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洒在桌上,在指尖和榴莲尖尖的“较量”中,掰开果壳,白胖胖的果肉露了出来,臭香臭香的味道在屋内弥漫开来……今年9月份以来,家住丰台的90后韩斯宁多了个习惯——周末逛逛北京新发地,在榴莲馆挑个合眼缘的榴莲,周日的午后在家开个“榴莲盲盒”,享受制作榴莲千层的快乐,第二天带到公司和同事们一同分享。
从新西兰的奇异果到智利的车厘子,再到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的各种“榴莲盲盒”,越来越多的洋水果成为首都市民“果盘子”里的常客,首都“果盘子”——新发地市场的国际范儿凸显。这背后,有一群新发地跨国“果农”,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让农产品成为最新鲜美味的“纽带”,让小水果撬动大开放。
繁忙的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跨国种火龙果
您能想象得到,餐桌上的毛豆、豆角、紫薯,竟然也是“进口货”吗?
在北京新发地,许多“大王”“百强”商户都经历了徐柱这样的批发、打造种植基地再到国外开拓种植基地的发展路径。
“毛豆大王”谷志龙就是其中之一,他把毛豆、豆角种植产业发展到了缅甸。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花毛一体”——花生毛豆拼盘,已经从夏天的时令搭配扩展到“全年无休”。这背后与南北贯通的农产品供应链条分不开。谷志龙就在云南种植了大量的毛豆。
长期在云南种植基地出没,让他结识了一批边民朋友。他们生活在边境上,熟知两国情况。2015年,他的一位边民朋友为他打开了另一片沃土。
缅甸的八莫地区,地形上与云南犬牙交错,气候差不多。同样是种毛豆,为什么不能去缅甸种呢?
“当时最让我心动的是低廉的成本。2015年,在云南种地,每亩土地的成本已经要2000元,人工成本更是高达200元一天。而在缅甸的八莫,土地成本为200元每亩,人工仅为15元至20元每天。”谷志龙告诉记者,毛豆种植、采收,用工量特别大,最终他在云南成立了一家公司,与缅甸朋友的公司合作,在八莫先后建起了万亩种植基地。
随着边民互市目录的调整,如今他又改种起豆角,从11月开始压茬种植到明年2月,春节前后来自缅甸的豆角就将陆续进京。谷志龙还收获了意外之喜:当地土地特别肥沃,虽然采用的是原始种植方式,可产量比在云南多10%至20%,而且豆角颜色好,市场竞争力非常强。
经营热带水果的郑玉强在越南打造火龙果种植基地,也是在越南朋友带领下实现的。
“当时我们发现火龙果的市场很大,和朋友在广西考察,想找地方种植火龙果,同行的一位越南朋友说,他们那边气候条件也很适合种植火龙果,为什么不去看看呢?”郑玉强回忆说。
最终,郑玉强的火龙果种植基地落地越南平顺。当时买地是1000元每亩,人工也是一个月1000元,关键是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降雨多不用浇水,病虫害也少,一年四季就打打草、施点儿肥,亩产有4000斤左右,是国内的一倍。
“几乎每天都有1个货柜火龙果进到新发地,我这边负责销售,当地的朋友负责管理种植,咱们老百姓吃到物美价廉的水果,当地老百姓有了营生,双赢!”郑玉强说。
商户贾全龙在越南永隆种植了3000亩紫薯,平均每天通过新发地市场输送进京100吨;商户温玉强在越南隆安建设了1200亩的火龙果、龙眼基地,交易高峰每天能进京4个货柜水果;商户李建英在菲律宾与当地农场合作建设了20万亩香蕉基地,高峰时期每天有9个货柜的优质香蕉进入北京市场……在新发地市场的牵头下,越来越多的“大王”和“百强”在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建设了近30万亩种植基地,不断提高着进口农产品的品质和可控率。
车厘子的“出”与“进”
进入11月,“网红”车厘子又来了!今年智利车厘子进入中国市场比去年早了近半个月,10月28日首批空运车厘子抵达新发地的时候,一箱售价高达1900元,折合每斤190元。
在进口水果交易区,空运车厘子可谓是“奇货可居”,一箱10斤装的3J规格车厘子卖到了1400元左右。
“来得早,量少,价格就比去年同期高。”进口水果经营商户薛福荣说,月底大批坐着轮船漂洋过海的车厘子就将抵达中国港口,价格则会大幅回落。
中国人有多喜爱车厘子?2010年智利出口的车厘子中,仅有38%出口到了中国,2022年这个数据增长到了88%。
新发地商户们的海外种植基地也跟着商机走,已经走出了亚洲。“进口水果大王”赵新文就把视线放在了智利。早早布局,把孩子送到了智利留学,如今孩子就留在智利从事车厘子贸易工作,“父子档”跨国合作,与当地农场合作种植了1000亩车厘子和300亩蓝莓。
“收购了一个果园,孩子在那边负责运营、筹措货源,学习他们的运营及品控。目前还算是刚刚开始,希望能让车厘子进京的路径更畅通,更能够抓住时机。”赵新文说。
每年2月初到7月中旬,国产大樱桃轮流上市,10月底开始,智利车厘子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一直供应到来年2月份,从7月底到10月初有一个空档期。
为了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吃上好樱桃,新发地“樱桃大王”刘文坡盯上了樱桃的另一个主产区——澳大利亚。
刘文坡已经与澳大利亚樱桃主产区的斯迪克斯樱桃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该樱桃园占地1800亩,刘文坡与其合作运营500亩,每年能够产出600吨樱桃,填补国内市场需求。
合作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刘文坡除了从澳大利亚引进樱桃鲜果外,还在引进种苗、种植管理技术、包装分拣技术等方面与斯迪克斯樱桃园深度合作。在其位于河北易县的樱桃种植园基地就有斯迪克斯樱桃园的技术支撑,种出中国好樱桃。
随着中外樱桃种植者的交流不断加深,新品种的引进以及种植技术的标准化、精细化,中国大樱桃主产区辽宁、山东,果品品质也在不断提升,约有20%至30%的国产大樱桃品质已经不输甚至超过了进口车厘子。
车厘子的“出”与“进”,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进口水果国产化之路。中国具有地理气候多样性,大部分进口水果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合种植的区域,比如车厘子、麒麟果、蓝莓、西梅、火龙果、百香果等,通过贸易及种植基地的交流与互动,在越来越多的水果进入中国的同时,也从品种、种植管理、销售模式等方面助推中国水果产业不断提档升级。
2023年9月8日,新发地国际榴莲馆正式开业。本报记者 刘平摄
为市民“吃遍全世界”搭好平台
今年8月18日,加拿大车厘子首飞北京新发地,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农业部主任贝迈信,商务专员章煜为车厘子宣推;10月22日,马来西亚波罗蜜首次抵达北京新发地市场,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代大使尚慕甘、商务公使衔参赞(贸易)尼克曼-拉法易、农业参赞陈彬彬现场见证开柜仪式;10月31日,越南工贸部进出口局副局长陈国缵、越南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农德来一行到新发地市场考察……
北京新发地可以说是外国驻华使馆官员现身最频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特色农产品的旺盛需求,各国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多地通过新发地走上首都市民的餐桌。
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介绍,目前已经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种优质水果在新发地市场销售。疫情前的2019年,新发地市场销售的进口水果超过8万个货柜,达到199万吨。今年以来,进口水果的销售迅速回升。新发地市场将推动商户与国外重要水果主产地合作,将各国的资源禀赋与国内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相结合,为市民“吃遍全世界”搭好平台。
今年9月8日开馆的新发地国际榴莲馆就是搭平台的一个创新举措。
“市民对优质果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正是看中了这种需求,新发地“大葱大王”毛勇习果断参股了榴莲馆的建设,并将重心转向榴莲经营。
“我们有了榴莲的招牌,让各国的种植商知道我们,直接来和我们谈,把价格拉下来,让老百姓能够直接来这里买到最新鲜价廉的榴莲!”毛勇习说,这个目的已经实现了,自从榴莲馆开业,不仅有榴莲种植商找上门谈合作,还有其他国家的果品商来接洽。前不久她就在榴莲馆招待了来自伊朗的马龙,在分享榴莲的美味中谈成了新的生意,伊朗的石榴、椰枣、百香果引进中国,中国的土豆、洋葱、西蓝花出口伊朗。
220元每箱的奇异果、260元每箱的美国大李子“恐龙蛋”、90元每箱的秘鲁蓝莓、65元每箱的耙耙柑、110元一板的丹东草莓、80元一箱的冬枣……向西是国产精品水果区,向北是进口水果交易区,以榴莲馆为核心,一个北京市民水果尝鲜的新消费活力之地正在形成。
记者 孙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