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日前,长虹人工智能实验室在集团产业发展战略指引下,提炼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共性技术,围绕感知、理解、学习、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方向储备核心能力,并组织跨部门团队共同完成人工智能算法、模块、产品、解决方案的研发,服务于智慧家居、智能制造、军民融合等集团核心业务单元。目前,长虹在智能制造、智能终端等领域已推行“人工智能+”系列产业化应用。
作为四川省首家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近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长虹《面向工业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工业互联网+区块链试点示范项目。这一系列实力背后,释放出长虹正在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制造业转型发展,在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交易、智能服务等环节推进“人工智能+”系列应用,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朝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加速扩张。
人工智能升级加“数”前行
托盘式自动化成品立体仓库、AGV智能物流机器人、料箱式自动化小件原材料立体库……在长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首批“5G+工业互联网”智能显示生产线上,一系列全自动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呈现出一幅传统制造产业转型智能制造的新图景。
早在去年,长虹就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加速智慧家庭领域迈入“强人工智能”时代;在智能制造领域,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大幅提升智造效率,加速“智改数转”进程。以“人工智能+视觉检测”为例,长虹自研行业首创的精密器件5G+AI视觉检测技术与应用,被授予“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这也是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这项技术和设备已经成功应用在连接器、冰箱压缩机等制造领域,检测精准率达到99.98%。
再比如,长虹荣获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CHiM工业互联网平台,采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以订单为主线,计划协同数据决策,提升人效65%。借助这一平台,为长虹2500家上下游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
聚焦“智改数转”,长虹集团率先给出了设备、产线、工厂全面实施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的生动实践,同时还抢先落地了大规模个人化定制服务。目前,长虹智慧显示工厂已经升级为多阶段混联的生产模式:一条生产线上有6个并行的工位,可同时生产6种不同规格的产品,一天可实现1100个不同产品的生产;整个工厂共有9条这样的总装线,一年就可实现600万台个性化订单的生产。
围绕数字化转型,近年来长虹在智慧家居、核心部件、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如今,长虹已成为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在智能化升级中加“数”前行,乘风破浪。
全产业链协同乘“数”赋能
新型工业化不但要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上“下苦功”,发挥“链主”企业优势,协同全产业体系创新。在长虹看来,还要在新兴产业规模化上求突破,基于数字产业化的积淀和成果,创造新动能,抢占新赛道。这也让长虹呈现出“主业做强、新兴产业做大、新领域抢滩”的全新产业格局。
进入AI2.0时代,更需要“人工智能+”,从技术到应用的拓展。早在2016年全球首款人工智能电视在长虹面市,电视实现自适应能力、自学习能力、自进化能力。基于大数据、语音、视觉等AI相关技术积累以及在家电产品的应用,2017年,长虹控股集团率先成立中国家电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加速“+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目前,长虹在智能制造、智能终端等领域已经推行“人工智能+”系列产业化率先落地应用。
如果将目光放在中国航天工程、5G通讯、超级计算机等领域,还会发现更多长虹的身影。华丰科技牵头制定电源连接器IEC国际标准,仅用1年时间攻克国外用了10年才完成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卡脖子”技术难题,高速背板连接器已研制出与国外同步的产品。
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方向之一的长虹新能源,不但完成从材料研发、产品制造、智能装备到回收利用一体化战略布局,还在电源系统、电池材料、电池装备等产业链核心技术能力的孵化培育展开。如今,长虹已经启动城市级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首批超级充电示范站已陆续投运。
去年长虹控股集团与电子科技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智能机器人等五个联合实验室协议。在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产业与技术优势,重点开发“康养护理+家庭服务”专用机器人,并逐渐将向通用仿生机器人过渡。这也让新技术、新模式助力下,长虹打开新赛道带来新想象。
培育新质生产力是中国企业迈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要求,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如今,长虹正在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制造转型,并通过“数实融合”探索实践中开辟更多工业应用新场景,并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