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6%……在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势头,“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据悉,2024年,“三农”工作将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主线。其中,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将着重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以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为重点的乡村振兴,将着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
2023年,我国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1.57亿亩,连续两年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416.8亿斤、创历史新高。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迈上2亿亩台阶。
与此同时,我国利用国际粮源适当弥补紧缺品种产需缺口、改善品种结构,对粮食保供稳价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产品进口额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农产品大市场;农产品出口额居世界第五位,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优质农产品“扬帆远航”,进入国际市场。202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达到98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9%。
“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说。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面积总体稳定、有条件的地方挖潜扩面,产量上稳中求进、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的前提下力争多增产。
“今年将继续向各省级人民政府下达202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加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支持力度,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潘文博说。
2023年,乡村产业发展也保持良好势头。农产品加工业平稳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全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创建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农民收入保持增长。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
关于全链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表示,下一步,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做精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3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有效。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
“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与农民期盼还有不小差距。”邓小刚说,下一步,将聚焦协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牵头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强化乡村建设支撑保障三方面重点,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逐步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未来,要把乡村振兴当作重中之重,资金、人才、政策等优先保障。要尊重农业特点和乡村建设规律,从解决群众最迫切、最急需的事情入手。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一张蓝图绘到底,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