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海上风电发展成效显现 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补强

2022-09-06 14: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次阅读
 
海上风电发展成效显现 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补强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638万千瓦,已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海上风电业高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深远海。但专家认为,我国海上风电欲“乘风远航”,仍需进一步强化创新、降低成本、完善行业标准,进而做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体系,有效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1310659446_16624202289061n.jpg

  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风电安装平台“华电中集01”。(受访者供图)

 

  规模发展已现成效 新增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

  海上风电是优质的新能源资源之一,对电力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海上风电产业正从近海向深远海发展。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47.57GW,其中新增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16.9GW,同比增长452.29%。

  记者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单位——海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了解到,2019年至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海上风电规模发展已现成效,总体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向海争风”正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蓝色动力”。

  以山东沿海地区为例,位于山东烟台的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积极推动传统海工平台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创新利用,已经完成3座海工平台的海上风电部署利用。该模式也为下一步风电装备改装或升级改造奠定了基础。同时自主研发了“3060”系列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装备,承建了全球起重能力最大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在高端海上风电装备设计建造上跻身全球第一阵营。

  烟台蓬莱在发展风电装备产业方面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天然深水良港等条件。

  烟台市清洁能源产业链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蓬莱海上风电园区已建成投产项目4个,总投资60.36亿元,包括大金重工塔筒及管桩项目、巨涛重工导管架项目、东方电气叶片项目、国网烟台海缆运检中心项目等。2021年蓬莱风电装备产业实现产值85亿元,出口4亿美元,税收3亿元,分别增长42%、100%、114%,现手持订单70亿元。

  坐落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的青岛宝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商。该公司与德国领先的风电机组供应商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可年产4MW-6MW风电传动系统设备500台套以上。

  据青岛宝鉴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建芳介绍,其主打机型具有快速安全的控制基础设施,不仅优化了冷却系统,同时通过优化设计转子及轮毂,可确保每个风级均能保证稳定的电量输出。在发电量大幅增长的基础上,每个风级的声功率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

  近远海资源丰富 海上风电潜力巨大

  中集来福士战略总监潘细录表示,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对我国能源结构安全、清洁、高效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我国拥有发展海上风电的天然优势。中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气象局风能资源详查初步成果,我国5米至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范围内,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5米至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5亿千瓦。还有部分潮间带及潮下带滩涂资源,远海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富。

  “十三五”期间,我国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条,全国海上风电产业得以迅猛发展。

  按《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最新数据,目前我国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势头强劲,2021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690万千瓦,同比增长4.5倍,累计容量跃居世界第一。2021年,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并网发电,国内首个“海上风电+储能”海上风电场建设进入储能交付期,多项技术全球领先。

  创新集约发展 推动产业“乘风远航”

  随着我国装备技术实力不断提升,海上风电“乘风远航”的梦想正逐步实现。专家认为,虽然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但在创新性、经济性、标准性等方面的短板还需补齐。

  海洋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昕说,我国海上风电业起步较晚,技术储备和研发领域还有一定发展潜力和空间。其中,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的核心技术仍需加快研发。

  与陆上风电相比,成本是制约海上风电发展的因素之一。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郭晶表示,海上风电整机、安装、运维等都有更高要求,其成本是陆上风电成本的1.5倍至2倍。随着技术进步,风机的成本已明显下降,但下游产业成本仍居高不下。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垒认为,国内台风、载荷及测试等相关风电机组技术标准制定较早,参数设置与当前发展情况存在一定差距。风机装备认证也有难度。

  “必须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优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赵昕说,应聚焦行业“痛点”,结合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数字信息技术,加快核心技术部件研发。

  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是海上风电产业走向深远海的重要一环。王垒等专家建议,应优化海上风电产业布局,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形成海上风电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化滚动开发态势。探索利用已有的海洋油气开采装备技术突破海上浮式风电技术,推动海上风电逐渐向深远海发展。

  针对海上风电产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专家建议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额+绿色证书”制度,推动海上风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通过市场机制补偿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环境效益。

  此外,业内人士建议,推动海洋能装备机械载荷、功率特性、电能质量、并网检测以及关键部件的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等检测技术体系建设,并积极推进海洋能装备检测认证的国际互认。(记者 王凯 张武岳 济南报道)

点赞()
上一条:双创驱动 产业兴城: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双创平台签约揭牌2022-09-05
下一条:中小企业纾困政策落实情况调研报告发布2022-09-07

相关稿件

通讯:中企助推意大利海上风电 2022-02-14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 海上风电场诞生 2021-07-19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2-03-07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2-03-08
中国公司参与的意大利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并网 2022-04-27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