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钢铁行业“寒冬”持续 并购重组有助于行业秩序改善

2023-05-17 14:06 来源:证券日报 次阅读
 
钢铁行业“寒冬”持续 并购重组有助于行业秩序改善

当前虽已入夏,但钢铁行业的“寒冬”却仍在持续。2022年下半年以来,钢铁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不少企业陷入亏损境地。5月15日至16日钢材价格虽然连续两日反弹,但由于同期铁矿石价格也在上涨,钢铁企业的盈利困境仍未明显改善。

  “从成本端来看,随着保供稳价政策的不断推进,原料端出现了整体明显下移的态势,成本端承压下行,虽有利于钢企盈利的修复,但成本支撑的减弱也制约钢价的反弹。”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需求不振背景下,钢企与上游铁矿石、焦炭企业之间的博弈仍在持续。预计今年5月份钢企盈利仍难言乐观。

  有业内人士认为,钢铁行业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供求不平衡导致的,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压减低效产能,有助于行业秩序的改善。

  钢企遭遇寒冬

  2022年钢铁行业经历了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非常差的一年。根据中钢协的统计数据,2022年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5875亿元,同比下降6.35%;实现利润总额982亿元,同比下降72.27%。

  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仍未走出行业寒冬。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一季度超七成上市钢企业绩下滑,更有10家上市钢企业绩亏损。同时,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情况则显示,2023年1月份至3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9685.4亿元,同比下降5.6%;亏损48.4亿元,同比下降111.9%。在41个工业门类中,钢铁行业是唯一由盈转亏的行业。

  “一季度的钢材价格同比降幅大于原燃料价格同比降幅,钢铁行业利润率处于较低水平。”这是中钢协给出的今年一季度钢铁企业业绩普遍不理想的原因。

  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为4492元,较上年同期下跌700元/吨,跌幅为13.5%。同期,重点钢铁企业炼焦煤平均采购成本同比下降4.70%;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为127.06美元/吨,同比下降9.13%。

  “此外,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的现状则大大压制了钢铁价格。这背后有对消费恢复的过度乐观预期,造成供给端增长过快,供大于求。”前述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钢铁产量增长较快,但房地产等重点行业投资恢复不及预期,加剧了供需矛盾,导致钢材价格快速走低。

  而这种状况目前仍未明显改观。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4月份,我国粗钢产量35439万吨,同比增长4.1%;生铁产量29763万吨,同比增长5.8%;钢材产量44636万吨,同比增长5.2%。同期,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5514亿元,同比下降6.2%(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27072亿元,下降4.9%。房屋新开工面积31220万平方米,下降21.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2900万平方米,下降20.6%。

  产业链持续博弈

  除了供求之间的博弈外,钢企与产业链上游的铁矿石和煤炭企业博弈也在持续。

  今年4月份以来,由于国内钢企生产积极性有所下降,导致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行。据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进口铁矿石方面,澳大利亚61.5%粉矿日照港市场价格为790元/吨,较3月底下跌130元/吨。焦炭方面,在钢企与煤企博弈之下,4月份以来,焦炭价格先后7轮提降,价格较3月底下跌600元/吨。废钢方面,也下跌了270元/吨。

  在原料端价格明显下跌带动下,钢企生产成本水平显著下降。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成本监测数据显示,使用5月10日购买的原燃料生产普碳方坯不含税平均成本较3月底下降483元/吨。

  “不过,随着上下游之间的博弈,焦炭、铁矿石价格继续下降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王国清表示。

  5月份,整体市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欧美加息预期兑现,南方雨季逐渐到来,旺季走向淡季转变,钢厂减产操作落地,都将影响着市场行情走势。

  “从成本端来看,随着保供稳价政策的不断推进,原料端出现了整体明显下移的态势,成本端承压下行,虽有利于盈利的修复,但成本支撑的减弱制约钢价的反弹,预计今年5月份钢企盈利仍难言乐观。”王国清如是说。

  并购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当前行业产能的优化尤为重要。一方面,钢铁行业可做好预判分析,通过自律减停产,有计划减少产量。

  今年4月下旬,国内部分钢企自发进行减停产。比如,西北钢联就曾宣布减产比例不低于30%,涉及高炉15座以上(包含前期已停产高炉),预计日均减少铁水产量6万吨以上。

  不过,这种自发的减停产只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供需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行业有所恢复,前期暂停产能将重新开启,问题将重新出现。

  “另一方面,钢铁行业需要进行并购重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化解低效产能建设和资源浪费。”前述人士认为,通过并购重组对一些同质化、低效的产能进行合并或关停,有助于从根本上化解产能过大问题。

  中钢协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国内钢铁头部企业中国宝武就曾表示,将继续推进联合重组,加快重点项目投资,提高钢铁领域的市占率,从而为重构全行业秩序做出贡献。(本报记者 赵彬彬)


点赞()
上一条:有色金属生产投资有望较快增长2023-05-17
下一条: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成为稳工业重要力量2023-05-17

相关稿件

“双碳”引发钢铁行业巨变 2022-06-17
“鞍本重组”有助疏解钢铁行业四大堵点 2021-08-21
一季度钢铁行业效益逐月回升 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2023-05-04
钢铁行业谋划碳达峰路线图 2021-08-11
两部门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 2021-10-20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