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全球最大规模山东泰安35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在山东泰安市举行开工仪式。该工程由中国能建与泰安市泰山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这是继中国能建主体投资的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开工后的又一大规模长时新型储能工程落地。
此工程多项储能技术再创新高,采用全球首创低熔点熔融盐高温绝热压缩技术,工程建成后将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单机功率全球第一、转换效率全球第一、储能规模全球第一,有助于推动新型储能技术高端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和废弃盐穴资源再利用,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能建方案”。
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栾健,泰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洪涛,中国能建数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明忠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发来贺词,中国电机学会电力建设专委会主任委员喻新强出席仪式。泰安市委常委、副市长常绪扩主持大会。中国能建所属葛洲坝集团、中电工程及设计、装备企业代表,设备厂家等相关单位代表出席开工仪式,并为项目培土奠基。
万明忠在致辞中表示,大规模长时储能是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大局所需、大势所趋、行业所向,正迎来规模化、融合化、数字化发展的大潮。他指出,山东泰安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一手承载着助力泰安打造全国“储能之都”的重任,一手承载着全产业链国产化协同创新的重托,事关未来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局,责任重于泰山。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走向更大装机规模、更高转换效率、更先进应用平台、更经济工程造价,具有典型的引领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栾健在致辞中表示,伴随着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超常跨跃发展,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山东将发展新型储能作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进行了有力探索。压缩空气储能单机容量大、储能周期长、运行方式灵活、应用场景广泛,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点方向。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储能发展,将其作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新型多元储能基地。他指出,中国能建作为国家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大型中央企业,精准发力、主动作为,积极投身压缩空气储能的研发和应用,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开展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建设,彰显了央企的责任担当。工程的实施,对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商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对加强山东省盐穴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泰安2×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工程由中国能建数科集团联合中国能建华东建投、泰安市泰山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投资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22.3亿元。一期建设一台350兆瓦/140万千瓦时机组,提出了325摄氏度低温熔融盐储热高温绝热压缩系统方案,设计储能/充电时间8小时,释能/放电时间4小时。两期全部投运后年发电量约为10亿千瓦时。
在历时一年的前期开发过程中,中国能建始终秉承“山东有需求、能建有优势、双方有共识、合作有共赢”的原则,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瞄准山东泰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盐矿资源,依托中国能建自主研发的大容量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为山东带来全新的压缩空气储能方案。该项目具有更高效的物理储能系统,全球首创低熔点熔融盐高温绝热压缩技术,系统综合转换效率达70%以上,效率水平全球第一;更经济的工程造价水平,核心经济指标单位造价降至6000元/千瓦左右;更智慧的数字化电站,全过程数字技术赋能,打造储能电站数字孪生,实现“智能、协同、融合、安全、柔性”的智慧电厂,为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贡献“能建方案”。
该工程的开工建设,是中国能建践行国家能源革命的又一重大突破,对于推进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商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保障山东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山东省盐穴资源的综合再利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加速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也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数科集团采用“研投建营”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泰安项目为起点,向山东各地辐射,在菏泽、聊城等盐矿资源丰富地区布局盐穴型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滨州、青岛、烟台等新能源富集地区布局人工造穴型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助力山东逐步打造覆盖多种储能形态的“两千万千瓦级储能基地”。此外,数科集团将在我国新能源富集的三北地区以及中东部和南部负荷中心地区,布局近百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通过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三侧发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促进能源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山东省能源局、泰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山东能源集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中国能建所属葛洲坝集团、中电工程、中能装备、数科集团、华东建投等企业负责人,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泰山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产业链协同方相关负责人,以及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电力报等10余家媒体记者,共计100余人参加开工仪式。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