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之年。在目前包括疫情走向、国际形势、中美关系等诸多外部因素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的特殊背景下,创新依然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力。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很多成绩,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觉得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关注的不是长板,而是短板。我们的短板是什么?是自主掌握核心科技的能力。”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000651.SZ)董事长董明珠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认为,挑战永远都有,但创新永不停步。
在董明珠正式掌舵的这8年间,格力电器收入从2012年1000.84亿元升至2019年的1981.53亿元,净利润也从73.78亿元提升至246.97亿元,累计为国家纳税1100亿元,远超前20年纳税总量。骄人成绩的背后与格力这些年大力投入研发、坚持自主创新有密切关系。
据董明珠透露,今年格力电器将进一步加快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并把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落脚在科技创新上,加大对智能装备、数控机床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以及对电机、电容等电子产品关键器件的更深入研究。
“格局已经有了,布局也有了,方向也清楚,其实反而要思考的是怎么脚踏实地把它干好、干成功,这是我们要认真去对待的。”董明珠说。
在董明珠看来,自主创新最后落脚在还是人的问题上,创新最重要是要解决人才问题。甘俊 摄
创新最重要是解决人才问题
格力真正决定自主研发技术,严格来说是“十八大”以后。“前面虽然也讲自己创新,实质也是模仿为主,就像是把穿布鞋换成穿皮鞋,可能也算是一种创新,但是我觉得不是核心创新,核心创新是颠覆性的。”在董明珠看来,自主创新最后还是落脚在人的问题上,创新最重要是要解决人才问题。
在创新面前,有的企业选择自己投入、自主培养人才,有的企业则通过兼并收购,快速获取某个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对于这两种不同的途径,董明珠认为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选择不同而已。
在她看来,企业的发展是多样性的,没有一种固定模式,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战略和想法,不能把自己的战略强加于别人,别人也不可能把战略强加于我。但是,兼并一直是董明珠不主张的方式,因为可能兼并来得快,但是要想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却需要时间。
“创新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文化,打造一个创新平台,文化决定了你自主创新的继承性。”在此逻辑下,董明珠更乐意自主培养人才,即使今天可能没有,但坚持培养就能有成果。
她举例,格力刚开始做空调时,也没有核心技术,但如今格力已成为当下空调市场的领导品牌,技术领先于行业,并创造了无数个以前没有的技术,“这就给我们增加了自信心。”董明珠说。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9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格力电器以1739件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位列全国第六,家电行业第一。至此,格力已连续四年进入国家知识产权排行榜前十,稳居家电行业之首。截至目前,格力电器累计申请专利共63956项,其中发明专利31500项,国际专利2099项。
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格力科研人员多年来的努力研发成果。据了解,目前,格力共有9万名员工,科技研发人员占14000人,技能型人才突破36000人。
每年格力都会举办一次科技创新大会,来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2019年5月,格力以5000万元奖金奖励在科技创新取得突出成就的员工及项目团队,单项目奖金最高达120万元。
“我们做企业的,就一定要思考怎么给员工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从而让他把精力都投放在工作上。”董明珠透露,今年格力马上就要投放3700套房子,首先从科技人员开始实施“一人一套房”。
研发实力和年轻人才是董明珠在过去一年中最有感触的地方。当疫情刚暴发时大家都隔离回家关门的时候,格力没有因为疫情而放弃科技创新,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去年春节期间,一批研发人员没有一个休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猎手”杀新冠病毒空气净化器开发出来,协助一线医护人员做好抗疫防疫工作。
在智能装备领域,格力也是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自主培养人才。“这个过程最需要的是投入,资金投入、时间投入,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干成一个伟大的事业,而是需要有一个沉淀的过程。企业要用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敢于付出时间和金钱成本,要给年轻人时间去锻炼,要建设平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董明珠认为,一个好的企业,要靠一代一代人承接下去;而一个有实力的企业,是为社会作贡献,而不是索取。
鼓励创新要营造公平环境
回头来看格力电器这八年的发展,董明珠认为它最大的成长就是挑战了自我。“格力电器现在是坚持由自主研发、自己掌控技术,已经从一个家电消费品领域企业发展为能够同时自主研发智能装备的企业了。”
据其介绍,在工业装备领域,格力目前已经初见成效,拥有了自主开发各种不同数控机床的技术能力。这八年,格力电器走过了从不懂到懂,从摸索走到今天创造出“国际领先”技术。对于这个成绩,董明珠认为是来源于坚定的信念。
“格力电器这么多年一直坚守的是,高新技术研发团队全部在国内,可能我们走得会慢一点,但是我相信这种沉淀、这种积累,也能推动有朝一日中国成为世界的研发中心。”董明珠希望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国际人才,慢慢用决心来实现,真正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的研发中心。
这也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可能需要有更大的决心。“实际上这是一个自我挑战,不要急功近利,要冷静下来,要守得住寂寞。”董明珠十分期待,未来几年以后,珠海总部基本上就是研发中心,全面聚焦研究、创新。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格力在疫情之下也创造了很多用户需要的产品,比如说“猎手”空净器、消毒液制造机、防护眼罩、口罩等。在她看来,技术革新还可以给人带来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但作为一个制造企业,如果生产的产品是伤害消费者的,那终究是不健康的。所以董明珠今年还会继续建议,国家要严打市场劣质产品。
她认为,之所以有很多人崇洋媚外,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中国确实有一些制造业不尊重人,偷工减料,只顾眼前利益,导致大家越来越不信任,这对中国品牌是一个巨大伤害。“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喊,国家一定要出台政策,不是扶持企业,是严打偷工减料的企业,这些偷工减料的企业越发展对社会的伤害就越大。”
另一方面,政府更应该多考虑科技型企业,对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对按照国家标准坚定创新的企业予以支持。在董明珠看来,其实好的企业并不是需要国家给钱,而是要有一个公平的市场,营造公平的环境。
今年继续渠道变革、深化国际化战略
受疫情影响,去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录得营收1258.894亿元,同比下降了18.8%;净利润136.987亿元,同比下降38.06%。在疫情暴发的一季度,由于小区封闭、线下关店,格力2月份的销售几乎为零。
为了带领100万经销商加快转型,董明珠自去年4月开始尝试直播带货,从最初的不尽如人意,到后来越战越勇,2020年总共举行了13场直播,累计销售额达476亿元。
对于渠道改革的问题,董明珠自己认为“初步取得一些成果,摸索出一点经验出来”。她坦言,因为格力现在有上百万经销商,如果简单地一刀切转为线上,可能受伤害的就是这些人,“他要面临职业的选择,而线上的模式又是另外一种模式,它的营销、一些做事方法都跟线下很不一样。”
“所以我在想如何创造一种更全新的营销模式,让每一个人既不失业,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他的服务水平。”董明珠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格力还会继续做直播,继续进行线上线下的改革。
在她看来,巡回直播最开始是为了市场销售,但到后面已经变成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到赣州以后,我就想,真正的脱贫是能够造血的,而不只是输血。”董明珠希望可以把直播做成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带货之余也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国内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从而把当地资源盘活起来,振兴乡村经济。
而今年格力的第二个规划是推进国际化战略。董明珠认为,在“十四五”的发展过程当中,作为中国制造业,怎样走向世界,也是当下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她坚信,走向世界就一定要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而且还要展示自主品牌的影响力,让人家通过我们的品牌和产品来了解中国。
“有的西方媒体看中国都非常可怕,说中国很落后。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产品来让别人了解中国是什么样的,这也是企业家和企业的责任。”董明珠指出,过去中国出口量很大,但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在这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压榨,成了一个代工厂,没有话语权。“但今天我们已经完全自己掌握技术,而且突破一些更高端的新技术,我们更应该塑造自己的品牌。”
“我们要做国际化,就要推广中国品牌,而且要改变世界的眼光,改变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形象。”对于今年的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环境,董明珠认为形势是多变的,对于企业来说,关键要有预期目标和怎样实现这个目标。
她始终认为,格力电器是一个多元化的,同时又非常专注的企业。“现在我们已经有16个研究院,1000多个实验室,接下来还会根据需要再增加。特别是基础部件、基础材料的研究,我们将会增加更多研究机构,来进一步夯实格力制造或者说中国制造的实力。”
对于如何评价当下格力自主创新成果的问题,董明珠认为要有冷静的思考,一方面格力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技术,在空调领域无话可说,但同时也要看到还有很多关键的高新核心技术、材料研究没有达成,“我们依然有漫长的路要走,所以不能被眼前的一点业绩或成绩影响,还是要冷静地去做更多的投入和研发。”董明珠如是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