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江潮奔涌 沧海放长歌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发展纪实
这是2021年10月6日拍摄的厦门鼓浪屿及鹭江道一带城市景观。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一年后,随着湖里工地上一声爆破巨响,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大幕正式拉开。“大厦之门”从此开启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特区伟大创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40载岁月峥嵘,40载筚路蓝缕。以两岸融合为特色,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来充分发挥体制改革“试验田”、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作用,曾经风高浪急、发展受限的海防前线,不断向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因台而设 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海峡相望,鼓浪如歌。在我国首批4个经济特区中,厦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因台而设”。4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凭借对台区位优势全面拓展两岸交流合作,以先行先试服务对台工作大局。
作为首批到大陆投资的台商,建霖集团董事长吕理镇1987年来到大陆,在考察了几个城市后,最终选择了厦门。
“厦门离台湾很近,有着相同的乡音、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更为重要的是,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有政策支持。”吕理镇说,刚起步时,公司盖6万平方米的厂房,只花了18个月的时间。“这在当时,很了不得。”
依靠大陆市场,加上当地政策、人才的加持,建霖集团去年正式登陆A股。“厦门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目的地,也是两岸合作的典范。”吕理镇说。
40年来,厦门在两岸三通直航、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基层政党交流等方面不断有“破冰”之举,持续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金融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对台贸易中心等“一区三中心”,厦台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产业合作结出硕果。
如今,厦门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的区域,引进了友达、宸鸿等20多家台湾百大企业,累计实际使用台资117亿美元,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厦门规上工业总产值1/4。厦门口岸的台湾水果、食品、酒类、图书、大米等进口量稳居大陆第一,是大陆最大对台贸易口岸。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海峡论坛因疫情影响延至岁末登场,两岸各界依然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作为两岸交流交往最活跃的平台,厦门已重点打造了海峡论坛、工博会、文博会、图交会等50多个大型两岸交流活动,成效不断提升。
两岸合作的未来在青年。来自台湾桃园的青年创业者范姜锋把厦门比喻为“逐梦之地”。2016年,范姜锋与大陆合伙人共同创办了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如今成果斐然:协助7000多名台湾青年来闽交流,帮助超过300名台青、150个项目在闽落地。
“在厦门,我看到了在台湾从来没看过的风景。”范姜锋说,厦门已成为许多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的首选地。
厦门推出多项惠台利民举措,创新设立台胞服务中心、台胞驿站、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等涉台服务机构,积极为台湾青年追梦、筑梦、圆梦创造更好条件,搭建更大舞台。
越来越多的台湾新生代走进并融入厦门,成为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厦门已有20多个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其中7个获批国台办“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示范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超过12万名台胞在厦门工作、生活,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众多台胞主动当义工、参与社区治理,融入本地生活。
“台胞和大陆同胞已成为社区共同体。”厦门市湖里区兴隆社区台胞主任助理熊麒说,在他们社区,两岸同胞已经从“陌邻”变为“友邻”,真正实现了具有共同情感体验的“两岸一家亲”。
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表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广大台商台胞既是参与者、亲历者,也是受益者。台商台胞助力厦门发展,也搭上改革开放高速发展的“列车”,幸福指数年年增高。
多区叠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向开放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发展逻辑。
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之初,基础设施几乎为零,一张白纸上搞建设,资金更是紧巴巴。百业待兴,如何破题?
没有现成经验,没有标准答案,经济特区的使命,就是要冲锋探路,“杀出一条血路来”。利用特区政策优势,厦门在全国率先利用外国贷款建设机场、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率先推进税利分流改革,率先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率先推行土地有偿转让和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成立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经济特区成立之初一系列开放举措激活了发展活力,形成了外引内联的良好开局。
1984年2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临厦门视察,奋笔题写“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激励着厦门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
1985年,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此后,中央又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和象屿保税区。2010年中央又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一系列政策叠加,厦门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戴尔、通用、ABB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厦门。“厦门是ABB在中国扬帆远航的起点。从1992年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至今,厦门已成为ABB全球最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说,2018年ABB厦门工业中心投入运营,致力于打造现代化研发基地,实现从生产制造基地到创新研发基地的转变。
厦门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共有6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厦门投资了114个项目,合同外资41.2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6.3亿美元。
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截至目前,厦门累计登记境外投资项目1581个,投资分布7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涉及批发零售、制造业等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相继落地,厦门正在从更高层面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经济开放格局。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商事登记“一照一码”改革、设立国际商事仲裁院、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代斌说,自2015年挂牌以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498项创新举措,共有30项“厦门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融入国家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厦门视野愈加广阔。2015年首列中欧班列(厦门)开行,这趟离台湾最近的中欧班列线路如今已开行逾1000列。3年后,首开于厦门港的“丝路海运”也开行,海丝和陆丝在厦门实现了完美的交汇。
“丝路海运”是首个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南说,经过3年发展,“丝路海运”已拥有80条命名航线,通达27个国家的99座港口,联盟成员超过200家,累计运输集装箱超670万标箱。
跨陆连海的厦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为“一带一路”发展注入活力。与此同时,厦门紧抓“金砖”机遇,构建金砖合作的重要平台。
继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成功举行后,厦门在去年底又落地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创新基地正式建设一年来,发布了两批60项重点任务清单,开展了20期金砖专题培训,建设了7个新工业革命领域赋能平台,推出了首批39个新工业革命领域示范标杆项目,签约了33个金砖合作项目。
多项国家战略汇集,多区叠加的优势,推动厦门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始终走在前头。
质量变革 激发产业创新力
创新创业是厦门经济特区的鲜明特征。正是靠着创新驱动发展,厦门克服了地域空间狭小、经济腹地不足等弱点,走上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展厅内,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幕演示最新的视讯调度解决方案,应急指挥、交通调度、可视检修、远程监控都能在这套系统中轻松实现——走进厦门亿联网络公司,各种新技术新产品让人大开眼界。
作为国际领先的企业通信与协作解决方案提供商,亿联网络的自主品牌产品销售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SIP话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受疫情影响,公司云视频业务更迎来风口,订单激增。
“近两年,公司年均申请专利100多件,平均三天申请一件。”公司副总经理张惠荣介绍,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人数六成以上,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超过8%。
亿联网络所在的厦门火炬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建设30年以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从岛内不到1平方公里的“试验田”起步,发展为“一区九园”,支撑起厦门市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目前火炬高新区聚集各类企业超1万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
火炬高新区的鲜明特色,折射出厦门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布局的路径。相比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厦门经济体量偏小,全市仅170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近六成又被划入生态控制区。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紧盯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走“小而精”的精细化发展之路,是激发厦门比较优势的正确之选。
精,是指产业布局的高精尖。特区成立之初,厦门以“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为主,电子、机械、轻工、化工等企业,曾一度是厦门的支柱产业。此后厦门有取有舍,摆脱发展路径依赖,逐步放弃粗放型产业,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串点成链、集链成群,在转型发展中重塑产业格局,目前已形成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等9条千亿产业链。
40年来,厦门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1%。2020年厦门GDP达6384亿元,财政总收入达1351亿元,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达到国际通用的发达经济体“门槛”。
厦门以占全省1.4%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省14.5%的GDP、26.2%的财政收入和近50%的外贸进出口额,土地产出率、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度电创造生产总值等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乘着经济特区发展的东风,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厦门集聚发展,演绎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生动故事。
位于海沧区的厦门生物医药港,5.67平方公里的“袖珍”之地聚集了300多家生物医药公司。万泰沧海生物医药项目工程二期建设快马加鞭,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用于生产国产九价宫颈癌疫苗,并和葛兰素史克合作开发新一代宫颈癌疫苗。
“历经无数次试验,我们坐热了冷板凳,疫苗产业化生产终于实现突破。”据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成介绍,公司和厦门大学科研合作,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戊肝疫苗和国产首支、世界第三支二价宫颈癌疫苗。其中,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于去年5月成功上市,国产九价宫颈癌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位于海沧的艾德生物是国内外知名的肿瘤精准检测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公司总经理罗捷敏说,公司拥有60多项国际领先的自主专利,产品已进入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让60多万肿瘤患者从精准医疗中受益。艾德生物根植于厦门的创新沃土,也是经济特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产物。
推陈出新天地宽。“10多年前,我们开始逐步退出石化、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为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崛起赢得发展空间。”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善美说。
高处谋势,新处落子。紧扣产业发展方向,厦门近年来精准发动招商引擎,着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久前,总投资480亿元的厦门天马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主厂房封顶;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在厦投资成立子公司,并与厦大共建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
随着一批龙头项目入驻,结构优化、价值高端、效益突出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厦门加快形成。
协调并重 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
在保持经济发展“高素质”同时,厦门统筹推进区域、生态、民生、文化等协调发展,实现了成色十足、内外兼修的“高颜值”。
置身于厦门“特区·1980”湖里创意产业园,随处可见各种老工厂和老式录音机、黑胶唱片等老物件。独特的怀旧气质,让这里成为游客打卡、剧组取景的网红地标。
这块小小的土地,曾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原点。从昔日众多工业企业云集之地到今天的时尚高地,湖里创意产业园转型重生的过程,正是厦门“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生动缩影。
2002年,厦门提出“跨岛发展”战略决策,此后便将发展目光从岛内扩至厦门全域。跨岛发展拉开了城市格局与框架,厦门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施展拳脚的更大空间。
站在集美新城体验馆,整个新城全貌一览无余。十余年来,伴随着跨岛发展,集美新城从最初的一张白纸到如今的一派生机,逐步形成包括城市CBD、高校聚集、高科技研发、影视拍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城。
跨岛发展,关键在产业。从岛内的一期、二期,拓展到岛外的三期,厦门软件园跨岛而来。位于集美的软件园三期,过去是一片“农田滩涂”,如今变身创新创业沃土,3000多家企业、4.6万软件人才汇聚于此。
随着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产业跨岛升级有了肥沃的土壤,产业跨岛升级又反过来推动岛外新城建设。如今,海沧新城、集美新城、同安新城、环东海域新城建设全面提速,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在岛外优先布局。厦门市还大力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文体设施,基础设施等布局岛外,厦门新机场、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等片区加速推进。
岛内岛外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推进,而厦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协调推进力度也进一步加大。
筼筜湖,厦门市中心的城市湿地公园,被誉为厦门“城市会客厅”。这里花团锦簇,飞鸟翔集,游人如织。很难想象40年前,筼筜湖杂草丛生、污水乱排,湖水又黑又臭。
经济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打响了筼筜湖环境整治的硬仗。经过多年持续综合治理,如今筼筜湖彻底改头换面,筼筜湖综合整治工程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为“东亚海域污染防治和管理”示范工程。
筼筜湖之变折射出厦门久久为功谋划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多年来,厦门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标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打造“在花园里盛开的城市”。厦门率先制定全国首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出台环境保护条例。城市开发建设中,为保护中华白海豚,厦门市不惜将跨海通道方案由大桥改为隧道,成本大幅增加;为保护白鹭专门保留大屿岛。
在经济特区建设道路上,厦门始终不忘实现共同富裕的初心,大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普惠于民。
海拔900多米的军营村和与之毗邻的白交祠村地处厦门、泉州、漳州三市交界处的高山上,是厦门市海拔最高、最为偏远的村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高山两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与日新月异的经济特区格格不入。
在厦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高山两村兴产业、美生态,“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因地制宜走上了摆脱贫困、振兴乡村的致富路。如今走进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层层梯田环抱群山,郁郁葱葱的茶园格外“养眼”。
“曾经村里夜晚黑漆漆、山顶光秃秃,逢雷雨天常断电,出行只有泥巴路。”军营村返乡创业大学生高志云说,现在环境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
面向未来 新起点上再扬帆
四十载风华正茂,九万里风鹏正举。站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厦门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征程上面临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在两岸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厦门如何发挥对台优势更好服务国家工作大局?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特,因台而兴。厦门市台港澳办主任刘金柱说,作为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城市之一,厦门与金门隔海相望,是两岸直接往来和区域融合的重要枢纽。在两岸交流合作受阻的情况下,厦门更要努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面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把经济特区建设成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
目前,回应台胞需求,厦门正加快厦金通电、通气、通桥等项目厦门侧建设,先行推进厦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打造“厦金共同生活圈”。
——在“城市群”崛起、区域协调发展提速的时代洪流中,厦门如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区域经济布局中有更大作为?
厦门进一步发展面临空间狭小、经济腹地有限等因素制约。“厦门应当在厦漳泉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扩大其发展空间和辐射带动作用。”福建社科院教授严正说。
厦漳泉都市圈位于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之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区域以及对台合作的前沿门户。三地语言相同、文化同源、空间相邻,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闽南文化发祥地和核心区。严正说,应从更高层面推进厦漳泉协同发展,深度整合厦漳泉优势资源,从而形成更有厚度的发展腹地,让厦门在更高水平上建成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土地资源稀缺、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的厦门,如何进一步突围破局,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目前,外资企业贡献了厦门约70%的工业产值、60%的经济增长和40%的进出口额。“开放包容是厦门发展的软实力,今天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持续开放释放发展活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颖刚说,厦门要更加积极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探索“金砖+”的拓展模式,塑造陆海联动立体开放新格局。
“深化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深度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些都为新形势下厦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方向。”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茂兴说。
借力扬帆天地阔,击鼓催征正当时。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厦门经济特区将乘势而上、砥砺奋进,再次鼓起改革开放风帆,以高起点、高素质的竞争态势探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 (本报记者康淼、董建国、付敏、张华迎、秦宏、颜之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