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今年3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
“调查”是指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了解事物真实情况。“研究”则是指对调查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以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当前,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加快重塑,重视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和生命线,也是新闻媒体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以企业、园区、地方政府为报道核心和服务对象的中国企业报,始终高度重视调查研究,践行新闻“四力”。通过记者走基层、访一线进行深入调研采访,获取鲜活的第一手新闻资料,同时也捕捉企业和园区深层次的投资与招引需求,从而带动了产业招商服务,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新闻+服务”的发展路径,确立了“一专三全”的战略定位和“四位一体”的经营策略,对新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
作为党的传家宝,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做好工作的重要方法、改进作风的重要环节,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重大命题,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的深刻论断,经过党的大力倡导和党的领导人率先垂范,重视调查研究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调查研究成为我们党创造百年伟业的重要法宝。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了解情况、认识事物、获得真实报道材料的重要方法。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把自己锻炼成思想端正、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新闻工作者。”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结合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闻队伍发生的新变化、传播格局呈现的新趋势,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工夫”的深刻论述,通过调查研究推进党的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唱响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强音。
“交换、比较、反复”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论
中国企业报的报头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题写,他提出15字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也是激励企业报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交换、比较、反复”阐述的就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交换”是指与持不同看法的人交换意见,可以全面地认识事物,从而确保结果的真实性;“比较”是指在研究问题、制定政策、制定计划时,要把各种方案拿来比较,深入了解情况,让判断更准确;“反复”是指要对得出的结果反复论证,从而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交换、比较、反复”的调查研究方法对中国企业报的工作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让中国企业报朝着专业的智库型媒体不断迈进。
2011年,在传统媒体发展面临挑战的时候,中国企业报开始反思突围,另辟蹊径,探索出独特的“新闻+服务”融合发展之路。通过记者下沉到一线调研获取一手资料,到整个集团全链条推进调研成果转化,不仅保证了新闻报道的鲜活,更通过调研的详实数据和独家信息提高了服务能力,提升了自身价值。
与产业链建设紧密相连的园区建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14年起,中国企业报先后开设《中国园区》专刊和《中国园区融媒体》周刊,派出记者对国内各类园区进行深度调研采访,至今已调研园区超过1500家,为中国园区的创新模式、发展前景和转型路径提供了有深度和有价值的参考。
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培育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一时间,打造特色小镇计划迅速在各地开展,但是思路不清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真正让特色小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企业报多批记者分赴各地,对正在打造特色小镇的区域进行深度调查,并推出专题报道《特色小镇年代》,通过部委专访、专家分析以及对浙江、贵州等多地的实地调研,深层次、多角度地分析特色小镇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于当年举办特色小镇建设研讨,邀请相关区域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小镇建设进行观点交锋和论证交流,给正处于热潮中的特色小镇建设带来了中肯建议。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2018年,中办、国办下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分工方案》,明确了中国企业报宣传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的职责。
为落实这些文件精神,从2018年5月开始,中国企业报持续3年时间,奔赴国内100个地市、近1000个园区,深入一线采访调研,并于2018年开始举办全国企业营商环境研讨会,每年两次发布“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城市、园区”报告及系列评价结果。目前,年度“中国企业营商环境(案例)城市、园区”已连续发布4年共8个批次,成为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的重要成果与组成部分。
通过“新闻+服务”延伸新闻产品价值链
遵循规律,依托特色,探索媒体与实体共赢,实现新闻与服务并进是中国企业报的发展路径与时代价值。强大的媒体公信力是中国企业报区别于普通产业服务商的核心优势。在实践中,中国企业报将内容产品分拆为新闻产品、信息产品和资源产品,这3种产品分类定价、分类考核,让一件工作实现了3种价值,“一鱼三吃”让新闻采访实现了更高的价值,也激发了采编人员提升业务水平的积极性。首先,新闻采访是切入点,为采集信息产品和汇聚资源产品创造条件;同时,信息采集处理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采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更多资源产品的汇聚,也增加了高水平、高层次的采访对象,让新闻报道的质量更高。切入产业服务业务直接推动了中国企业报新闻业务的升级。
中国企业报报道重点聚焦企业和产业园区的新动态、新业态、新经验、新方法、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主要采访对象是企业、地方政府、园区以及相对应的专家学者,其中各种产业园区还是以上的“七新”集聚地,具有服务对象和报道对象高度重合的特色。以产业服务为切入点,通过帮助地方政府和园区实现招商引智,整合相关资源形成共生力,放大媒体在资源聚集中的能量,可以让媒体的综合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和更多的认同,从而为媒体发展打开新的通道。
中国企业报生产的内容产品,除了具有新闻价值外,还具有信息情报价值和聚集资源价值。后两种价值可以直接推动客户服务的针对性、多样性,也丰富了新闻产品的内涵,延长了新闻产品的价值链。新闻生产力最终体现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其中包括对产业和技术路线的正确引导,社会合作成本的降低以及合作效率的提升,优质信息的高效利用并由此产生商业价值。
在数据成为生产资料的时代,海量数据一方面拥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选择困难。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找到对企业和产业有价值的信息,几乎是所有企业和政府园区招商部门面临的难题。中国企业报利用信息采集、分类、筛选、加工的专业能力,形成了完整的信息生产链和供应链,并通过集中开采、精准供给方式,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效率,降低信息采集的成本。根据客户对信息的需求及信息内容的不同,实现信息的精准匹配。和新闻产品不同,信息产品和资源产品可以直接变现,在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的同时,媒体也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传统媒体业务中,被采访对象只有新闻提供者的价值,把单个的采访对象分类汇聚起来并进行“深加工”,就是宝贵资源库。中国企业报的采访对象主要是企业、产业园区、地方政府以及专家学者,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着“硬需求”和“强合作”关系,难题在于相互了解和磨合不够。中国企业报的优势在于对采访对象以及各方合作意向、合作意愿、合作条件的深度了解,更容易通过“适配”的方式,降低各方间的沟通成本,促成不同主体间的连接。
中国企业报“新闻+服务”的实践路径为,以新闻业务为先导,通过开展企业和地方政府园区一线调研活动,积极配合和推动国家政策的落地,并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为信息采集和产业资源聚集工作打开突破口。
2022年6月,中国企业报推出大型采访调研活动“稳经济大调研”,这项调研活动调动了中国企业报全部记者和事业部参与。中国企业报组织多个采访报道组,分赴企业和园区一线,了解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创新路径与转型机遇,以及园区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帮扶举措。通过深入一线采访调研,不仅获取了第一手的新闻资讯,还获取了真实完整有效的企业和园区信息,更捕捉到了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项目资源。通过1次采访形成3种成果,分别被传送至不同部门进行加工和利用。新闻信息被传送至中国企业报全媒体编辑中心进行结构性加工并形成新闻产品;企业和园区信息被传送至中国企业报智库研发中心进入大数据库,用于科学的数据和市场分析,形成信息产品;项目信息被传送至中国企业报产业服务中心,进行政企精准供需匹配,形成资源产品,真正实现了“一鱼三吃”的效果。通过产业对接服务,企业和园区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成为新的新闻线索,反哺新闻业务。中国企业报也从产业服务的旁观者、报道者和助威者,转向了产业服务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谋划者。2022年,“稳经济大调研”活动共发布新闻稿件19篇,获取调研企业投资信息63条,园区招商引资信息13条。通过“稳经济大调研”获取到的企业项目信息,直接支持了湘潭、合肥、招远等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和产业服务。
为推动企业营商环境建设,助力区域招商引资和产业优化,2018年起,每年全国两会,中国企业报均推出“书记市长之声”大型访谈栏目,对地方政府书记、市长进行深度独家访谈,5年来已经访谈百余位书记、市长。通过采访获取了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一手数据和详实的信息资料,掌握了区域招商引资准确的需求和痛点,并通过产业服务中心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由中国企业报产业事业部进行对接,形成合作。截至目前,中国企业报已和60余个地方政府达成招商引资和产业对接合作。
探索转型升级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引导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媒体自身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媒体的高质量发展,不单纯是提高新闻报道能力和水平,还必须同步实现提高运营和收益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只有弘扬调查研究优良传统,创新调研方法手段,才能实现全媒体传播体系高质量发展。这离不开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
中国企业报以产业服务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实现了产业服务和新闻业务的互动式上升,创新了媒体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找到了方向。从确立专业化全媒体支撑、全球化资源整合、全价值产业链服务的“一专三全”战略定位,到实施内容生产、智库榜单、论坛会展、产业服务“四位一体”经营策略,中国企业报探索出了媒体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在引导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和价值。
在全媒体支撑方面,中国企业报成立了全媒体融合发展中心。打造了包括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网、中国企业客户端、中国企业报官方微信、中国企业报官方微博及中国企业报强国号、人民号、今日头条号、一点资讯号、抖音号、微视号等集内容传播和品牌推广于一体的全媒体服务矩阵。
在论坛会展方面,中国企业报通过举办论坛、峰会,搭建政企互动平台,集聚政企学研,把脉发展方向,推动创新协作,成为推动企业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的动能。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20届,形成了广泛影响。近年来,为了更加深入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每届论坛均举办了多场主题峰会,如中国企业碳中和行动峰会、“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全国企业营商环境峰会、全国企业党建研讨会、弘扬企业家精神峰会、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国际峰会以及结合地方招商服务举办的多种产业、区域峰会等,为企业筑起智慧创新平台。
为推动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助力园区和区域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企业报持续关注产业和区域一线发展,定期研究发布《中国企业产业链(案例)价值报告》《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分析报告》等智库产品以及中国企业年度百强案例、中国产业园区百佳案例、战略性新兴产业百佳案例等,为企业和园区提供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产品,给企业创新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具价值的参考。
作为行业报纸,在探索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必须始终坚持走守正创新的大道:坚守社会效益为主和兼顾经济效益的统一、坚守新闻规律和经营规律的统一、坚守政治家办报和企业家经营发展的统一。中国企业报从新闻策划选题到采访报道,从传统纸媒高质量出版发行到全媒体融合矩阵传播,从招商引资业务的市场拓展到产业招商的资源集聚,从满足地方政府的招商需求到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熟练掌握“交换、比较、反复”的调研方法,走进地方政府,走进产业园区,走进项目企业,就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积极担当作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创造价值实现我们自身经营的大发展。
(作者系中国企业报社社长)
本文刊发于《新闻战线》2023年11月(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