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文化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238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56%。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805亿元。
现在,我们的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很热,政府部门和相关学者都在研讨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研究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标体系、发展路径等。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除了要研究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和安全等一般属性,还要研究其独特性,即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
下面,我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行业的一些研究现状,谈一谈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维度。
第一,核心维度。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根铸魂。
1.人民性。我们要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2.主体性。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构筑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3.时代性。我们要以全球视野吸取人类文化发展优秀成果,在交流交融中提升原创性,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细做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治理中,体现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日常生活、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全过程。
第二,根本维度。文化生产、消费、供给体系是衡量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1.政府主导保基本。我们要以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文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我们要提高供给质量,注重投入产出效率。
2.依靠市场主渠道。我们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与经济、技术和金融的相互协调融合发展;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监管部门要提高管理规范化、法治化水平,保障创新活力的释放。
3.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我们要激活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造的主动性,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
第三,政策维度。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同一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把先进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可以看出,我国已经把文化的数字化发展上升到很高的层面了。
《意见》还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一是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二是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国家文化专网。三是鼓励多元主体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共同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四是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利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五是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六是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七是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八是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强化文化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监管。”
《意见》还强调,“各地要把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相关部门要细化政策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意见》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注重效果评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的文化数字化发展和信息服务都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呈现了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新活力。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新动力。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数字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已经成为文化消费的主要形态。比如,现在有一个很火的词叫元宇宙。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由多种技术整合产生,是虚实共生互动的技术性空间和新的社会形态,对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形成文化新业态、新形态具有重大的影响。
在文化数字化建设方面,我们要以终端建设为抓手,进而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同时,我们要以平台建设为核心,带动新型文化企业和业态发展,还要抓住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这个关键,加强国有数字化文化平台建设,规范发展和壮大市场化平台,守好文化意识形态安全和数据安全底线。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我们应持审慎、乐观态度。(庹祖海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