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中俄全方位合作务实高效

作者:李春辉 2024-01-09 14:15 来源:经济日报 次阅读
 
中俄全方位合作务实高效

20.jpg

图为位于俄罗斯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的北极液化天然气2项目设施。新华社记者 曹 阳摄

2023年,中俄友好互利合作成果丰硕,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两国经贸往来再创新高,各领域务实合作蓬勃发展。2024年至2025年,随着中俄文化年的举办,两国民心相通将得到进一步深化,为双边关系打下深厚的民意基础。

贸易量质齐升

过去一年,中俄两国务实合作取得不俗成绩。中国海关总署2023年12月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中俄两国贸易总额达218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值得注意的是,取得这一成果不仅意味着两国贸易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还意味着提前实现了两国元首确定的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而俄联邦海关署预计,两国全年贸易额或将达2200亿美元。不断创新高的贸易额为持续深化中俄经贸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据俄罗斯亚洲工业家与企业家联合会主席维塔利·曼克维奇称,2023年,俄中贸易的主要成果在于高附加值商品的份额增加、物流和金融支付机制得到完善。从结构上看,尽管能源等原材料出口在俄对华出口中占比仍较高,但高附加值商品在俄对华出口中所占比重大幅增加,包括食品、化学和制造产品、木材、设备、机械设备等附加值远高于石油和天然气等。

在两国能源贸易结构中,能源贸易发挥的“压舱石”作用持续凸显,石油进出口持续增长,天然气合作潜力巨大,在稳住两国经贸合作基本盘上的作用不可或缺。过去一年来,两国高水平建设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效显著,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一方面,中俄能源合作积极稳步推进,实现了双边能源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另一方面,重大合作项目稳步推进,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徐大堡3号、4号机组等工程建设得到有序实施。值得注意的是,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密切合作不会止步,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在内的新项目正在酝酿。天然气方面,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表示,“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对深化中俄两国能源合作至关重要,目前双方企业正就项目技术、商务、合作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积极开展商谈。石油方面,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俄罗斯政府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向中国合作伙伴推出了“东方石油”油气项目,中方目前正在对该项目进行研究。

两国贸易不仅在量上取得长足进步,在质上更是成色十足。俄罗斯中国总商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发展报告(2023)》指出,两国经贸合作经受住地缘政治等系列挑战,显示出强大韧性,实现了量质齐升,同时贸易结构加速优化,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从45.6%升至59.3%,中国品牌汽车、手机、家电、机械工程等在俄知名度和认可度持续提高。随着两国间投资和项目合作稳步推进,合作机制日益完善,未来将不断发掘新的经贸合作增长点,助力两国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基于近两年中俄经贸成果,有俄罗斯专家表示,两国贸易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合作遍地开花

俄罗斯是国际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具有天然互利互补优势。近年来,两国农业合作不断升温,中国成为俄农产品出口和开展农业国际合作的优先选择。俄农业部下属“俄农业出口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俄罗斯对华粮食供应量按价值计算同比增长58%,按实物计算增长1.5倍。俄对华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俄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对象国。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中俄两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合作大有可为。中俄两国曾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关于推动可持续(绿色)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鼓励两国企业开展低碳能源、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合作,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合力打造两国绿色低碳合作新的增长点。俄绿色发展领域ABGREEN公司向经济日报记者表示,两国在“绿色标准”下开展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一方面,中方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等。另一方面,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2年东部经济论坛上曾表示,将积极推进该地区“绿色建设”。近年来,两国相关部门积极推进“绿色标准”认定,制定标准清单,消除贸易壁垒,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发放“绿色贷款”,在绿色发展上取得长足进步。以建筑行业为例,2022年,中国“绿色建材”市场体量达1637亿美元。中国在住宅建筑等“绿色建设”领域的经验将对俄具有很大借鉴意义,两国在制定绿色发展标准、推进绿色基建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两国民间交往热情高涨,是促进中俄关系继续深化的民意保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政策已恢复实施。根据俄方统计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来俄的中国游客达10.58万人次,约占来俄外国游客总数的四分之一,在俄旅游客源国中排名第一。在互免签证旅游的政策下,大批中国游客前往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远东地区游览观光。在中俄边境,去中国早市吃早饭已成许多俄罗斯民众一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汉晖表示,随着中俄关系的快速发展、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地和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中俄旅游合作一定会迎来新的更大发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2024年至2025年为中俄文化年,一系列推动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项目和活动正在筹备中。俄罗斯尚斯国际出版集团表示,2024年计划出版约120本新书,并将继续翻译出版包括《习近平讲党史故事》《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等著作。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表示,了解两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将有助于加强俄中人民的世代友谊。有理由相信,借助民心相通,中俄全方位合作将取得更大成就。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春辉)


点赞()
上一条:柬埔寨2023年批准投资项目268个2024-01-05
下一条:专家文章:中非农业合作助力非洲粮食安全2024-01-26

相关稿件

中俄不断扩大双边贸易规模 中小企业合作前景广阔 2023-04-07
个人养老金“箭在弦上” 机构全方位“等风来” 2022-11-10
中俄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 2021-05-20
中国(黑龙江)自贸区绥芬河片区举行中俄合作对接会 2021-06-11
中俄(哈尔滨)经贸指数报告(2021)正式发布 2021-07-15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