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粮小麦增产丰收已成定局,现在各地正在加快推动夏播、夏管。夏粮丰产丰收,离不开农机装备的助力。“三夏”大忙时节,全国有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农机手参与麦收,小麦机收率超过98%,为夏粮增产丰收贡献了“机械化力量”。
“机器换人”提升生产能力
6月份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河北柏乡县金谷源优质小麦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清组织100多名农机手,仅仅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4万多亩小麦收割,并接茬完成玉米播种。“今年小麦品质好、产量高,亩均比去年增产170斤,价格每斤高0.3元以上,实现了增产增收。”常清说。
柏乡县是国家小麦生产核心区和国家级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小麦机收率100%,玉米播种率99.9%。柏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石京峰介绍,“三夏”期间,全县投入拖拉机374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530台、免耕精量玉米播种机1980台,现已如期完成小麦机收和玉米、大豆播种。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粮食生产基本实现了“机器换人”。全国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水稻、玉米、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80%。随着农机化快速推进,全国粮食产量不断跃上新台阶。2004年至2021年,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34%跃升至72%,粮食总产量从9389亿斤增长至13657亿斤。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推动农业从传统粗放式生产向现代精细化生产转型,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农民整体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解决了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把更多小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拓宽了就业增收渠道。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农资涨价等因素叠加影响下,国内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积极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为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农机化贡献。
农机装备亟待补短板
在日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大会上,与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区域、产业、品种、环节上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农机有效供给不足是主要原因。比如,丘陵山区小型小众机械缺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械、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供给不足,无法完全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农机装备短板怎么补?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华认为,要强化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在注重适用类型和功能齐全的同时,大力发展专精型农机产品,实现农机装备补短板。
中国农机学会监事长、中国农机院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方宪法认为,我国农机装备已进入机械化、智能化并存阶段。传感器是智能农机装备的基础核心,可以对农机作业质量进行监控并及时反馈数据,为云计算提供数据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感器只能监测到农机所处位置、速度等参数,无法监测到籽粒破碎率、损失率之类精准数据。科研机构和企业、企业之间亟需强化合作,做到数据共享。
方宪法认为,我国农机装备还有很多坎儿要迈,如在动力传动、作业机具一体化管理、信息采集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很好的产品。未来,要把卫星、云计算、地面机器设备自主操控以及电子控制单元、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融合起来,形成“天地人机”一体化信息决策系统。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是系统工程,需要组织“产学研用推”各方优质资源协同攻关。“学会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紧扣行业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入融合,提高农机科技创新水平。”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小虎说。
夯实农机化转型升级基础
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基础条件建设比较滞后,是制约我国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王霜认为,我国农机化基础条件薄弱,许多地方特别是丘陵山区地块分散、机耕道路缺乏,农机无法下田作业;一些小农户的农机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不足50%,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是解决农机下田作业难的根本之策。江西崇仁县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县,据介绍,近年来,当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全县建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4.92%,粮食亩均增产150斤左右。
王霜认为,小农户特别是丘陵山区小农户经营规模小,种植收益低,压缩了农机发展空间。要完善普适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加大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其为小农户提供托管服务。
此外,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信息处副处长朱礼好表示,我国地域辽阔,农作物栽培和选种等技艺具有多样性,要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强集成配套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研究。要加快选育宜机化粮食品种;探索适合不同作物、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快种子加工、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秸秆综合利用等环节与耕种收环节机械化集成配套,推动建立健全区域化、标准化的高质量粮食机械化生产体系。(经济日报记者 刘 慧)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