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拿大回到中国半年的华为CFO孟晚舟,时隔四年后,再一次站上了财报发布会的舞台。华为在过去的四年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引得孟晚舟不断感叹:“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2021年财报显示,华为全年营收6368亿元,同比下降28.6%,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上升75.9%。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2815亿元,占比44.2%,同比下降7%;消费者业务收入2434亿元,占比38.2%,同比下降49.6%;企业业务收入1024亿元,同比上升2.1%。
这也是华为自2018年消费者业务首次超过运营商业务成为公司最大收入支柱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情况。孟晚舟解释称,消费者业务收入暴降主要是因为手机、平板、PC等三大产品业务发展受限。
华为在全球四大主要区域的收入也在同比下滑,最严重的是中国市场,2021年收入4133亿元,同比下滑30.9%,此外欧洲中东地区收入1315亿元,同比下滑27.3%,,美洲地区收入292亿元,同比下滑26.3%,亚太地区收入537亿元,同比下滑16.7%。
尽管如此,华为依然保持了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1年财报显示,华为研发总投入1427亿元,占比22.4%,处于近十年最高位。
对于2021年营收大幅下滑的原因,孟晚舟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归纳了三个方面:
一是华为在供应连续性上持续承压,美国多轮制裁对华为手机、平板、PC等造成重大影响;
二是中国5G部署高峰期正在过去,市场需求消减,留给华为的业务拓展空间变得有限;
三是华为在疫情下面临着跟所有企业同样的压力。
之所以还能出现营收下滑反而净利大涨的情况,华为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由于出售部分业务的收益、经营质量的改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
2020年11月17日,华为出售荣耀,由供应商们接盘,外部曾传闻出售价格近千亿元。华为还在进一步缩减成本费用,与孟晚舟一同出席财报会的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2021年华为销售与管理费用同比降低93亿元。
在展望2022新财年中,华为表示终端业务将聚焦全屋智能,支撑新业务发展,如线下门店卖车等。对于一身兼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EO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的余承东来说,2022年的压力可能更大了。
01
根据孟晚舟介绍,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接近腰斩的主要原因,来自手机、平板、PC三大产品的发展受限。
消费者业务的业绩下滑其实从2020年就已经表现出来。Canalys数据显示,2019年华为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约1/3份额,到了2020年第四季度,这一数字已下降至22%,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4%,这直接造成华为消费者业务增速从2019年的34%,断崖式下跌至2020年的3.3%,为历年最低,华为2020全年销售收入增长也陷入十年新低。
无法获得芯片等先进工艺的持续保障,是华为上述三大产品发展受阻的主要难点。从去年的华为P50开始,尽管华为仍在坚持更新手机产线,但搭载的均是来自高通的定制版4G芯片。
余承东在P50发布会上曾无奈表示:“因为美国的四轮制裁,限制了我们的5G使用,所以只能用4G芯片。”
去年华为分析师大会上,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的徐直军否认了彻底放弃手机业务的传闻,并表示华为仍在努力尽早让消费者买到华为品牌的5G手机。
只是,相比孟晚舟为争取胜利回国所付出的近三年努力,华为的这个梦想,注定要更为艰难。
手机遇阻之下,华为去年还曾尝试深挖电脑产线的价值,自2020年12月进入商用PC领域以来,从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到平板电脑和商用PC,华为来了个全覆盖式更新。
不过放大到全球范围,入场只有六年的华为PC,还远远无法跟传统PC巨头们抗衡。2021年度财报也侧面映衬出华为在电脑方向上的突破不利。
但华为仍然坚持不断更新硬件产品,除了维护一部分忠实用户外,另一层用意则在于最大程度保住线下渠道流量。在趋近成熟的IoT市场,手握庞大线下销售渠道的华为,将具有先发竞争优势。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华为全球共有超过56000家门店和专柜,其中体验店达到5500 多家。
这些门店,也将成为华为发展智能汽车业务的一大渠道优势。
02
华为消费者业务当下的发展重心落在了可穿戴设备、TWS耳机、智慧屏等产品上,孟晚舟表示这些产品在2021年营收增长均超过30%。
华为财报显示,2021年三季度华为手表和手环出货量全球第一,截至2021年底,华为智能穿戴设备全球累计发货量已超过1亿。
但从消费者业务具体表现来看,增长超过30%的智能穿戴类设备依然难以担起填补手机等亏空的重任,均价百元的耳机、手环,与均价上千元的手机相比,无法挽救华为消费者业务接近50%的收入同比下滑。
为了增加收入,华为将重心放在了高客单价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上。官方介绍称,基于“1—2—N”(1 个智能主机、2 套核心方案、N 个子系统)解决方案,华为全屋智能将全面提升家的智慧体验。
3月份的华为全屋智能新品发布会上,余承东推出了针对中小户型的便宜版全屋智能方案,80㎡的典型户型(2室1厅)售价39999起,相比前代10万元的售价,消费门槛进一步降低。
余承东表示,华为全屋智能2021年已完成50城50家门店的建设,2022年的目标是完成500家门店覆盖。
智能家居称得上是一条前景广阔的赛道。IDC报告指出,2021全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预计2.3亿台,同比增长14.6%,预计未来五年市场出货量将以21.4%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至接近5.4亿台。
根据艾媒数据,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16-2020年由2608.5亿元增至51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1%,2022年规模预计可达到6515.6亿元。
这一市场不仅有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也在下重注。它们都有着覆盖广泛且数量丰富的硬件产品,背后也都有着丰富的生态合作伙伴,和遍布全国的线下门店及线上流量。
竞争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争夺对IoT操作系统的控制权。
从当前来看,鸿蒙系统成了华为在IoT市场的杀手锏。
国泰君安在一份报告中分析道,鸿蒙生态的培育,需要先切入其他IoT硬件设备市场,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帮助鸿蒙系统实现全场景覆盖。当足够多设备在鸿蒙系统上融合协作时,也将成为华为自有终端产品的竞争护城河。
届时,凭借更丰富多元的跨设备融合体验,华为IoT将拥有显著区别于苹果、小米等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但实现这一美好预期的前提是,华为鸿蒙系统的用户数要足够大。
2021财报显示,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数超过2.2亿,面对苹果等超过10亿的iOS用户量级,在自有手机业务增长被按下暂停键后,华为还要不断寻找新的鸿蒙合作伙伴。
03
汽车就是一个可以预期的鸿蒙系统新增市场。
去年12月,华为和小康合作打造的AITO问界M5,成为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新能源汽车。
财报显示,通过HI(Huawei Inside)和智选模式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中,北汽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长安阿维塔11HI版和AITO问界M5(智选)都将于2022年内陆续量产交付。
2021年内,华为累计发展了超300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旗下智能座舱平台与150 多家软硬件厂商建立合作,HUAWEI HiCar目前与30多家主流车企品牌建立了深度合作,支持HUAWEI HiCar的车型超过100个。
在余承东看来,华为拥有的超过5500家高端体验店,几乎覆盖了中国的每一个重要城市,这将是华为帮助车企卖好车的一个巨大优势。
财报会上,郭平特意强调重申,华为不造车,只是要把华为30多年集成的ICT能力,用来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但随着华为首款智选车型赛力斯SF5销量不佳,且在问界M5中的参与成分又太过突出,外界对华为造车的质疑一直不断。
这其中既有来自主机厂商的不信任。如曾参与北汽极狐项目的前华为BU员工向36氪提到,“传统车企对华为还有提防的心态,这导致华为很多优势发挥不出来”,也有更多车企选择自研车载操作系统的竞争趋势,包括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等头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在加大自研资源投入。
此前接受字母榜采访的头部新能源车企高管曾谈到,华为合作的对象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华为面向的,其实是那些在自研上很难达成,却又想要这个东西的车企。”
在华为帮助一些车企将新能源汽车于2021年造出来后,留给余承东在2022年的更大挑战是,如何向外界证明华为能帮助这些车企造出一辆受到市场认可的爆款好车。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