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有,一个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算法了。
回想一下,那些日常生活中你无比熟悉的场景,比如:
打开京东选购服装家电、通过抖音浏览热门视频、点击美团解决一顿午餐、翻阅小红书寻找旅游攻略、刷几集《纸牌屋》度过周末时光……
这些所有动作的背后,其实你都在和一个对象打交道——算法。
算法,早已无处不在。
应运而生的算法。
你知道,中国一年会产生多少信息数据吗?在2023年,每天的平均数量是:
90000000000 GB。
足足900亿个G,每一天!加起来,全年信息数据总量高达32.85泽字节(ZB),相当于1000多万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
这一年,全国生产了影片792部,出版各类报纸258亿份,各类期刊18亿册,图书119亿册(张)……
光是你可以浏览的微信公众号文章,一年就新增了4.48亿篇。
任何一个人,站在这样海量的数据面前,都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所适从。算法,正是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算法如何悄悄改变世界?先来看一个故事。
2015年,电商巨头亚马逊开了一家实体书店,短短一年半就实现了盈亏平衡,让很多传统书店大吃一惊。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家书店最有特色的设计,就是“图书推荐”:根据读者评分、预售情况、销量排行、书评网站推荐等,选出有可能受到喜爱的图书上架。
它还设置了这样几排书架,叫做“如果你喜欢……”
——如果你喜欢左边的这本书,它会根据多年积累的大数据,推荐右边的几本书给你。
很多读者,都因为这样的推荐而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好书。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事实上,今天不管你打开任何一个电子购书网站,都会看到类似的推荐方式,它们背后共同的运作机制就是——算法。
在这里,算法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茫茫书海中,找出你可能最感兴趣的书籍。
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正是:
信息过载。
再举个例子,看看算法是如何做出精准推荐的。猜一猜,去年在抖音上最火的作家是谁?
你可能想不到,是史铁生。
这位已故的中国当代作家,因为读者对《我与地坛》的一段书评,在抖音上收获了无数的粉丝。网友们用1.5亿次短视频播放来“品读”史铁生的文笔。
在一年时间里,关于史铁生的抖音视频越来越多,累计已达18.6万个,足足增长192%,相关视频总时长增长415%。
类似的经典图书还有《史记》《额尔古纳河右岸》《红楼梦》《水浒传》《平凡的世界》《三体》等,都在平台推荐算法的高效分发下,找到了一大批有需要、感兴趣的“新新读者”,获得了一次“重生”。
甚至一些冷门图书,也在算法的助力下,成功做到了“酒香不怕巷子深”。
因为4条推荐视频,40年前的老书《画魂》被加印了5次。冷门悬疑推理小说《不可以》一开始只是想清掉1000册库存,没想到推荐视频获得了超过110万的点赞,最后加印了15万册。
如果不是持续有人推荐,如果没有推荐算法的连接,这些被压在书山文海之下的小众、冷门图书,如何可能找到自己潜在的读者?
最后只能是变成一堆废纸,甚至被化为纸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算法打通了“书找人”和“人找书”的双向链路,帮助优质内容破圈传播,功莫大焉。
算法越来越重要
拿图书举例子,是为了方便理解,算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事实上,不仅图书,今天各行各业都必须用到算法,才能实现高效分发,解决优质内容/产品的连接问题。
尤其是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来进行优质、高效的算法推荐,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
比如,淘宝就不断在优化自身的算法。“猜你喜欢”已经成为淘宝首屏的主角,早在2018年天猫双十一的时候,基于个性化推荐带来的流量,就超过了搜索带来的流量。
滴滴用算法连接着几千万网约车司机,淘宝用算法管理着数百万家店铺,而每一个消费者也都在京东、携程、小红书上,随时随地用算法解决自己的需求。
甚至,有些公司还能通过算法了解用户的兴趣,定制化地去生产内容/产品。
奈飞的《纸牌屋》就是算法应用的典型案例,被称为“大数据搭起的《纸牌屋》”。它通过算法发现,导演大卫·芬奇、影星凯文·斯佩西、英国版《纸牌屋》都很受欢迎。于是,奈飞拿下了《纸牌屋》版权,邀请导演、演员,一气呵成推出市场,果然大获成功。
渐渐地,算法能够发挥作用的舞台也越来越大,扮演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如,你可能还没有注意到,短视频已经成了乡村振兴的“新农具”。
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农技类科普创作者,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传播乡村文化、农技知识。在抖音,最受新农人欢迎的一类内容是:
果树嫁接。
这类视频足足有30万个之多,总播放量超过7.5亿!
要知道,全中国农业就业人口也不过1亿多,这相当于给每个人都科普了5遍。
现在的新农人,开始流行在抖音通过“打听式做农业”,直接召唤专家指导。比如,在“梁老师讲农业”这个直播间,他们就能找到湖北鹤峰81岁的老农技员梁振清,传授毕生所学的农技知识,解决农业难题。这在以往,简直不可想象。
除了实用性的知识技能,算法在助力传统文化找到受众,尤其是新的年轻受众方面,也有出色效果。
上海评弹团的青年演员郑鸣秋,在直播间表演苏州评弹时,最高涌入了114万人观看,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万。这是线下演出根本达不到的。
更重要的是,线上直播演出不仅会给她带来打赏、点赞、留言鼓励,还有不少粉丝到线下看表演,给她献花,让她感到“非常开心和欣慰”。
我再举一个例子。
在成都,有个名为“三花”的民间川剧团,本来已经快倒闭了。创办剧团的“三姐妹”,艺龄均超过40年,凭着一腔热情演出,但行情极差,演员都比观众多。
直到去年9月,一条名为“探访‘三花’剧团开放式化妆间”的短视频,彻底改变了她们的命运。很多网友被感动、吸引了,泼天流量从此源源不断。
她们,终于被看见。如今,你再到成都去看“三花”的表演,那就需要抢票咯。她们的售票量增长了近10倍。
更让人欣喜的是,台下涌进来的许多观众,都是以前从未好好欣赏过川剧的年轻人——如果没有算法推荐,可能他们这辈子都将与川剧无缘。
可见,传统文化的优质内容,必须先“破圈”,才能吸引更多人奔赴和热爱。
算法并不神秘
看完推荐算法在这么多领域的运用,可能你会感到有些吃惊,没想到算法已经悄悄地在日常生活中扎根,做了那么多的事。
算法并不神秘,社会公众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我看到网友一个有趣的说法,妈妈才是最早掌握“算法精髓”的人。
记不记得你小时候,只因为吃饭时多夹了几口某个菜,这个菜就大概率会在接下来的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内更频繁地出现。妈妈也会因为你偶尔的口味突变,而乱了阵脚……
这不就是一种“爱的算法”吗?
在现代生活中,可以简单地想象为,算法就是一个趁手的“信息助理”,默默地工作,为你高效地获取需要的信息。
它通过大数据来尽力匹配你的需求,寻找最有可能适合你的结果。有时候,它也会特地为了让你“尝尝鲜”,给你打破信息的藩篱,去看一眼更大的世界。
比如,有的短视频平台就设置了“兴趣推荐机制”,特地给用户推送一定比例“不常观看”的内容类目,或增加随机内容,以保障内容的多样性。
这样的算法设置,就有可能能把你原本认为“不感兴趣”的美好事物,“刷”地一声带到你面前。
过去两年,有不少文旅城市“一夜爆红”。
淄博凭借“小葱烧烤卷饼”的烟火气出圈,天水靠一碗麻辣烫火遍全网,哈尔滨的冰雪世界突然爆红,凭什么?
尤其是像淄博、天水这样传统上缺乏资源、缺少大的景点、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本来是很难被看见的。
但是,在短视频的加持下,当地政府的精心组织、贴心服务,广大民众的厚道朴实、温暖人情,以及美食美景的种种美好场景,都得到海量的传播。
终于,它们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这背后,正是推荐算法敏锐地捕捉到了它们充满烟火气的精彩一面,放大了美好的瞬间。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算法发现了淄博、天水自己都没看见的精彩,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全民关注的旅游消费爆点。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冷门”功夫,能够在短视频上被用户所喜爱、传播?
布依族人“哩尢”的蜡染和刺绣非遗手艺,收获了一大批铁杆粉丝;
昔日“冷门绝学”的甲骨文,如今有60万网友追更;
甚至考古知识、弦理论、星际化学……
推荐算法,让人们发现,原来远方还有这么多有趣、有料的事物,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学习善用算法
当算法无处不在,有人感到了惊喜,也有人感到恐慌——算法会不会刻意制造“信息茧房”,甚至引导用户上瘾?
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其实有些多虑了。
算法绝对不是万能的,而是现代人可以倚重的工具。在一个透明度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规范的商业环境里,它受到严格的监管。
就拿推荐算法来说,它的主要功能是高效分发,帮助用户减少因浏览大量无效内容,而造成的时间精力浪费,并可以拓展新的兴趣。
本质上,算法之间也在竞争,只有最高效、有益的算法,才会真正被最广大的用户所喜爱。
所以,我们该如何与算法相处?
一种更理性的态度是,让算法为我所用。提高自身的算法素养,在算法的世界里遨游。
今天,有很多年轻人已经发展出一种新的玩法:利用算法来“养”自己的账号。
具体是怎么做呢?通过快速点击感兴趣的话题、领域,排除不喜欢的话题,主动增加搜索频次,对优质内容主动收藏,来告诉平台:哪些是我想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种种做法,其实也是主动在和算法互动。
时间长了,就能“养”出一个非常匹配自身需要的个性化账号。这个账号能够以更高的效率,为自己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这,正是一种“算法素养”的体现。它在现代社会将成为与信息搜索同样重要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个性化的推荐机制,有助于用户获得多样化的信息。
目前,短视频APP均已上线“算法关闭”选项。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研究报告显示,超过90%的短视频APP用户选择了开启个性化推荐算法。其中,抖音用户对于个性化内容推荐接受程度最高,开启比例超过94.4%。
如果说,现代社会的“信息茧房”根本上来自人的惰性、局限性和社交封闭。
那么,算法恰恰是可以打破封闭的利器。
史蒂夫·乔布斯有句名言:人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摆在他们面前。
享利·福特也曾说,在汽车出现前,如果你问人们需要什么更好的交通工具?他们的答案,肯定是“一匹更快的马”。
今天,也许人们最需要做的,是让算法帮助自己打开眼界,去发现从未看见过的——苹果手机和福特汽车。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