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报集团主管主办

中国企业信息交流平台

微博 微信

沈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路径

2023-08-19 09:02 来源:中国企业网 次阅读
 
沈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命题,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要深刻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现实意义,从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两个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旗帜鲜明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其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明的坚定传承者和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回顾党的历史,自创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坚定传承者和弘扬者,历代领导人都结合具体实践,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明的坚定传承者和实践者。

文明是沉淀下来的文化,文化是活跃着的文明。实践充分证明,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党始终怀有高远的文明理想,坚定的文化自信,坚持历史主动,自觉担当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和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起书写中华文明史,为中华文明注入新鲜元素,推进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中华文明大放异彩、光芒万丈。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是中国人民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必将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党的领导保证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华传统文化取其精华、用其精髓,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成果和智慧结晶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提振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告诉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通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将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和文化根基,开拓更为广阔的文化和精神空间,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一条文明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第三,党的领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坚强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一是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指南针”。党的领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和文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深厚的文明底蕴和强劲的精神动力。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政策主张等决定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进方向,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质内涵。党的领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是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压舱石”。党的领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基和命脉。党的领导有力保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制度、战略、举措等得到坚决贯彻、落实和执行,充分发挥着组织保障的作用。

三是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助推器”。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同时,党的领导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的奋斗中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

二、不断推进“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两个结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的建设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发展需要,提出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意义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推进“两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有效的方法论,奠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和根的基础,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作用。

第一,推进“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效方法。要以中国具体实际为立足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创新。要依靠“两个结合”的有效方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特别是,“两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成就,集中体现了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层次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力量,体现在具体路径上就是党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论基础,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路径就是要深入推进“两个结合”。

第二,推进“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根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推进“两个结合”。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其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理论强党等重大举措,以及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力量的社会动员模式,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基础。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两个结合”,推动中华文明在马克思主义激发和引导下的自我更新与历史重构,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着眼于新的历史条件,坚持“两个结合”的有效方法,铸魂培根,倾力打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和根脉。

第三,在坚持“两个结合”中释放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能量。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灵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源远流长,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持续推进“两个结合”,牢牢把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和根,在坚持“两个结合”中进一步释放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

三、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载体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之义。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灵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还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进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等,形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载体内容。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革命文化,激发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必须推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增强中国人民“平视”世界的底气和骨气。

第二,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凝心聚力,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原色”。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活力源泉,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引领人民投身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人民至上,做到以文化人、以人促文,在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的同时,促进精神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必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是熔铸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载体。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继承、发展和创新相统一,既植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土壤,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适应,彰显其民族性的同时还要体现其时代性。要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文化标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魂脉和根脉,在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强调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创造发展的结果,包含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当今世界各文明体处于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文明形态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文明家园中的优秀文明,为世界各国的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第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丰富人类文明道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多重挑战和危机。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世界迫切需要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突破“卡夫丁峡谷”,步入和平发展的大平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助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第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为人类现代文明注入新内涵。从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新科技将成为人类文明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新技术跨越国家、地区、种族、民族等有形和无形的界限,打破空间和时间,促进新价值新观念的生成,进而形成了发展人类文明的技术基础和价值追求。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度参与并重塑全球文明格局,用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展现出来的价值观念、技术理念等,推动中华文明新的发展进程,并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具有全球性价值和世界意义。

第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重绘人类文明发展新图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助于引领和推动重绘人类文明发展新图景。人类文明发展新图景的本质就是要坚持以世界上最大多数的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少数资本力量为中心。“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特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重绘人类文明发展新图景同频共振,促进全人类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迭代升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能够重绘人类文明发展新图景,进而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方向。

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天下情怀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正面临诸多共同的风险和挑战。2017年1月18日,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界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引了前行的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类复杂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价值大放异彩。

第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推动各国命运与共,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推动世界各国前途与共。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共创世界繁荣发展新格局。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是推动文明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传播中华文华的独特魅力,达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推动文明与共、文明互鉴、文明共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全人类情怀,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既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又要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

综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这一中心任务的思想基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不断深化党的理论创新规律性认识的重要体现,有助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因此,我们要不断重视加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室主任沈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及实践路径》讲稿摘编整理)

 

 


点赞()
上一条:追“星”地球第三极 - 致敬十八军进藏73周年系列活动圆满落幕2023-08-18
下一条:沈阳:什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2023-08-20

相关稿件

沈阳: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意蕴 2023-08-18
沈阳:什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2023-08-20
习近平: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09-20
庆祝二十大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大必然性 2022-10-22
袁钟:中华民族是最有信仰的民族 2022-02-14
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 中国企业报 中国社会经济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新浪财经 凤凰财经 中国报告基地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杭州网 中国产经新闻网 环球企业家 华北新闻网 和谐中国网 天机网 中贸网 湖南经济新闻网 翼牛网 东莞二手房 中国经济网 中国企业网黄金展位频道 硅谷网 东方经济网 华讯财经 网站目录 全景网 中南网 美通社 大佳网 火爆网 跨考研招网 当代金融家杂志 借贷撮合网 大公财经 诚搜网 中国钢铁现货网 证券之星 融易在线 2014世界杯 中华魂网 纳税人俱乐部 慧业网 商界网 品牌家 中国国资报道 金融界 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国招商联盟 和讯股票 经济网 中国数据分析行业网 中国报道网 九州新闻网 投资界 北京科技创新企业诚信联盟网 中国白银网 炣燃科技 中企媒资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滨州东方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