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提升制度包容性 并购重组政策料加码

2024-03-25 15:05 来源:中国证券报 次阅读
 
提升制度包容性 并购重组政策料加码

  并购重组正在成为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的重要路径。截至3月24日,今年已有76家公司更新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情况,远超去年同期27家水平。

  据悉,监管部门将提高对重组估值的包容性,支持交易双方在市场化协商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交易作价等,更多支持并购重组的市场化举措有望加码。

  市场人士预期,在IPO节奏放缓背景下,并购重组制度包容性将进一步提升。未来,A股并购重组市场有望接过资本市场提质增效“接力棒”,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主渠道作用,提振市场活力,助力提升A股投资价值。

  产业并购渐成主流

  眼下,收购与上市公司能够产生业务协同效益的标的资产已成为市场共识,产业并购逐渐成为并购市场的主流。

  从披露方案来看,披露横向整合、垂直整合、行业整合占比较多。跨界并购、买壳上市监管趋严,尤其是买壳上市被否情况不时出现。

  “这意味着上市公司深耕产业链上下游,围绕主业开展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逻辑特征正逐步确立,盲目跨界情况不断得到修正,市场对并购重组的认识更为成熟。”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说。

  从具体产业看,今年以来,国内医药产业并购热潮掀起。例如,迈瑞医疗以66.5亿元的价格收购科创板电生理第一股惠泰医疗24.61%的股份,实现对其控制权,成为科创板首单“A收A”;再如,北陆药业公告,拟收购承德天原药业有限公司80%的股权,获得目标公司在中成药领域拥有的多款优势产品,对公司现有的产品管线形成有力补充。此外,A股市场上,还涌现出新天药业拟收购汇伦医药等一批医药类产业并购典型案例,拉动市场迎来一轮并购重组小高潮。

  “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并购重组,可补足公司产业链、延伸上下游产业,不断促进主营业务与新兴科学技术手段、业务模式、应用场景等的融合,促进业务转型升级,拓宽业务‘护城河’。”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称,未来上市公司将更加重视潜在的标的公司与自身业务的协同效应,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创造更大价值、提升竞争力。

  科创企业并购重组升温

  结合近期并购重组案例来看,符合国家战略、鼓励科技创新的产业并购,成为并购主旋律,正在为并购重组市场注入活力。

  例如,亚信安全1月17日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预案,拟收购亚信科技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后,亚信安全将成为亚信科技的控股股东。亚信安全表示,此举将进一步提升“云网安”融合能力,实现产品线的延伸及增强,提升公司整体解决方案实力。再如,普源精电1月8日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拟收购耐数电子逾67%股权。

  这些案例成为科技创新企业并购重组不断升温的生动写照。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说,硬科技领域具有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成为企业寻求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方向。

  在市场人士看来,并购重组是科创公司加快技术突破、优化资源配置、赋能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式。未来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将成为产业并购的重点。

  沙利文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周明子认为,随着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企业之间技术合并和扩大体量的需求日益增强,未来相关赛道会成为并购高发领域。

  “展望2024年,科技、媒体和通信(TMT)行业的并购交易市场较为乐观。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的进步、相对稳定的利率走势、私募股权投资机构(PE)创新高的待投资金量以及交易需求的不断增长,都预示着2024年TMT并购活动将增加。”普华永道表示。

  政策支持有望加码

  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离不开政策护航引领。据悉,监管部门将提高对重组估值的包容性,支持交易双方在市场化协商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交易作价等,更多支持并购重组的市场化举措有望加码。

  一方面,提高对重组估值的包容性,引导交易各方在市场化协商基础上合理确定交易作价。

  中联资产评估集团董事长范树奎表示,上市公司重组股票定价与交易标的价格之间缺乏一致的对价基础,缺少市场化的定价交易案例。“建议进一步优化股票发行定价机制,鼓励发挥资产评估机构等专业机构的价值尺度功能,构建基于市场内在价值的上市公司估值体系和发行定价标准。”范树奎说。

  有创投人士表示,长期以来,轻资产、高科技项目在并购时估值受限,严重挫伤了并购参与方的热情。提升制度包容性,在市场化协商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交易作价,有助于提升科技型企业的并购积极性。

  另一方面,研究对头部大市值公司重组实施“快速审核”,进一步优化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在各产业链占据优势地位且现金储备丰厚的央企上市公司,既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又有通过并购提升核心功能、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观诉求,有望成为“快速审核”机制落地的核心受益者。市场期待后续进一步放宽“小额快速”审核机制的适用门槛,推动小额并购案例更多涌现。(本报记者 昝秀丽)

点赞()
上一条:提升制度包容性 并购重组政策料加码2024-03-25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稿件

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 并购重组等制度将加快调整 2024-03-12
中国社科院调研:包容性营商环境建设公众满意度高 2022-04-12
上市公司要敢于善于并购 2022-08-10
政策利好频现 并购重组步入活跃期 2023-09-07
并购重组升温 科技型企业迎政策利好 2023-10-31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