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因此,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并强调“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悠久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儒家经典《周礼》记载,“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一曰慈幼”指我们要对幼儿慈祥有爱,要给予幼儿良好的养育、托育服务;“二曰养老”指我们对老年人要安养,要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三曰振穷”指要扶贫振兴;“四曰恤贫”指我们要对生活困难的人进行抚恤;“五曰宽疾”指我们要为患病的人提供医疗服务;“六曰安富”指要让生活富余的人安定。可以看出,《周礼》中的这些理念同样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到2035年,要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要牢牢把握一些重大原则,比如,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高品质的生活就是人民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
民生系着民心,是党执政之本、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源,是最大的政治。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增进民生福祉,在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继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根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李军鹏《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讲稿摘编整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