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刘迎秋:民营企业家的恒产和恒心源于何处

作者:刘玉海 2021-03-02 13:19 来源:经济观察报 次阅读
 
刘迎秋:民营企业家的恒产和恒心源于何处

TYUT7.jpg

刘迎秋 受访者供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如何开好局、起好步,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民营经济。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发展已经站到“五六七八九”的高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了解当前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形势、中国民营企业家当前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对于公共政策讨论至关重要。而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讲,如何看待当前的政策环境、不轻易被各种杂音干扰,关系着其是否能够放心大胆投资、踏实创新和专心谋发展。

日前,《经济观察报》就民营经济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全国政协经社理事会专家组成员刘迎秋。

刘迎秋自1981年发表第一篇有关民营经济的论文《论我国现阶段的个体经济》后,陆续发表了大量有关民营经济发展和政策建议方面的理论文章和研究报告,特别是1994年发表的《中国经济“民营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分析》长篇论文,一度引发争论。他长期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领衔中国民营经济研究课题组,先是在本世纪初连续发布6部《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民营经济蓝皮书),后又出版《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新论》等见证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成长的权威研究成果。2020年卸任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后,刘迎秋又参与发起成立了民间智库“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继续关注、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

在这位长期研究并见证了中国民营经济浪潮起伏的学者看来,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可以从两方面评述:总体看,形势很好;具体分析,多处堪忧。他认为,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迫切需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行更多、更新的创新性探索。

刘迎秋还指出,很多民营企业家创新发展的劲头不足,说到底是信心问题;有了信心,企业家就能够做到“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废寝忘食搞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什么是民营企业家恒心的源泉?恒产。什么是企业家能够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持续谋发展的“定心丸”?恒心。

访谈

民营经济总体形势很好,但也多处堪忧

经济观察报:如果从1980年中国发出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算起,中国民营经济经历了40年高速发展,也呈现出一些代际特点——比如人们常说的“92派”。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内外部政经环境等都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在您看来,新时期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又有哪些新特点?

刘迎秋: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已经站到“五六七八九”这样一个高位,来之不易。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评述:总体看,形势很好;具体分析,多处堪忧。“总体看,形势很好”,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和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先后多次联合发布文件,为民营经济发展排忧解难,为民营企业家、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提高认识、清理误区。所有文件都特别突出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肯定、鼓励和支持与保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不包括中办、国办和有关部门(如发改委等)发的文件,仅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文件,先后就有四份。

第一份文件是2016年11月4日发布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个文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讲话精神基础上出台的。在此之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感觉并认为在产权保护方面民营经济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政商关系不健康影响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等。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强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产权。第二个文件是2017年9月8日发布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重点阐释了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企业精神、更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第三个文件是2019年12月4日发布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这个文件是在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后,企业界仍然感到发展环境不够好这样一个背景下出台的。文件不仅对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提出了要求,而且对民营企业如何实现更高质发展指明了方向。第四个文件是2020年5月11日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这个文件从社会主义体制建设和法制保障的高度对如何推进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更好更高质量发展系统阐述了有关政策要求和意见。

上述介绍表明,2016年以后的5年间,几乎每年都有一个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文件发出台。这在此前是没有过的。有人曾历数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发布的旨在支持、保护和推动民营经济更好发展的文件,合并起来,共有138条。为什么我说总体上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很好,首先就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不仅把这个问题放在一个非常重要位置提了出来,而且分别加以部署和实施,保证了民营经济的应有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

第二,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关于民营经济的各种错误思潮、错误认识、错误想法,甚至于错误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和更好更高质量发展。

自2016年以来,不包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各地工作时的讲话和一般会议讲话,仅召开针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的专门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5年间多达3次。

第一次是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讲话突出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核心是“两个毫不动摇”。在此之前,有一种舆论认为,强调做大做强国有经济实际上就是不要民营经济。在这一舆论影响下,很多民营企业家们感到“政策要变”,因此心神不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专门座谈会并讲了这个话。他还特别强调,为更好保护和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和企业要建立健康的“政商关系”,要做到既“亲”又“清”,不能“勾肩搭背”。勾肩搭背既会败坏党风,也必然损害企业的公平成长环境。

第二次是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讲话也是有背景的:2018年四五月份,社会上出现了几种错误论调,一是宣扬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二是声称搞混合所有制是“新公私合营论”,三是认为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在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就是“新控制论”等。针对这些错误思潮和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进行了严厉批驳。他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在党的领导和政策支持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党在多年改革探索基础上制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路线是正确的,也是一贯的,过去没有变、现在没有变、将来也不会变。他明确指出,对那样一些错误论调,大家既不要听、也不要信。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第一次明确提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并强调,在我国,民营企业不仅不能、不会离场,而且还要走向更新、更大、更广的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次是2020年7月21日,针对中美贸易战的形势、针对疫情以来的经济下滑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召开有民营、外资、国有企业几方面企业家参加的座谈会,其中一个重点仍然是大讲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召开的专门会议及其讲话,针对性都非常强,不仅给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给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部门也指明了方向。他强调,努力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更具实践意义。总书记亲自梳理、分析和阐述这些问题,清理人们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和障碍,纠正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政策实施不到位或错位、甚至掣肘等问题,所有这一切,都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三,中国经济较早较快进入恢复和正增长通道,给民营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发展条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8%、二季度3.2%、三季度4.9%(环比2.7%)、四季度6.5%,全年全国GDP增长2.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到第3季度末,国有控股增加值同比0.9%、股份制企业1.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0.3%,余下的应是民营企业2.7%;全年,国有控股企业2.2%、股份制企业3.0%、外商及港澳台企业2.4%、私营企业3.7%。中国经济增长结果超世行预期(2020年1.6%、2021年7.9%),与中国社科院最新预测大体持平(2020年2.2%,2021年7.8%左右)。中国是G20国家中唯一正增长的。国民经济能够实现正增长,这个大背景当然有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贡献,也是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国民经济的正增长,不会有单个企业的顺利发展;没有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企业的增长就一定会受到严重抑制。

第四,特朗普政府挑起美中贸易战,虽然给中国外贸进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民营经济对外贸易仍然保持了高增长势头。

2019年外贸进出口31.54万亿元,同比增长3.4%,但增速远低于2018年(9.4%)。2019年,我国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全年民营企业进出口为13.48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2.7%,比2018年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为8.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02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1.9%,民营企业增长1.1%,占进出口总额的46.6%,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据海关总署,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1.9%。民营企业进出口14.98万亿元,增长11.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6%,比2019年提升3.9个百分点,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更加巩固,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44万亿元,占38.7%,下降了1.2个百分点。国有企业进出口4.61万亿元,占14.3%,下降了2.6个百分点。与2019年相比,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下降了0.3个百分点。出口增长最快的是医疗器械41.5%,其次是口罩,增长30.4%。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生产的。

第五,更多民营企业开始做出股份合作和技术更新的新选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新业态更是日新月异,给民营企业发展添上了新翅膀。

现在的一些新业态,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创造出来的。比如,最近的“网红经济”和“网红带货”,最开始主要是在福建,促进福建民营中小企业鞋帽、服装等的销售,发展得非常好。当然,也有些发展中的问题:比如,有些网红拿的份额比较多,对制造业利润挤压得太厉害等等。但这是市场现象,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干预手段解决。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仍然有赖于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和更加自由的竞争以及完善的法治。

“具体分析,多处堪忧”,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挑战严峻。

“市场的冰山”虽然与“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外部需求下降使民营出口企业受到影响、配套企业受到拖累有关,但疫情以来由于民营企业医疗器械和口罩等出口势头良好,“市场的冰山”更多地转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加上疫情防范,改变了人们的需求结构,对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3.9%,城镇下降4.0%,农村下降3.2%,餐饮下降16.6%、商品零售下降2.3%。旅游、饭店、航空铁路客运等衰退明显,大量中小微企业倒闭、很多餐饮门店关闭,民营企业仍然未能走出困难期。CPI2.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2.3%,其中11、12月均环比上涨1.5%。

第二,“转型的火山”仍然大量存在。

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及其压力进一步加大。企业能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方式转型、技术和产出结构能不能做出更好调整,面临众多困难和挑战。转型需要资金和技术,资金不足,抵押能力又严重不足。这个问题,虽然经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部署有所减缓,但均具“滴灌”特征,不是“普降春雨”,多为“远水”,不解近渴。挑战仍如同火山,燃烧猛烈、烘烤严重,面临生与死的挑战。

第三,“融资的高山”还未实现跨越。

虽然银保监会早在2018年11月就明确提出“初步考虑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这是及时落实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讲话精神的重要表态。到2021年11月就是整3年,这个目标能否得到真正落实?

第四,投资低迷甚至衰退仍在持续。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8年5.9%,2019年5.4%,2020年2.9%——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制造业投资下降2.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一产投资增长19.5%、二产增长0.1%、三产增长3.6%;民间投资增长1.0%。

当然,2020年有些产业投资增长速度仍然很高。例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6%,其中高技术制造和高技术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1.5%、9.1%,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分别增长28.4%和22.4%。

第五,仍有一些民营企业家存在“不安全感”和“心神不定”的情况,创新发展的劲头不足。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机器换人最初是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所迫,它有助于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但给企业和就业均带来了新的压力。企业面临的是资金,就业面临的是新领域选择,资金过度匮乏的企业,难免陷入倒闭陷阱。如何引导替换下来的劳动力实现重新就业,则是新的社会问题。2019年全国城镇失业人口接近2500万。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城镇失业率与上年持平(4.7%),城镇失业人口应多于上年。

第二,新业态不断涌现,但制造业发展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不协调、虚拟经济赚钱效应超强,迫切需要给出政策引导——面对行业分布发生新变化,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实体经济不如虚拟经济的赚钱之道和实体经济受制网络平台经济的现象(网红直播带货引流销售、垄断市场、挤压制造业企业利润)。

第三,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用工也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人口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有关。在就业弹性方面,近年城镇就业弹性有所下行,2015-2019年城镇就业弹性从0.40降至0.313,GDP增长1%拉动城镇净增就业规模从157万的历史峰值逐渐降至136万。显然,鼓励和支持大面积开展职业教育、技能教育以及正确的舆论引导,已经提到日程。有些人用“资本雇佣劳动”理论鼓吹和反对实行按劳计酬以及强化监督管理,称其为“血汗工资”,好似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实际是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迫切需要加以纠正。

第四,分散性、小规模制造业企业发展瓶颈约束日渐增强。股份合作、兼并重组等是通过行政主动推进、还是等待市场缓慢引导,进而促进更多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既是对政府的挑战,也是对企业的挑战。这个方向性标识已经显现,中小、特别是小型民营企业,均面临着新的抉择。抱残守缺和犹豫彷徨,是此类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五,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迫切需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到目前为止,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发明较多,技术发明专利特别是基础性关键技术的发明专利少。这是制约影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巨大瓶颈,影响着民营企业竞争潜力的培养和发展能力提升。能否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引导性和实现健康的企业技术创新方向调整,对政府、对企业都是挑战。

民营企业家需要定心丸:

完善的经济制度和实施科学管理

经济观察报:在不同阶段,民营企业家关注的核心议题也不一样。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民企最关心的可能是所有制问题;90年代之后非常关心行业准入。就您了解的情况而言,当前阶段民企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政府该如何回应民企的这些关切?在经济的追赶阶段,因为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企业家只要看准问题,就敢大胆进入赛道;但当可供追赶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需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探索、创新时,对民营企业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是否意味着民企需要在发展模式、组织架构、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刘迎秋:民营企业怎么办?当前迫切需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行更多、更新的创新性探索,而探索归根到底都是人主导实施的——不管是自然人还是企业法人,其行为载体都是人。讨论企业创新和再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比较多,有几个较重要的需要特别提出来:

第一,解决中国民营企业创新和再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民营企业的发展意识、发展理念等思想认识问题。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前述提到有“民营企业家心神不定”,主要是讲一些民营企业家还感觉没有吃到“真正的定心丸”。产不恒,心无法恒。产不恒,心不一,创新、发展、忘我、进步等,就可能是一句空话。《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讲:“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先人所讲,言简意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民营企业家恒心的源泉?恒产。什么是企业家能够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持续谋发展的“定心丸”?恒心。恒产和恒心源于何处?科学健康的经济制度和健康有序的制度建设及其科学且符合实际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获得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党的正确领导,二是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确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大道理的行为理念和行动路线,四是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体制的重要基点,就是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动摇。

但是,对此,有人不赞成。他们高举并反复强调马恩在《共产党宣言》里讲的“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样讲,很有吓唬人的作用,这也是很多企业家“心神不定”、“没有安全感”的一个重要根源。

其实,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理论,不用学别的,认真学一下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党章》总纲就足够了。《党章》总纲说,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实践,不可能实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就是要通过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来改变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局面,实现国民富裕、国家富强。《党章》明确说,我们仍然处于并且还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初级阶段,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坚持共产主义理想这个根本方向的同时,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基本实践。方向明确、实践扎实,中国才能够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的努力,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任务,实现民富国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最终建成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

有鉴于此,当前我们就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上来,将实践回归到国民普遍富裕、国家日益强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行动上来。从国家经济发展角度看“民营经济基础论”和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民营经济支柱论”,就是真正能够指导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这个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1日的讲话以及后来的很多讲话中都讲到,从国家范围看,民营经济是重要基础。他在浙江工作时曾讲,民营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老百姓是谁?就是我们执政党、政府公务员的衣食父母。去年公布实施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性意见》也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

所以,要回归到这样一个非常实际的现实中来,民营企业家也要清醒认识这些问题,不要含糊,即民营经济是重要基础,民营企业家要学会当好这个重要基础。

第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有赖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变管制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

这一条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来,并做了全面部署,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当前的关键是落实。中央一再强调要鼓励、支持、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深化创新,包括技术、组织、市场、管理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创新。但是,如果政府定位不当、服务不好,企业就难于创新发展。鼓励,重在政策扶持,包括减税、降费,而不是让企业去申请各种财政补贴;支持,不是直接干预企业日常经营,而是积极服务和帮扶企业;引导,不是与企业只清不亲或亲清相混,而是既清又亲;推动,不是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而是门要好进、脸要好看、事要好办,而且要把企业必须找政府办的事减少到最低限、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第三,在前述两个方面大幅度改进基础上,民营企业家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搞创新、专心致志谋发展。

坚持好前述两条,民营企业家就有了信心;有了信心,企业家就能够做到“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废寝忘食搞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实际上,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间,很多民营企业家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今后还能不能做到,关键要靠良好的制度保证、健康的政策鼓励和有效的政府引导,同时也靠民营企业家主动和自觉。

当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重点,是如下几个基本方面:

一是发展模式创新。重在走现代企业发展道路,跨越所有制门槛,实现股份合作。

二是组织架构创新。重在管理的现代化和扁平化。即使是家族企业,也要选择权力制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架构和公司治理模式。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差别在企业文化是有形还是无形的。有形,表现为企业文化理念凝结成为口号;无形,表现为企业虽然没有特定的口号但有统一企业行为共同理念。企业能否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是看有无这样一种共同理念和文化。因此,衡量企业是否能够常胜不衰、永续发展的一个新标准,就是看企业有无自己的文化、至少有企业参与者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也就是指导思想。

经济观察报:你把民营企业家无恒产、无恒心的原因归结为有一些错误思潮的干扰,但是否还是有一些其他事件的支撑、才能放大这些错误的思潮?否则,仅仅是这些思潮,也难以形成影响、对民营企业家造成干扰。

刘迎秋:你所说是对的,我很认同。我刚才说的是深层负面影响。如果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再进一步,包括贷款、技术资源的分享、各种补贴的获取等方面,国有、民营都平等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没得到全面解决。此外,我们在具体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比如企业家行为过失的时候,或者对一些事件的处理有失偏颇的时候,也会对企业家的恒心、信心产生负面影响。这也是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给予关注和设法改进的。

经济观察报:平等相待的问题,是不是就是我国在一些对外投资贸易协定谈判中凸显出来的“竞争中性”问题?

刘迎秋:对的。竞争中性、所有制中性、政府服务中性,这几个中性是一致的。我国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政府成为一个中性的服务有为型政府。在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上,也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二者不是捆绑在一起,而是要走政企分开、政府和国有资产分开的道路。如果是公益性、与维持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有关的企业,那就走国有国营的道路,不计较企业是否有收益或利润。其他国有企业,则应一律回归市场,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平等使用各种资源,平等纳税,平等受到保护,不受偏爱。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民营企业认为自己不是亲儿子,只有那些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才有真正的“父爱主义”。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软预算约束”复归,降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由此可见,竞争中性是必需要考虑实行的,也是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实现的。如果这些问题都通过改革得到纠正了,民营企业家的那些担心事、闹心事,即使不是全部也一定是大部分能够得到缓解和解决。

在还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的现阶段,不能等着不做。一方面,民营企业家要认识到,这个问题一定会解决,而且正在解决。中国要成为国富民强的大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强国,也必须解决。但是,同时要看到,我国很大,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一步步地进行。对此,民营企业家要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不要因解决过程中认识不清、方向不明、萎靡不振而影响自身的应有发展。总之,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是老百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脊梁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家要振奋精神、实干快上。

平台企业反垄断:

依法严格管控和公平处罚过度垄断

经济观察报:在中国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初期往往会是宽松的环境以供企业探索发展,很多民营企业在此过程中迅速壮大——所谓“放水养鱼”,而随着新经济发展的日渐深化,相应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政府也逐渐对其进行规范和监管。比如,近期开始对数字经济领域平台企业的反垄断、个人隐私保护。这一规范和监管过程,如何既做到规范新经济、同时又能保护弘扬企业家精神并能促进产业更好的发展?

刘迎秋: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到了平台企业过度垄断问题。如何在反数字经济领域平台企业过度垄断过程中既弘扬企业家精神、又规范平台经济、平台企业行为及其发展又能带动各个产业、特别带动民营经济、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少有四个层面的问题要解决:

第一,对垄断要科学分类。有人说,只有行政垄断才是真垄断,其他都不是。这种说法不尽准确。可从多角度对垄断进行分类。

其一,从垄断发生形态的角度,可分为独家垄断和寡头垄断。实践证明,独家垄断不行。那寡头垄断行不行?通常,寡头垄断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寡头的过度勾结和过度垄断同样会影响发展。

其二,从市场支配能力角度,可分为经济性垄断和特许性垄断。前者是凭借企业自身拥有的市场控制力所形成的垄断;后者是凭借政府特别准许获得的市场垄断能力——比如烟酒、特定用途的药品、枪支弹药等,都属于特许经营。

其三,从买卖行为在市场中的地位角度,又可分为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卖方垄断,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其他都是买家,买方之间有竞争,但卖方一家说了算。买方垄断,则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买家,其他都是卖家。

其四,从垄断形成原因的角度,可分为自然垄断、技术垄断和行政垄断。

综上所述,垄断有多种类型,简单地说只有行政垄断才是真正的垄断,缺乏科学性,不可取。

第二,垄断、特别是对行政性垄断,在我国现阶段只能逐渐消除,难于一次性根除。因为行政性垄断的减少和消除,与我们的体制改革进程负相关。改革越深化,行政性垄断就会越少,发生滥用行政权力的情况也会越少。但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有些行政垄断还难以避免。比如,地方保护主义。虽三令五申反对地方保护,但是,短期内还是难于取消。因为,我国实行的是“财政分灶吃饭”。所以,行政性垄断还不可能马上全部根除。但是,不合理的行政性垄断要分门别类、区别轻重缓急、逐渐削弱、逐步取消。原则是,凡市场能够做、能够管、能够办的,政府就不再参与。包括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要对“父爱主义”和“父子关系”依法加以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各类企业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促进市场效率的提升和改善。

第三,要明确,谋求市场垄断是所有市场主体的内在要求,反垄断的要义,是依法平等管控和公平严厉处罚过度垄断行为。每个企业都希望获得某种垄断权,因为垄断权就是支配权,支配权力越大,能够参与市场定价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多。因此,每个市场主体都有这种倾向。这种倾向好不好?不能简单地说不好。因为这种倾向会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实现更多的收益,因此它是有助于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但是,企业在市场上的支配权力过大,形成了过度垄断,就会阻碍其他市场主体的竞争,就会成为必须反垄断的对象。

所以,反垄断的重点,是强化反过度垄断;强化反垄断的要义,是依法严格管控和公平处罚过度垄断。当然,反过度垄断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区别性、歧视性和宽严不一。反平台经济领域里的平台企业过度垄断和防止平台投资无序扩张,要依《公司法》和《反垄断法》,严格管控、平等处罚,不能对平台企业严、对其他企业宽;对民营企业严、对国有企业宽。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市场正当竞争,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第四,反平台经济领域里的平台企业过度垄断,是为了让平台经济更好更快更健康发展,并由此带动民营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更好发展。通过强化反垄断,管制过度垄断,规范平台企业市场行为,惩罚平台经济领域里的不正当竞争,不仅有助于改进和提升平台企业质量,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与平台具有高度关联关系和借助平台进行企业产品营销的民营企业更好和更高质量发展,也就是有助于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获得更加完善、有效的市场环境和交易环境,从而有助于推动整个民营经济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赞()
上一条:企业家的家国情怀2021-02-25
下一条:张伯礼勉励企业家:勇担时代责任,弘扬企业家精神2021-03-02

相关稿件

国雄资本董事长姚尚坤:民营企业家应更显担当 2021-02-23
听民营企业家代表讲述扶贫故事 2021-02-25
杨昌仁荣获“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2021-02-23
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民营企业家必须挺起脊梁 2021-01-09
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2023-04-04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