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文化产业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前几年,文化产业园区出现营业收入下降、入驻企业数量减少、创意人才流失等问题,给园区发展带来了诸多困局。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线上消费需求增强、人文科技不断融合、数字文化产业崛起,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创意文化资源转向数字化、文化消费场景加速云端化、文化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产业园区管理趋于智能化。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文化新IP、创新园区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园区数字生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策略。
关键词: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趋势;策略
引言
数字经济代表着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1],也是产业发展的先导基础[2]。数字化概念经历了从1.0-3.0的变化,即信息的数字化、业务的数字化、体系的数字化(数字化转型)[3]。现代社会处于数字化3.0时代,3.0数字化是一次跨行业、跨体系的实践。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
数字技术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也促使文化产业园区实体经济形态与虚拟经济形态结构不断发生重构。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文化产业园区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实施、控制的全过程都要适应这一趋势,以此来应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数字化[4]。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要引导文化产业园区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优化服务方式和业务流程,提升运营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近两年,若干外部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内容消费需求迅速增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支撑[5],并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实体企业新旧动能转换、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找准高质量发展途径[6]。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需要顺应消费趋势的变化,加快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成为推动园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
本文通过分析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困局及机遇,探索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建议。
一、文化产业园区概念界定
20世纪80年代早期,美国匹兹堡、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等地就已经出现文化园区的叫法。英国也在大致相同的时期(1987年)提出类似概念[7]。约翰·麦肯锡在创造创意空间中提到了“文化产业园区”,即有一个特定的范围,可提供工作岗位,并通过鼓励经营艺术商品的买卖实现综合效应,其中文化与休闲设施齐全,为艺术家及手工业者提供负担起的生活与工作社区[8]。在苏格兰的探索与实践中指出,文化园区是鼓励文化集聚的重要手段,即命定一个区域,可能涉及相关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或兼而有之,并进一步假设通过空间集聚达到协同作用,集聚经济和对环境损耗最小化[8]。为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原文化部2010年印发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办法》对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了界定:是指进行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文化企业和行业集聚及相关产业链汇聚,对区域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园区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特定区域。在2016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是以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集聚了一定数量的文化企业,具备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具有独立的运营管理机构,为文化企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提供相应基础设施保障和公共服务的特定区域。
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困局和机遇
(一)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困局
1.园区营业收入降低
全球经济发展处于低迷状态,行业不景气、收入不稳定使得消费者消费预期和能力显著下降,影响文化产业园区产品销售,营收规模和利润率双双萎缩。尽管对文化产品有浓厚的兴趣,但消费者消费支出增加预期相对理性,一般文化产品消费动力表现不足。此外,年轻消费群体受社交软件、网络热帖、短视频网站影响较大,“自我”“时尚”“个性化”“社群化”成为当下主流文化消费的标签。
2.入驻企业数量减少
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存在园区数量增加与入驻企业数量减少的矛盾,文化市场快速进入到一个调整和存量修整的阶段。文艺演出、影视剧院、会议展览、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细分领域线下客流减少,文化企业在人员工资、房租、贷款利息等方面承受较大压力。产品缺乏特色、品牌影响弱的中小微文化企业普遍面临业务难以开展、运营成本增加、现金流压力攀升和员工压力增大等困难。
3.创意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是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本领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文化产业园区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创意人才匮乏的问题。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不是对文化资源的简单整理,而是更加注重对文化元素的符号凝练与创意表达。当前线下文化消费市场不景气,迫于生活压力,部分创意人才转行从事直播带货、快递外卖等工作,人才流失严重。文化产品运营和设计过程中专业性人才的缺乏,是限制文化产业园区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机遇
1.线上消费需求增强
文化产品包括大量小而精、价格适中的商品,其文化属性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精神安慰和情感需求[9]。文化企业通过与具有大众化、技术化等特点的线上平台相结合,对其原有的线下运营模式进行创新。“云展览”“云演艺”等线上文化活动在带给大众精神满足的同时,也能为其因出行受限而产生的文化需求提供消费途径。线上文化产品的消费将成为刺激文化消费经济的新的切入点,引导并扩大数字文化等新型业态的消费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10]。当前,被称为“千禧一代”和“Z时代”的80、90、00后成为文化市场消费主体,他们的成长时期几乎同时和互联网/计算机科学的形成与高速发展时期吻合,熟悉数字科技,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的影响极大,其消费理念、消费路径、社交方法呈现出“线上+线下”数字化特征。由于消费选择和习惯的变化,文化产品的业态构成数字化趋势明显,倒逼文化产业园区提高数字文化供给的精准性[11]。
2.人文科技不断融合
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5G、VR、AR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产业需要通过人文科技不断融合获得新的突破。早在2019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就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文化与科技的不断融合,不仅能够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而且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园区纵深发展。通过科技赋能,打破传统文化产业的空间限制,依托互联网平台拉近文化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得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消费。
3.数字文化产业崛起
数字化在全方位多角度赋能文化产业创作、生产、传播、交易、消费全链条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新的文化产品形态和发展业态,促进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12]。随着5G等技术应用逐渐普及,文化产品的数量与种类不断丰富,具有可视化、交互性、沉浸式等特性的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发展以人体感应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科技产品已然成为全球共识[13]。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和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运营不断往专业化、品牌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NTF、在线影院、短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在近两年得到巨大的爆发和释放。随着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兴起,国民数字文化消费习惯逐渐养成,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承担起时代的新使命、新担当。
三、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发展趋势
(一)创意文化资源转向数字化
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是进行创意研发、设计的重要基础。在尊重历史传统、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并叠加以数字技术,不仅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播与推广文化资源,并且能够在创意赋能的基础上,使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度提高,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因此,需要挖掘优秀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技术融合创新,打造具有特色且符合消费者心理预期的文化产品。
(二)文化消费场景加速云端化
作为曾经高度依赖线下市场的文化产业,利用已有文化资源搭载数字化的技术形式进行云端化发展,是其利用互联网平台突破时空的限制并促进消费的有效方式。基于新兴技术所产生的质量高、具有创意、体验性强的数字文化产品更受青睐,更能满足当前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0]。
(三)文化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
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不同于曾经以门户网站为主要渠道的单向传播,社群化的双向动态传播方式成为如今互联网世界的主要信息传播方式,由此不仅产生了围绕“社交+内容”的数字文化经济核心逻辑,产生了社交电商、体验经济、产消一体、IP经济等众多新兴商业模式,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方式[14]。利益驱动下,无论是网络直播、虚拟博物馆,还是衍生出的“云演艺”“云展览”等新业态,都成为助力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四)产业园区管理趋于智能化
文化产业园区加大数字技术应用力度,进而破解园区经营困局,构建园区智慧管理“云平台”,实现园区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文化产业园区智能管理包括大数据应用、线上一体办公、产业业态监测、异业整合营销等,实现园区产业模块融合贯通、资源互通、数据共享。“云平台”对外要形成统一的文化IP和会员体系,打造全方位服务平台,对内建设全业态营销矩阵、产业监测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形成数据资产,为园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四、推动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资源数字化程度高是推动国家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国家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文化资源数字化程度的高低[10]。新基建向文化领域渗透驱动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当下,数字化转型步伐加速,新基建正在重塑传统产业格局。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基建并非某单一技术的更新,而是“集成技术群”的建设应用,是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技术基础设施系统。5G、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数字化和园区建设数据汇聚,满足入驻企业对网络性能、容量、应用场景和信息服务质量的需求。
(二)打造数字文化新IP
IP 是一种独特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IP 具有较强的跨越性、可孵化性的优势,能够开发自身及其代表文化的潜在价值并逐渐扩散影响到其他相关领域,使本来单一的知识产权内容通过再开发而变得更为多元化,持续成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文化产业园区需要立足于所在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升华与创新,利用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提炼文化符号打造彰显当地文化特质的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数字影视、数字音乐等。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发展,塑造一批园区故事和IP品牌。此外,通过IP品牌价值延伸,结合文旅项目进行场景化发展,不断开拓非粉丝客群消费市场,在线上线下交互过程中,汲取更多文化符号和文化故事,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共生。
(三)创新园区经营管理模式
文化产业园区管理模式的升级,特别是在设施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诉求,推动文化产业园区由“房东型”向“服务型、共创型”转变。文化科技融合使得文化要素、数据要素、技术要素作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进入文化生产流程,也直接给文化企业带来了新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思路,带来文化治理的深刻变革[14]。通过整合文化产业园区内各子系统信息资源,打通数据孤岛,实现园区内全要素和全场景数据的汇聚、融合与共享。通过数据分析与应用,释放数据价值,支撑文化产业园区各类管理应用与决策分析。运用5G等技术,建立全链接的智慧园区数字化场景,全方位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水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慧办公、安防、交通等,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勾勒企业画像、沉淀企业信息数据,为园区提供精准招商服务、为企业提升决策能力。通过文创产业平台建设,为园区企业提供众创孵化、人才培养等服务,促进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的文化产业生态圈构建。
(四)构建园区数字生态体系
未来文化产业园区必将与数字化企业、平台型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展开广泛且深入的合作,园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将更加完善,将产业数字虚拟空间与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物理空间相融合,实现产业、空间、网络和数字资源共享,能够把数据、算力、算法以及园区、企业、人、设备等主体链接起来,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对文化产业园区或物理空间的描述、诊断、预测、决策等集成作用,构建文化产业园区与数字技术协同与协作的数字孪生空间。推动创新的数字要素聚集、赋能、应用,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文化产业园区”和“虚拟产业集群”,打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新经济新业态活力场、城市高质量发展能量场,推动城市需求端发力、打通文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发展平台,发展成为赋能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新抓手和新示范[15]。
六、结语
本文紧跟时代发展的热点和产业转型的数字化诉求,探索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趋势,提出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建议,助力文化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面临数字化转型重大机遇,应该在“上云、用数、赋智”等提升数字化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不断探索数字化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能力的建设,离不开科技的融合与创新创意的赋能。文化产业园区数字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新技术、开拓新思路、研究新方法、搭建新体系。
参考文献:
[1]赖雨倩.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国际话语权提升的路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12):63-65.
[2]陈娟.苏州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2021(12):14-16+76.
[3]KUMAR A.Digitization vs Digitalization v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Know The Relation&Differences[EB/OL].
[4]彭炳忠,易俊宇.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1(06):51-57.
[5]刘涛,周白雨.效率与路径:“新基建”投资驱动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投资类别与投资空间双重异质性[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06):99-113+175.
[6]荣雨菲,赵鑫,蔡国辉.数字金融、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21(05):45-48.
[7]李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一个文献综述[J].改革,2010,(9):146-148.
[8]占绍文,辛武超.文化产业园区的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府新论,2013,(01):125-130.
[9]张建华.数字化时代的文创产业生态[J].创意管理评论,2020,5(00):61-69.
[10]张锐雯.后疫情时代中国数字文化产业探析[J].未来与发展,2021,45(5):57-61.
[11]张洁,王金平,蒋德权.知识产权管理赋能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J]. 企业经济,2022,41(11):50-59.
[12]曾丹,黄隽.数字化、文化产业与技术创新[J].统计与决策,2022,(17):119-123.
[13]鲁睿.文创产品的数字化呈现与品牌传播推广浅析[J].出版广角,2020,(13):92-94.
[14]张铮.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内涵与关键[J].人民论坛,2021(26):96-99.
[15]雷超兵.搭建建设产业育城平台 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泛华集团构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勘察设计,2021,(03):70-73.
(中运港口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缪天啸)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