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各方参与,推动北粮南运通道形成常态化、规模化和高能效的长效机制,惠及民生。”“只有打通整个粮食产销产业链,才能解决产销区粮价倒挂问题”……12月26日,浙江北粮南运产销合作研讨对接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粮食供应商、经销商、金融系统以及政府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浙江“北粮南运”产销合作发展大计。
目前,中国粮食的格局是“北粮南运”,每年产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广东、浙江、福建等粮食主销区。近年来,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稳定在占全国的20%以上,商品粮总量约占全国的25%,粮食调出量约占全国的30%,是“北粮南运”的主力。作为我国“大粮仓”,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近年来,随着粮食运输大通道越发顺畅,黑龙江优质粮食产品走俏南方市场,“北粮南运”需求日益旺盛。浙江作为粮食主销区,从2001年国家粮食购销市场化政策实施起,通过“北粮南运”“引粮入浙”成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浙江每年要消费800亿元粮食,浙江人购买的大米品类中,东北大米的占比最高。尽管南北供需两旺,但因国家采购价、市场价、保质期、路途遥远等因素,粮食产销区合作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北方销售困难、南方采购麻烦、产销区粮价倒挂等。打造助力粮食收购、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纵向一体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本次研讨会上,相关产销区政府、粮食企业、金融业、物流业和粮商代表分别进行了粮食产区现有模式分析、北粮南运中物流平台的作用和意义、浙江粮食收储现状和浙江粮食安全供应链金融分析。通过产销深度对话,阐述北粮南运的必要性,就优化浙江粮食保供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研讨会承办方浙江稻可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他们将联合浙江华粮成品粮食交易有限公司,重点建设北粮南运产销合作交易平台,打造“通道+枢纽+网络+信息+交易”的仓储物流运行体系,提升仓储物流服务质量,打通北粮南运的物流卡点和仓储交易节点,为北粮南运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以往,一列货车每节车厢可运60吨,按照60节来算,一列也只有3600吨。现在,我们推行汽运专线进基地,再通过中远海运进行海上货运,统一运往浙江三门健跳港,每艘船可载2—5万吨,相当于几列火车的运输量。”浙江华粮成品粮食交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清斌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实现铁海联运的转换之后,每吨粮食的成本降低200到300元,显著降低了粮食调运的时间和成本。
来自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公司大连大区的张婷介绍,作为“北粮南运通道建设”的链主单位,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大连大区利用集团海运资源及自身港口仓储资源,已从黑龙江产区累计运输了几百万吨粮食至南方,汇聚了以糙米和玉米为主、以大米、大豆、豆粕为辅的谱系产品系列,与多个头部企业成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她表示,将发挥央企优势,与各方一道,推动“北粮南运”通道形成常态化、规模化和高能效的长效机制。
通常,浙江省储备粮每年约为700万吨,常年销售量为2000万吨。北粮南运产销合作平台建设后,预计每年成品粮交易最少可达200万吨,占浙江全省的10%。同时,工商银行、浙商银行、农业银行、农商银行、台州银行、温州银行、杭州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提供信用支持,以先授信后结算的交易服务,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运转问题。
当天,到场的供应商与经销商还进行了洽谈签约仪式,共达成100万吨30亿元的意向签约。
原浙江省粮食厅副厅长狄绍梅如表示,浙江北粮南运产销合作交易平台建成后,将有效衔接东北产区与浙江销区,全新构建粮食东部及南部沿海物流大通道,高效整合种植、收购、仓储、运输、加工、配送及销售全供应链条,在政策引导下形成粮食流、信息流、资金流并行,实现产业纵向一体化和经销商横向一体化的立体粮食安全,高效高质保供格局。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