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近年来,青岛市城阳区始终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创新财政资源配置和政策供给,出实招硬招,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财政服务。
两个“率先” 促进财政资金与金融联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青岛市城阳区与各类金融机构联动,向中小微企业不断输送金融“活水”。
2020年12月份,城阳区发布《金融支持城阳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青岛市首次正式发布执行的区域性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也是率先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制定出台的金融财政产业扶持政策,在青岛市具有示范作用。
同时,城阳区发布《城阳区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和融资担保资金池工作方案》,在青岛市率先设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和融资担保资金池,首期额度各为1亿元。
通过建设阳光产融平台,实施互联网产融数据审核、数据分析,提升银企对接效率;通过试点设立两个资金池,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银行信贷资金撬动作用,推动银行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贷款支持,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和银行“不敢贷”问题。
截至2021年7月份,青岛市各银行机构对城阳区投放各项贷款余额1270亿元,同比增长19.53%,高于全市5.2个百分点。
电子票据替代纸质收据 让6000余人次不再跑腿
资金拨付及时与否,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走向。城阳区以“开小口、切入准、解决好”为出发点,变革审批方式、拨付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把为民办实事真正办到实处。
在过去,企业申请兑现财政奖补资金时必须提报纸质收款收据,企业“多跑腿”、兑现效率低等问题屡见不鲜。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城阳区当机立断,对企业奖补资金全过程进行分析、梳理,在全市创新实施电子票据替代纸质收据的审批流程,由主管部门会同企业的开户银行一次性审核确认企业的基本账户。奖补资金则采用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直接支付到企业基本银行账户,不再需要企业提供纸质收据,以线上“银行流水”替代线下“收据报送”的小转变,实现惠企政策成效的“大提升”。
新模式的落地运行,资金兑付流程预计可缩短15天,甚至更长时间。在便利企业之余,全年可减少企业上门办理业务6000余人次,大幅度减轻主管部门及企业工作负担,进一步提高资金拨付效率。
“政府采购贷”融资1100万元 助力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融资难、融资贵”、资金压力大,是当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城阳区用活用好政府采购政策工具,与各金融机构通力合作,积极推动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开展“政府采购贷”业务。
“政府采购贷”不用担保和抵押,手续简便审批快,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缺少抵押品、无人担保的融资难题,提高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便利度、时效性,降低了中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截至6月底,城阳区已累计完成合同融资贷款1100万元,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培训宣讲、政策解读、发放材料、召开政策吹风会……为鼓励更多中小企业知晓、采用“政府采购贷”业务,城阳区利用多种渠道全域推广,确保这一创新普惠金融业务的整个操作流程在各供应商中充分普及,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数据来源:青岛市城阳区委宣传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