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生活什么样?每个人感受不一样。“好日子让人不忍变老!”这是山东省高青县雍翠园小区居民张道安老人的感慨。
老人早年先后做过蔬菜、鱼虾、百货生意。前些年,吃穿早已不是问题,还把两个孩子送进了大学校门。此后,他告别老旧平房,搬进宽敞楼房。如今,他每天保持着两样习惯,到附近生态园健步走,再就是琢磨书法。他在书房门口挂了三个字:“知乐斋”,以表心志。
今天,人们从切身感受中表述生活的变化,千言万语最后都指向一个方向:小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领导人民经历持续奋斗,从物质基础到公共服务,从文化生活到精神面貌,让中华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康”这两个古老的汉字在神州大地上写出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新篇章。
从“解决温饱”到“衣食无忧”
——物质基础让民生改善更加稳固
温饱曾经是我们的追求。“人人俱饱暖”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目标。蓦然回首,“温饱”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建成全面小康,消费升级正在成为新课题。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从消费结构来看,温饱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衣食无忧的生活获得有力保障。恩格尔系数连年下降,按照联合国基于恩格尔系数的生活水平划分,我国已进入到富足的区间。人均衣着类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也持续下降。这些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已经超过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水准。
从消费满足层次看,在生存型消费得到全面保障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把收入用于发展型消费。家电、小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普通家庭,人均住房面积持续提高,物质消费远远超过小康标准。人们用于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增速持续提高。
“买买买”成为经久不息的热门话题之一。电商购物节是这些年兴起的“新节日”。刚刚过去的“6·18”电商购物节再度展现了国内消费的活力。京东平台“6·18”购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超3438亿元,创下新纪录;苏宁易购“6·18”开局1小时,全屋家装、智能家居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35%……
“买买买”背后是居民收入的增加。增加农民收入在很长一个时期,都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新世纪以来,中央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收入虽然有波动,但始终是一条向上的曲线。这条曲线让人们感受到了幸福感,也体会到了“小康的滋味”。
支撑“买买买”的当然还有物质基础条件的改善。快递物流的发展就是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变化。在过去的30多年里,快递服务从无到有,业务规模连创新高,快递业务量从1988年的153万件增至2020年的833.6亿件。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快递服务遍布城乡并开始向村一级延伸。“十二五”期间,我国启动了“快递下乡”工程。
截至2020年底,快递网点已覆盖3万多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7%,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网点”。
物畅其流,人畅其行。“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说走就走!”这样的流行语正是当下人们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提到生活便利化,人们感受最直观的,就是越来越便利的出行。在城市交通枢纽,刷脸进站、无感支付、电子客票,一系列“黑科技”方便了群众出行。在农村,公路运输网基本形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成为过去,“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则是现在。
说走就走,考量的不仅仅是交通发展水平,更映射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有经济实力,是出行的前提;基础设施完善,才能保证出行质量;合理的假期结构,才有旅行的可能;高速的经济运转,才有更多的商务出行。富裕起来的群众,在辛勤工作之余,有条件享受发展红利和劳动成果。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不仅缩短了省际、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人们还能“沿着高速看中国”,感受城乡山川之间的自然之美。
有健康才有小康
——民生保障网织密编牢
小康路上,我们提出“一个都不能少”。而病患者、残疾者等特殊社会群体最容易“掉队”。民生保障网络带着情感的温度,保障了社会每个成员都能享受小康成果,让全面小康惠及每一个人。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也越来越完善,民生保障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领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社保难题。新农保、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即时结算……人们感受着民生保障的温度,体会到保障制度的便利。社保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可持续性显著提升。
社会保障是社会的安全阀,对全面小康具有决定性意义。从1998年中央推进“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到2009年着力推进全民医保、农民养老保险和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保体系的目标,充分体现了党持之以恒回应人民关切的不懈努力。社保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向多种所有制组织、从企业职工向灵活就业人员、从城镇居民向农村居民扩展。
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实现了,民生保障也更温暖。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如今,城乡老年人享有养老金,全民医保目标基本实现,社会救助制度实现应兜尽兜、应救尽救。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事业也在全面发展。
贫病曾经紧密相连,拖垮了许多家庭。今天,医疗保障制度努力让百姓病有所医,看病能报销,大病得补偿。
“要是以前,手里没钱,一些病只能硬扛。如今有了医保,能及时得到治疗。”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卫生院,68岁的当地农民胡春丽感慨道。“乡镇卫生院治疗费用低,医保报销比例高,为农民节约了不少钱。”樟山镇卫生院院长彭建平说,“以前,群众要看病,宁愿多走路,也要选大医院。这对群众而言是不便,对我们来说是尴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乡镇卫生院提高了诊疗水平,来看病买药的群众多起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配置。截至目前,超过80%的居民在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很多大病在县里就能得到有效治疗,基本实现了每个乡镇建有1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个村卫生室,每千名村民配有1名乡村医生。飞速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正为14亿多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梦变成了美丽的现实。这些年,保障性住房加快建设,危改、棚改齐头并进。如今,百姓住有所居,“忧居”变“宜居”。
“客厅、厨房、卧室分得清楚,住得舒服。”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董镇国门新村,一栋栋特色民居绿树掩映,干净整洁。说起居住条件的变化,村民李明很有感触。“原来的老寨受地形限制,100多户人家挤在一个小山包,住房简陋、拥挤不堪,居住环境差。如今,搬迁安置到新村后,大家实现了安居,庭院鸟语花香、室内宽敞明亮,村里路灯全覆盖、垃圾全收集。”
向着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我国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租、售、改、补等多种方式齐发力。“十三五”期间,保障性租赁住房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底,共有3800多万名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累计2200多万名困难群众领取了租赁补贴,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在乡村,2020年,经住建部核验,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十三五”期间,还支持242.4万户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改造危房,加速补齐农村住房短板。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满足
全面小康,既是看得见的物质条件变化,更有国民素质与社会文明的提升。全面小康,就是经济与文化并举、富裕与文明同在。从物质生活到精神世界,从“富口袋”到“富脑袋”,老百姓说,全面小康看得见,更能感受到。
30多年前,一张“大眼睛”照片成为希望工程的“名片”,照片上那个叫苏明娟的小女孩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震撼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如今,苏明娟早已顺利完成学业,成了一名金融从业者。她还成立了“苏明娟助学基金”,将爱与希望传递下去。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提升基础教育上实现跨越。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赋予普通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到本世纪初,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得以实现。到2006年“两免一补”政策施行,教育公平的模样逐渐清晰,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上大学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如今,高等教育的变化也颇让人感慨。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参加高考时“100个人里只有4个人能读到大学”,到今天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高校的大门。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让更多农家子弟踏入高等学府,更多农民家庭由此受益。
如果说教育改变了很多家庭的外在命运,那么文化则改变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近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工作人员正修复蔡宅。修缮完工后,将展陈双林镇人文发展史及蔡氏家族发展史,为群众提供文化公益活动。双林镇宣传文化中心主任沈晓娟介绍,双林镇推出了“文化惠民服务卡”活动,为文化建设积极分子、文体示范户等提供文体艺术辅导、文体活动策划等服务。双林镇,有戏曲、舞龙、书法、美术等群众业余文体团队15支,还在村级组织组建了25个文体俱乐部。
国家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各地鼓励和吸引全社会参与文化创造和文化供给,变群众被动接受为人民自主选择,让群众除了能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演出,还能懂艺术、学非遗、练绝活、组团队、搞演出。从城市到农村,从企业到社区,文化惠民的美好画卷正在各地徐徐展开,一场场展览、一本本图书、一台台节目丰富了百姓精神生活,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
文化是事业也是产业。我国文化产业有许多值得骄傲的数据:世界图书出版数量第一、电视剧制播数量第一、电影银幕数量第一。近年来,一个新动向是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搭上数字化快车,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互联网的文化新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小康,曾经是人们千百年来的梦想。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生动的现实。我们来到这个新起点,凝结着过去多少代人顽强的奋斗;我们站上这个新起点,将要开启奋斗的新征程。从全面小康到全面现代化,我们走在大路上,幸福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