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青年精神消费需求
陆 飞
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优越的物质发展环境,富足的精神成长空间,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广阔的视野,培养出了他们自信自强、担当有为的气质和风采,也催生了青年对精神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
成长于崛起的中国,这届青年人具有更为独特的心理状态。调查显示,青年人特别是新潮的“95后”在投入精神活动时,并不会过度寻求他人的认可和社交层面的满足,而是专注于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同时,青年人会主动用各种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比如工作日更喜欢阅读、观看、收听学习成长类内容,在休闲时间广泛涉猎音乐、旅游、科技等领域。此外,青年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更强烈、表现出更加积极的爱国情怀,以年轻人话语体系创作的家国叙事文艺作品越来越受欢迎。
因此,如何更好同青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情感契合,实现青年人自我价值的满足,彰显独特身份、独特归属感、独特个性体验的极致追求,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一方面,要不断构建全方位、多样化、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在内容供应上“加量”,在传播效率上“加速”,在认同度上“加厚”,积极回应消费者所思、所想、所盼,让青年消费者获得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精神消费服务,获得更具特色的文化体验、文化认知、文化享受。
另一方面,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引导青年人提高文化品位、文明素养和审美能力,帮助青年人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更好满足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推动实现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如果说,物质是构成美好生活的骨骼和实体,那么精神就是美好生活的灵魂和血脉。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乘着新时代东风和互联网之潮,在当代青年的引领下,中国精神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很大,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作者系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