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工业领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点对象。标准体系建设是“双碳”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据了解,我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现行和在研标准项目共有166个。其中,基础通用标准4个,核算与核查标准超过90个。核算与核查标准包括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与核查、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与核查、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核查、核查机构/人员资质能力要求等相关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聚焦急需标准的制定和现有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产品降碳、工艺过程控碳、协同降碳等方面,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对核查机构、团队和人员的资质和能力要求等作出明确规范,确保核算数据的真实可靠,为相关标准工作奠定基础。
整体来看,《指南》全面覆盖了工业低碳转型发展各相关领域,从制造流程、技术发展、生命周期、产业链条等多个维度,统筹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综合考虑产品、企业、园区、供应链等层面的碳排放;同时,注重与现有的节能与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协调配套,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各类标准的协调发展。《指南》的出台有助于切实发挥标准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作用,通过加快标准制定,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必将更好推进工业领域向低碳、零碳发展模式转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