入国内多家品牌手机客户,实现了大规模量产出货,带动了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长。”

  主要从事模拟与嵌入式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的南芯科技在2023年上半年推出了高度集成化的ACDC芯片,并导入多家品牌手机厂商。随着终端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不断拓展产品矩阵,增加客户粘性,2023年度其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7.8亿元,同比增长了36.8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61亿元,同比增长6.15%。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消费电子周期从本质来看,驱动新一轮周期的核心是创新。面对需求饱和、出货量下滑等产业困境,供应链上下游唯有通过不断创新来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应用场景,才能不断丰富消费者选择和挖掘更多产业机遇,从而迈向价值链高端,实现稳定的业绩增长。

  此外,《经济参考报》记者还注意到,公募基金2023年也一直在持续对电子板块进行加仓布局。中信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和北向资金持续超配电子行业,配置比例、超配比例均处于过去五年历史高位,持续的资金流入使得电子行业成为2023年四季度科技产业中唯一录得增长的板块。

  景气度有望继续上升

  从众多机构以及行业专家来看,在AI、VR等技术创新的赋能下,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将延续复苏趋势,迎来景气度上升周期。

  国开证券分析师邓垚表示,展望2024年全年,一方面,随着库存回归合理水位,消费电子行业基本面将迎来逐步改善;另一方面,传统终端在AI赋能下,有望催生更多新需求;同时MR作为新型终端产品,亦将有望在苹果等品牌引领下,推动消费电子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事实上,AI广泛应用时代已经到来。今年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企业密集下场,挖掘AI与硬件融合的巨大市场潜力。2月20日,OPPO举办AI战略发布会,宣布将正式进入AI手机时代,并公布AI手机新成果。魅族、小米、联想集团等主流硬件厂商也在持续落地“All in AI”计划。

  AI技术加持的手机、电脑等将拉开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这也为存量市场的PC和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带来了新增长曲线。民生证券团队认为,AI+PC浪潮将改变电子产业的增长曲线,PC、手机、AIOT、MR、汽车电子等硬件终端,未来都有重估值的潜力。

  Gartner日前预测,到2024年底,内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个人电脑和内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2900万台增加到2.95亿台。

  欣旺达此前接受机构调研时也表示,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以及AI、MR在手机、笔记本上的应用,预计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会有所增长。

  MR方面,东北证券研报认为,Vision Pro体验超预期,消费电子行业将开启新的成长大周期。消费电子产品迭代较快,成本下降迅速,未来随着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内容生态持续完善,MR行业将迎来“iPhone”时刻,相关产业链企业将广泛受益。

点赞()
上一条:多家公司澄清Sora布局 监管层紧盯“蹭概念”2024-03-04
下一条:2024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或开启上升周期2024-03-04

相关稿件

上市公司争晒前4个月经营成绩单 消费板块是亮点 2023-05-22
消费市场景气度高企 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 2024-01-23
文旅餐饮市场火热 上市公司业绩强势修复 2023-10-31
多家电力上市公司业绩大幅预增 2024-01-23
锂电池产业链业绩大增 多家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2021-09-01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