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一、我国生态家园建设的探索
自古以来中国就非常重视家园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朴素的生态安全观念。《管子•地数》记载,对于封山保护区,左脚进入就断左脚,右脚进入就断右脚。《吕氏春秋•士容论•上农》中记载,当时制定了春夏秋冬的禁令,规定在生物繁育时期,不准伐木割草、打猎捕鱼等。宋代宋太祖于建隆二年(961年)下达了《禁采捕诏》,禁止在鸟兽鱼虫的繁殖、生长期采捕。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我们就非常重视家园建设。
改革开放后,我国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形势也日趋严峻。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河流湖泊水体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物栖息地丧失严重,生态安全形势严峻。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推动了环境污染治理、退耕还林等行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携手共建地球家园。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将生态安全正式纳入国家安全体系。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新发展阶段建设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中国故事
中国积极探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森林、草原、荒漠、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红线保护、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向好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我国提出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观念,以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近几年相继印发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关于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等,致力于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一些建设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中国故事。
1.生物栖息地保护行动
在美丽家园建设中,我国非常重视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实施了一系列生物栖息地保护行动。
其一,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国划定32个陆地、3个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29%。在全国建立749个以鸟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和蝴蝶为主要观测对象的观测样区,布设样线和样点11887条(个)。据初步测算,生态保护红线涵盖了约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90%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其二,优化就地保护体系。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三江源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淡水供给地,维系着全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该公园保护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大尺度保护的典范。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跨吉林、黑龙江两省,与俄罗斯、朝鲜毗邻,保护面积1.41万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总面积为4469平方公里。分布着我国境内规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园内植被类型多样,生态结构相对完整,是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成为跨境合作保护的典范。
其三,强化生态修复,还生物栖息空间。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体现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塞罕坝机械林场几十年的治沙止漠,改变了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生态,筑牢了绿色生态屏障。2017年,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治理实践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其四,维持和修复水生态系统。改善水质,合理管理捕捞和泥沙、砂石采掘,阻止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维持淡水系统流通性,修复和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地。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已经成为白鹤、江豚等野生动物的天堂。
2.生物多样性保护
其一,完善生物迁地保护体系。植物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也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出,逐步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建立了植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以及种质资源库、基因库等较为完备的迁地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建立植物园(树木园)近200个,保存植物2.3万余种;建立250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基地,6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
其二,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对大熊猫、亚洲象等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已经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这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果和成功案例。
其三,推动“动物友好型”行动,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我国不断加强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宣传教育。藏羚羊穿越的青藏铁路廊桥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通道,更令人感动的是,相关施工单位克服重重困难把生态立体防护贯穿于青藏铁路施工过程始终。2021年,十几头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这一群亚洲象离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整整17个月的象群迁徙,跋涉1300多公里,整个过程牵动着国人的心,也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截至2021年8月8日,云南省共出动警力和工作人员2.5万多人次、无人机973架次、布控应急车辆1.5万多台次,疏散转移群众15万多人次,投放象食近180吨。象群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和惊吓,它们悠然自得,全部安然无恙回归。
3.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优化了物种生境,恢复了各类生态系统功能,有效缓解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压力。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其一,持续推进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3)协同控制。以北京为例,“十三五”以来,北京市聚焦细颗粒物(PM2.5)污染,深化“一微克”行动,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实践案例”。
其二,持续推进水生态治理。持续深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大黑臭水体消除力度,加强海岸及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太湖2007年爆发蓝藻危机,经连续十多年治理,从水域到岸上,城乡污水处理、工农业污染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以及太湖蓝藻水华监测预警等举措,已实现“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的目标。
其三,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直接关系着人们的食物安全,因此更要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在政策法规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相继发布,提出建设“无废城市”,垃圾分类等工作也抓得很紧。2020年,全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比如,新疆全力依法防治土壤污染,自2017年起,自治区生态环境部门每年印发《自治区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并在其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通过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治理、秸秆综合利用、残膜回收利用等重点工程,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为建设美丽新疆、供给优质农产品作出贡献。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生态文明建设,惠及子孙万代。“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根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文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促进建设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讲稿摘编整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