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综述
华兰生物血液制品生产车间
白鹭投资集团生产车间
科隆新能源前驱体生产线
“新乡氢”赋能冬奥会
河南省先进膜材料产业研究院在新乡成立 代娟 摄
新乡市工信局组织企业家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培训
“办不成事”窗口为企业办成事儿
和谐公园 李保忠 摄
1月28日,笔者从新乡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2021年,新乡市在面对灾情疫情叠加冲击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实现稳中向好,全年GDP完成3232.5亿元,居全省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8.3亿元,居全省第4位。
2021年,新乡市受暴雨灾害影响,多数企业停摆2个月左右,直接经济损失421亿元。三季度GDP增速低至-0.1%。面对灾后重建、环保管控等多重压力,新乡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四季度GDP增长8.2%,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全年增长6.6%,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触底反弹、V型反转的背后,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其中‘万人助万企’活动功不可没!”新乡市委书记李卫东说,自从“万人助万企”活动在全省开展以来,新乡市积极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全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深一度、一站式优质便捷服务,不断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有力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促进了新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全市一张“网”,处处见阳光
打造“数治”营商环境促监管服务并进
2022年新年第一天,新乡市一个名为“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上线运行。该系统以全市范围内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基础,按照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市更新、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已录入续建项目、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项目和谋划项目共6000余个。
作为新乡市刚刚上线不久的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的模块之一,它可以跟踪一个项目从谋划、立项,到建设实施、建成达产达效的所有环节,建立项目数据库,通过系统数据直观显示项目建设情况,一旦某一环节没有及时更新或超过办理时限,系统会自动向相关部门发出警示提醒。
“这一系统工具不仅可推进全市项目建设实现清单化管理、挂图作战,将来还可以随时结合数据分析报告,及时了解和调整未来产业方向,为政府投资结构调整提供大数据支撑。”新乡市发改委副主任王雁伦说。
自2021年10月开始,新乡市提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数治”思维,坚持以数字赋能倒逼营商环境优化,在全省率先启动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权力运行“一网统管”,实现行政流程再造,通过分析数据后面的共性原因,推动政策性解决问题的制度创新,解决了许多过去想管管不住、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
新乡市还建立由市委书记和各部门、各县区领导参加的大数据监管体系工作群,书记亲自调度,随时点评,日日通报。目前,该平台已归集45家单位29类329万余条事项数据。根据全市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情况,边开发、边完善、边提升,初步形成“一网通享”“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码惠企”“一件事一次办”“一键缴费”“数智大厅”“行业监管”等应用场景,打破部门之间涉企数据信息孤岛,实现大数据综合分析,让所有审批事项、监管事项、服务事项在阳光下运行。
新乡市市长魏建平表示,今年该市将持续完善提升大数据综合服务监管体系,加快全市政务数据“聚、存、通、管、用”,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推动制度标准重构、服务流程再造,对营商环境指标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变“年考”为“季考”“月考”“常考”,加快政府数治化转型。
全市一盘棋,汇聚八方力
打造“串并联”并行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前不久,新乡市红旗区联东U谷·新乡新东产业园侧门外的环路地面有几处柏油缺损了,就在项目总监张芝民准备抽空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下时,却意外发现破损处不知何时已被修复了。
这要归功于红旗区的“二马”服务模式,即“马路办公”和“马上办理”。
“马路办公”是红旗区委、区政府组织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深入到马路边、社区、建设工地等,走在“马路”上主动发现问题,站在“马路”上研究问题,让“马路”成为另一个办公室。有了问题咋办?“马上办理”!红旗区还成立新乡首家“马上办”,以“马上就办、一次就好”为理念,采取“上门走访调研+长期跟踪对接”的方式主动服务企业、项目,确保小问题当场解决,重大问题限期办结。
为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新乡市围绕“万人助万企”活动主题,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委员会,建立了“2+26”工作专班机制,明确了由市级领导牵头的26个方面整改提升任务清单。同时,通过“万人驻万企”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统筹调度并指导协调15个市工作组,全市推选2419名干部、122个工作组包联服务企业3133家,将企业问题纳入“万人助万企”活动企业问题清单,逐级逐部门分解交办,共解决企业问题2489个,问题解决率达99%。
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树立了助企重产的鲜明导向。通过完善组织领导、分包联系、专班服务、问题办理、督促督办、考评奖惩等6项工作机制,新乡市形成市、县“三库、两清单、一台账”(企业库、问题库、干部库,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全市一本台账)管理体系,落实“列单、领单、办单、办结”问题办理机制,确保活动深入推进。
去年暴雨灾害发生后,为帮助企业降低损失、恢复生产,新乡市组织“万人助万企”服务工作组、各县(市、区)企业服务办、市助企干部一手抓防汛抢险,一手抓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同时,为62家企业争取省制造业灾后重建专项资金1568.86万元,入选企业数量和资金金额均居全省第1位。
为企业开办“1110模式”(一窗通办、一个环节、一日内办结、零成本)和全程电子化“零见面”审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设立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和帮办服务区,让企业准入更便捷。
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受理企业在大厅提交申请后,非自身原因导致的不能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者多次跑腿不能办结的“办不成事”问题。对于当场能解决的问题,当场协调解决。对于当场不能协调解决的,则立即填写《“办不成事”问题处理工作单》,派发转办给有关单位(窗口),有关单位(窗口)须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情况。
新乡市创新采用“串并联”并行方式收集解决企业问题,避免重复收集,对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对个性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帮助解决;能属地解决的,落实属地责任,就地解决到位。对解决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的问题,提交企业服务周例会,由市领导协调解决。需要省级层面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上报、持续跟踪、协调解决,并及时将结果反馈企业。
全市“无死角”,创新破难题
打通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当前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疫情防控形势,新乡市提出“春节五不停、冲刺开门红”,即春节期间“防疫不停歇、项目不停工、企业不停产、商场不停业、服务不停步”。1月中旬,该市围绕工业运行调度、生产要素保障、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出台多项措施“防疫情稳经济”,支持企业扩产增效、项目建设加快进度,确保实现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在强化服务方面,依托“万人助万企”、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打造良好发展生态,设立24小时企业诉求受理专线,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长期以来,聚焦解决长期困扰企业的难点、堵点问题,新乡市创新思路研究出台一系列惠企措施,惠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加强企业培育,该市出台《关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千亿产业集群培育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百亿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意见》《中小微企业成长培育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2021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2家、10亿级企业5家、上市企业7家;市场主体突破48万户,居豫北地区第1位;新乡市1家企业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6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4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3家入选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牵头组建省首批产业研究院、9家入选省制造业头雁企业,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抓好民营企业日常诉求解决,在省内首推“双向挂职”制度,选派市、县两级3021名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干部与“四上”企业和省、市重点项目一对一“结对子”,担任企业和项目的惠企政策宣传员、发展情况调研员、涉政事务协调员、行政执法监测员,推动政企互通互信互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同时,从规模较大、成长性好、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中选派101名优秀人才,到市、县两级职能部门开展交流学习,深入了解政府部门工作机制和办事流程,及时掌握行业政策和惠企政策,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让企业“拿地即开工”。河南心连心集团1200亩新项目用地指标、困扰日升数控公司多年施工难题等企业反映的221个用地问题全部得以解决。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台《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金融助万企制造业融资提升专项行动计划》《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方案》等政策;建(成)立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市国资集团“一平台一集团”,累计通过平台对接信贷业务3946笔,实现放贷78.82亿元。2021年实现新增贷款336亿元,创历史新高;发放防汛救灾贷款129亿元,为企业稳贷77亿元;推行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为企业减免税费94.62亿元。
提升产业链水平。以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为抓手,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加快构建“542”先进制造业体系,绘制“四张图谱”“四个遍访”清单,绘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新乡市还以红旗区为试点建立“万人助万企”“红黄蓝绿”色块标注工作法,对企业问题实行统筹推进、分类管理。该工作法按照问题解决时效性将企业问题分为“红黄蓝绿”4个级别,其中绿色代表已按时间节点办结的问题;蓝色代表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办理的问题,一般性问题原则上解决时限为7天,重大复杂问题原则上时限为1个月;黄色代表超出规定时间尚未办结的问题;红色代表未按规定办结的黄色问题,一旦问题标注“红黄”,将即时启动相应督查督办程序和问题分析机制,确保企业问题及时推进,切实解决。
组建“投资者保护联盟”,以“律师协会集中办公+律师事务所专项服务”为运作模式,从加强对接交流、强化资源整合、拓展宣教渠道、规范上市公司运行、强化法律服务、推进“互联网+司法”六大方面发力,打造“事前教育、事中跟进、事后保护”综合体,深化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畅通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采取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110家市场主体,建立行政执法监测点,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商会代表、专家学者等群体中公开征集107名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在“12345”公共服务热线设立营商环境专区等方式,梳理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和提出的建议,随时受理并集中开展督导调研协调解决。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李卫东表示,今年,该市将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结合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和该市正在进行的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切实提升“数治化”水平,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三个一批”,扎实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虎成代娟)(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乡市工信局提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