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创新的意义
数字创新为什么很重要?我们在工业革命那一轮落后了,通过改革开放追赶了上来。过去10年,我国在数字消费应用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面对下一个10年,我们希望在数字化产业方面依然走在前面。现在,我们有5G这样一个大的引擎、先决条件,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数字化产业齐头并进,这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过去,大家认为互联网是手段、数字化也是手段,但其实数字化不仅仅是手段,它已经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所有的行业、所有的技术、所有的领域,我们必须看到这个深刻的改变。我是学高分子专业的,记得以前有位老师曾说过:“我们写了这么多的分子,结构这么复杂,难道说这些物质是这样的吗?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我们现阶段表达它是用这样的方式。”由此,我想到了数字,数字是最新、最深刻的表达方式,它可以表达化学、物理以及所有的技术。过去,我们常讲创意、创新、创业,在数字化时代,它们是以数字为基础连在一起的,没必要再去细分了。所以,现在做企业还需要“数商”。什么是“数商”?“数商”就是对数字学习、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我近一年来先后到联想、海康威视、工业富联、用友、雅戈尔等企业调研,我看到这些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的变革,它们进行创新的最大特点就是数字化。中国的数字化创新产业走在了前沿,这又改变了企业发展的方式和经营的模式。过去企业间是竞争关系,现在企业间可以把产能互相利用起来,就像通过云平台把各自的空间互相利用起来一样。
技术、互联网、资本
是企业发展的三维空间
企业的逻辑是成长的逻辑,就如种下一粒种子,它是需要成长的,我们也要思考如何让企业健康成长。企业成长往往面临两大问题,要么长不大,要么长大以后就崩盘。如何破解这个怪圈,如何解决好企业健康成长的问题,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事情。
“技术+互联网+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三维空间,三者缺一不可。我们既要有技术,也要有互联网,技术解决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互联网解决市场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有资本,资本解决发展基础的问题。技术、互联网、资本三者合力,共同带动企业实现创新转型和经济发展。
第一,技术。说到技术,我们往往想到的是科技。科技包括科学和技术,科学是发现未知的事情,而技术是发明,是科学知识的应用。企业的创新绝大部分是在技术层面,解决产品开发和制造的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面对国际和国内的竞争,能否随着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不断研发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是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间技术创新实力的较量。
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技术。对企业来讲,首先应该思考有没有技术,没有技术应该考虑技术的来源在哪儿,要切实解决好技术的问题,没有技术就很难生存发展,例如经营一家餐馆需要炒菜的技术。再如华为已经走在了行业的最前端,无人可跟随或模仿,正如任正非所说,“我前面已经空无一人,我很孤独”。所以,华为每年要投入1300多亿元的巨资进行高科技研发以掌控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
第二,互联网。互联网对企业来说,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商业模式,其商业模式的作用比技术更重要。互联网的商业应用包括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像淘宝等电商公司属于消费互联网,目前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位居全球第一,在美国课堂上讲消费互联网相关课程,如果抛开中国消费互联网的案例,老师是没法讲课的,因为中国的市场足够大,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做得很突出。
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正在由消费互联网进入工业互联网,比如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聚集了390多万家生态服务商。疫情期间,青岛的4个女职员用4天时间帮助山西一家企业转型生产口罩,每天产能达10万只,这些都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完成的。消费互联网是面向个人的,我国有14亿消费者;而工业互联网是B2B模式的,我国有3000多万家公司,拥有充足的市场需求,这些都是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企业必须将互联网引入企业中来解决市场问题。
第三,资本。有些人认为美国的创新发展得好是因为制度,费尔普斯在《大繁荣》一书中提出制度对创新不是最重要的,价值观、文化对创新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除价值观和文化之外,资本的力量其实也很重要。资本是创新的工具,是创新的引擎,是创新的动力。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讲到了创新、资本、企业家精神,并提出了“资本是企业家用来创新的杠杆”这一观点。再优秀的企业家,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也做不成事。
在爱迪生那个时代,美国基金就很发达,爱迪生研制出灯泡之后,在基金的支持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也就是今天GE公司的前身。爱迪生的成功可以说是“技术+资本”的结果,是资本支持了创新。现在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比如谷歌、微软、Facebook、特斯拉等科技巨头,都是靠纳斯达克等资本市场的培育发展壮大的。同样,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也都是靠资本市场的支持做起来的,今天我国企业的创新速度能够加快,也是源于资本市场的支持。我国私募股权和风投基金的总量10年间涨了10倍,现有14万亿元资金在支持企业的创新。同时,这些企业快速成长的高市值也支持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并为投资者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创新和资本市场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的。
京东方就是在资本市场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因为投资屏幕领域需要大量资金,甚至上百亿元的投入。于是,京东方向地方政府定向增发股票,2元一股,地方政府花钱购买这些股票,然后京东方就拿着筹到的资金去投资。随着各地新工厂的陆续建设,京东方的股票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地方政府再出售这些股票,从而获得收益。除了成都、重庆,合肥、武汉、北京等地方政府也通过这种形式跟京东方合作,解决了京东方的资本来源问题,从而京东方把液晶显示屏做了出来。这个过程非常巧妙,几个方面的力量都被综合利用起来了。
如果5年前用同样的办法去做芯片会怎么样?当时,荷兰的光刻机开放销售,如果我们做些像京东方那样的资本市场创新,把芯片也做出来,我们就不至于像今天这么被动。现在,资本市场对国产芯片也给予了巨大支持。中芯国际这次回归A股的时候很轰动,募集资金500亿元,市值超过6000亿元。资本市场是支持创新的土壤,而创新也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市值,我主张“业绩+创新”,市值高的上市公司都是有创新技术的公司。企业有业绩、有创新、有贡献、有未来,这是资本市场最欢迎的。
资本市场创新对经济和企业的创新至关重要。2019年,科创板在上海设立,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落地,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要更大范围地推广注册制,也就是进一步市场化。这都是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创新,这必将迎来创新创业的大发展。资本市场创新迈出一小步,企业的创新就会迈出一大步。大家都很期盼资本市场的继续创新,沿着科创板、创业板的路继续走下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资本市场进一步市场化。
我国是一个高储蓄国家,全球的平均储蓄率在过去10年、20年中,平均是26.5%,而中国大大高于这一水平。2008—2019年年末,中国的储蓄率占GDP的比重从51.8%降至44.6%,预计未来还会进一步下降。有人说这和我们的民族属性有关。记得有一年接待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他认为储蓄不应该是具有基因性的,存款是可以拿出来做投资和消费的,关键要改变资本的一些制度和运行方法。
我国的存款总额现在已达到192万亿元,约合27.8万亿美元,而美国仅有13万亿美元。据统计,截至2020年7月,已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4000多家,对应资金规模为14.9万亿元。但这个数字与发达资本市场相比,在体量上仍有差距。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相关报告,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美国登记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仅3200多家,但对应的股权投资金额却有15.03万亿美元,约合100万亿元。美国储蓄额不高,而是进行了大量的股权投资。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提醒我们要从高储蓄社会转向投资社会,多层次吸引资本,加大资本市场的建设力度。
资本市场不只是针对上市公司而言,也要加大对民间投资机构的支持,上市公司和民间投资机构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美国当前有近2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都是由基金投资公司培育的。过去,中小企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靠银行贷款,但是过多依赖银行贷款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的杠杆越来越高,利息负担越来越重,恶性循环;二是增加了银行的风险。今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加大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力度,减少间接融资,这会有效降低企业的负债率,不让利润主要用于支付利息。我国目前利润率最高的仍是几大银行,要改变这种现象,这并不是说银行不好,缺了银行肯定不行,但是要强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培育,而不能全靠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单纯依靠推高杠杆,企业的发展难以持续,这是过去很多年的经验教训。
独角兽企业的崛起
2020年8月4日,胡润研究院发表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中,美国有233家上榜,中国有227家,两国仅相差6家,但我国独角兽企业的市值总额远远超过美国独角兽企业。中美两国的独角兽企业占全球的80%,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创新大国。中国的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说明这4个城市在创新与资本的结合上非常活跃。
“独角兽”这个名词出现的时间还不长,它是指创办时间在10年以内,在资本市场上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一些创新型企业。它有一个特质,就是把创新和资本这两项结合在一起。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并不同,隐形冠军企业是有规模、有市场、知名度不高的公司,如德国的一些家族公司,而独角兽企业是被资本市场高度认同的创新型企业,创新是其重要的本质特征,是以市场估值来衡量的。在整个创新型经济里,我们要有“尖刀班”,要有“敢死队”,它们就是独角兽企业。所以,独角兽企业对于创新型经济和创新型社会具有巨大的意义。
独角兽企业的出现和成长离不开资本市场,它们是靠资本市场的土壤培育起来的。这些企业发展前期的高投入靠资本市场支持,同时它们又反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中支持独角兽企业的基金、风投机构在投资的独角兽企业成功上市后,通常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比如,2020年7月上市的寒武纪是做AI芯片的独角兽企业,企业上市后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很大的贡献。
独角兽企业诞生并进入资本市场,将改变资本市场的结构,也将改变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现在,中国A股市值排名前10的公司中,有2家酒企、6家银行、1家石油,这和美国股市有很大不同,美国股市市值排在前列的是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等高科技企业,两者对于价值投资的认识和取向是不同的,也能看出资本对企业发展驱动力的差异。随着我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独角兽企业对于我们战胜疫情、恢复经济也非常有意义。疫情之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很多传统的、实体的经济受到很大影响,而独角兽企业所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大多在蓬勃发展、逆势发展。现在是打造独角兽最好的时间窗口,疫情虽然给企业带来很多压力,但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这个时刻是创新型经济和独角兽企业成长的绝佳时期。
前不久,我和几位年轻人交流创新创业方面的话题,我问他们:“你们的目标是什么呢?”他们回答:“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先进入独角兽行列,第二步要上市,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会员。”我听了他们的创业故事很感动,他们为了事业奋斗,努力打造独角兽企业,有人在遇到困难时甚至把自己的住房都抵押了,以给员工发工资,度过最困难的时期。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企业家就是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人。这些要做独角兽企业的年轻人,正是对成功充满了渴望。这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创新所需要的。
做有质量的独角兽企业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在做独角兽企业的过程中,我们更要重视质量。这里面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把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创新有风险,我们要进行有质量、有目的、有效的创新,研究创新,学习创新,扎扎实实地去做,提高企业的治理质量、运营质量和创新质量,逐渐成为有质量的独角兽企业。
二是把高速成长和规范经营结合起来。独角兽企业都是高速成长的公司,在成长过程中要强化规范经营和治理。证监会易会满主席提出的“四个敬畏”,对独角兽企业来讲就是原则和立场,也应是初心。从第一天立志要做独角兽企业开始,就要做到规范经营,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不犯原则性错误,因为有些错误一旦犯了就再也没有改正的机会。所以,快速成长的前提是规范经营。
三是把创新的故事和创造价值的故事结合起来。独角兽都有创新的故事,这个故事要讲好。记得2019年年初“CCTV中国创业榜样”颁奖典礼上有很多机构投资者出席,当时一些创业者就请我出主意,怎么才能让这些机构投资者愿意投资?我说,首先要把企业的故事厘清,把企业的故事讲好、讲通、讲准确,讲得让这些投资者脑门发热,他们才愿意投资。当然,光会讲故事也不行,企业既要讲好自己的故事,也要做好实际的事情,要创造价值、回报投资者,这两点要结合起来。不会讲故事没人愿意投资,但如果只会讲故事,即便投资者投了效果也不一定好,有些独角兽企业正是因为这样而没能实现成长。我希望独角兽企业既要快速,也要稳健,能够扎扎实实地提高公司质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