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小涵 通讯员 刘海鹏 实习生 翟子涵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来支撑。近年来,山东省深化技工教育改革发展,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校参与的原则,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进一步整合企业与技工院校资源,实行企校“双基地(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师(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联合培养,打造了“招工即招生、毕业即上岗”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全省培养新型学徒3.98万人,发放培训补贴1.99亿元。
实行企校联合培养
人才供需匹配度更高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以保证企业自主权和参与度为前提,突出强调企业和技工院校是学徒培养的“双主体”,引导企校深度融合。培训中,学校与企业共研培训课题、共定培训方案,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使得培训方案紧贴生产一线,确保培训内容全、方法活、技术新,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促进了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作为首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企业,我们与山东煤炭技师学院紧密合作,紧紧围绕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对技能人才的战略需求,在原有的‘专业老师+企业导师’双师制基础上,创新推进企、校、厂‘三师带徒’培养体系。”山东能源临沂矿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处副处长李善祥告诉记者。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实效,学徒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特别是在设备操作及维修保养方面,由原来的“用不好、不敢拆、不会装”,变成现在的“懂操作、会保养、能检修”。两年来,导师和学徒团队在生产中实现“小改小革”50余项,为企业节省资金1000余万元。
“一企一策、一班一案”
培养模式更为灵活简便
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中,技工院校对学徒实行非全日制学籍注册,实行学分制管理,制订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适当放宽技工教育学制年限、课时要求,采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科学调配时间,有效解决工学矛盾。对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颁发相应毕业证书。
淄博市技师学院负责人介绍说:“实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后,培训模式更为灵活,学校按照‘一企一策、一班一案’的组织模式,做好学徒制班级日常管理,规范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及备案、培训授课、过程考核、鉴定或自主评价等关键环节管理,学院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层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培养出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业需求。”2019年以来,该学院累计与淄博市内124家企业合作培养新型学徒5745名,获批合作企业数量占淄博市总量的77%。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突出企业满意、企业认可
坚持“谁用人、谁评价”,充分发挥企业的用人主体作用,以“企业满意、企业认可”为出发点,将考核认定权力交给企业。学徒培训期满,企业对学徒培训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培训结果是否合格出具书面考核鉴定意见,作为培训考核的主要依据,切实提高了企业满意度。例如,临矿集团将全部授课内容细化为若干个模块单元,采用“模块授课、一模一考”的方式进行培训考核,并记录学分,作为评判学徒毕业及参加鉴定的重要依据。同时,借助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分析能力,准确评选出各类优秀导师和优秀学徒,定期向单位反馈培训,并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导师和学徒发放一定奖励,作为单位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了院校、导师、学徒三方的热情和动能。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突出实地教学、实地考核
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立足发挥院校、企业的双主体作用,在企业实地开展教学、考核,校企联合打造实习实训平台,把生产任务带进课堂,在校园内开启职场实战,实训与就业实现无缝对接,提高了学徒的实操水平,学生毕业即可直接上岗工作。例如,临矿集团把“闭坑矿井”军城煤矿作为固定实训基地,加强与技工院校合作办学,投资2000余万元装配实训车间、购置实训设备,以企业典型生产任务为载体,任务驱动为教法,以“三师”指导、多元评价为策略,以“课题、现场、师资、教材、考核、评比”六要素为中心,打造了具有临矿特色的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主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要求,对拓宽职业培训领域,创新职业培训模式,服务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下一步,省人社厅将深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快打造紧密型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为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