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100平米样品监测室,8小时走2万步,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10米宽纵深,来来回回要走数百次!”姚兰说,“这是我的岗位和职责。”
8月31日,晨鸡报晓,川北九龙山深处炊烟袅袅,一身红工衣的姚兰出现在龙001-U3井口边,取样、装瓶、封口,动作一气呵成。
处暑时节,九龙山气田进入检修季,姚兰和同事们开始忙碌。井站和装置区取样,常态化开展监测气田水质,为川西北气矿生产单位、重要生产现场和重点工程保驾护航。
200项标准开启“地毯式”搜索
“国标、环境标、行业标,标准就是最好老师!”班组长简单一句话,深深烙在姚兰心底。
从化工分析到环境监测员,姚兰习惯任何作业都按操作规程做,“200项标准,90项指标”,这是必须翻越的山,面对那满满几抽屉各种标准书,她养成随手翻查习惯。
“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非常多,这些法规和标准严格规范操作中每一步骤,原始记录中每个数据,直至报告编制、审核以及最终签发。”姚兰掰着手指一一列出。
标准有了,重在执行力,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满监测公式、常用项目指标,标注清晰可见,姚兰说这样便于加深印象,反复巩固。
审核一份简单的容量分析原始记录,需要检查所分析样品类型、分析项目、方法名称等10项。“兰姐责任心特强,为了核对数据,在样品监测室一天可以走几万步。”90后监测员高亚琦连连称赞。
5万元省出“设备医生”
外表瘦削的姚兰,骨子里有一股韧劲。
随着气田监测任务与日俱增,离子色谱仪却耍起“小性子”,几乎每月都会出现或大或小故障,气田水分析频繁“卡壳”。
厂家派来人员也只能恢复仪器运行,查不出原因,“耗时长、费用贵。”姚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一头扎进实验室,成天围着仪器转,查阅大量资料。在走完第N个两万步后,她找到问题症结:气井在钻井、试油、开采过程中,化学制剂容易污染样品,污染的水样进入离子色谱仪,会侵蚀损伤色谱柱和抑制器,导致仪器故障停机。
症结找到了,如何对症下药,筛选出真实的地层水?
那段时间,同事们经常看她“煲电话粥”,向技术员取经,了解各种工作液性质,与地层水性质对比。她发现可以结合pH值、矿化度、相对密度、过滤速度4项参数,来判断地层水受到何种工作液干扰及干扰程度。
凭借多年经验,她采用电导率仪快速粗测样品矿化度,蹲在实验室里反复实验,总结地层水电导率和相对密度之间经验关系表,对比此表格结合过滤速度和酸碱度来判断样品是否受干扰,从而快速筛选出合格样品。
这次努力让离子色谱仪变得“温顺”,监测站每年节省近5万元维修费。姚兰“设备医生”名号不径而走。
5万次样品 监测零失误
“每一份样品监测,就如同医生为病人出具的体检报告。”姚兰说:“署名的时候,签署的是责任心和职业承诺!”
技术尚在其次,细心、耐心、静心缺一不可。
“性情温和,说话语气总让人愉快,是我们班的贴心‘面娃娃’。”同事沈晓燕说,当班员工思想波动、受到批评、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糟心事时,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她。
“心齐了,事儿顺了,就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姚兰坚信。在技能培训中,她针对性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常态化岗位练兵,攻关班组员工薄弱环节,组织参与国家级能力比对,补强实验室监测技术短板。
两年来,班组参加国家级能力比对16(项)次,参与比对项目均获“优秀”,能力比对成绩名列省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前茅。
“自己环节尽量把细一点,下一环节就能轻松一些。”她对自己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
姚兰,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环境监测工。在岗28年,监测油气样品5万次,零失误。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