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它们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至关重要。基于这种重要性,联合国大会于2017年将每年的6月27日定为“微型和中小型企业日”(简称:中小微企业日)。
在第六个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到来之际,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数字金融促进中小微企业绿色复苏”主题论坛在京召开。论坛旨在宣传中小微企业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同时帮助公众了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在政策规划和实施中考虑到中小微企业在融资及数字化方面的需求,动员社会各界资源一起帮助其应对发展挑战,为中小微企业营造健康发展的环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乔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乔展在致辞中表示:“技术普及使得数字化嵌入许多产品和服务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此时技术支持、技能培训和基础设施的搭建都必须配套到位,否则难以确保数字化的包容性和公平性。特别是金融机构,其服务和产品对中小微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必须在设计和提供数字金融服务时牢记这一点。”
在本次论坛上,众多关注中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国家级协会代表,知名专家学者、商业银行与科技公司、助农服务公司的代表以及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代表们汇聚一堂,讨论中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有利于其发展的金融政策,分享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方案,为中小微企业迈向绿色复苏出谋划策。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冬文受邀参会,并就中和农信近年来扎根农村、助农纾困的实践进行了分享。以下内容为分享摘录。
中和农信是一个已经运营了二十多年的助农机构。最初的时候,(中和农信)只是政府的一个扶贫项目。(该项目是)国务院扶贫办以及世界银行借鉴孟加拉尤努斯教授乡村银行模式而设立,旨在为贫困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助力其发展生产。
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中和农信发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从当年的政府扶贫项目转变成为一个市场化运营机构。我们的发起股东中国扶贫基金会(现已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以及IFC都已经退出,但现有的股东里超过60%都属于影响力投资,还有一些尽管不是影响力投资,但也是其ESG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从起源到现在,中和农信都带有天然的扶贫济弱的属性,我们自始至终都特别强调对农村小微客户等弱势群体的服务。第二个变化,就是中和农信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到如今为农村百姓提供信贷、保险以及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机构。为此我们专门打造的乡助平台,专门针对农村小农户特别是妇女客户在内的小微客户(展开服务),以满足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各种需求。
到目前为止,中和农信在全国400多个县设立了分支机构,每一个机构大概有10—15名员工,几乎每一个乡镇都有我们的客户经理。我们累计已经服务了超过700多万农户,在贷客户40多万,贷款余额超过了150亿元,平均每一户的单笔贷款额度仅有3万元。
疫情之下的农村小微企业 农村市场中有大量家庭作坊式的制造业、接触型为主的服务业、贸易、运输以及从事种植养殖等小微经营主体。在非常时期的管控措施下,其正常的经营活动受到很大影响,也影响了微型企业家的投资创业热情。大量接触型服务业特别是运输、旅游、餐饮等行业影响最为直接。对于大量的农林牧副渔及制造业,产品运不出,原材料进不来,极大地影响生产、销售。部分小微企业的经营受阻,现金流出现困难,还款能力下降。此外,防控政策导致的“下乡难”,影响了金融在内诸多服务的触达。
在过去近三年时间里,中和农信对非常时期客户受到的影响感同身受。所以我们也在根据客户的需求以及机构自身的能力,适时推出了一些帮扶的措施与政策产品,改善跟客户的沟通,帮助客户做好资金接续。
数字赋能 加强线上的服务能力
首先是数字赋能,在特殊时期为了尽可能减少人员的接触,中和农信利用数字化平台,推出了无接触的极速贷的产品,同时开发、推广远程的视频的尽调授信服务,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完善风控体系,提升贷款服务效率和贷款精准度,没有影响到客户的贷款需求。
发挥本土化队伍的优势,保证服务可获得、深触达 中和农信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我们“本地有人”,在全国有400多个分支机构和近6000人的基层队伍。
非常时期,中和农信充分发挥“本地人”服务优势,加强与客户的联系,确保及时掌握与发现目标群体的困难与需求,显著缓解了疫情防控下金融服务“下乡难”的问题,保证了服务“可获得”“深触达”。疫情以来,中和农信客户经理纷纷变身“带货人”,协调资源,通过社交媒体卖起了农产品、工艺品等,帮助因疫情陷入经营困难的客户解决销售难题,充分体现了中和农信与客户之间的紧密联系。
拓展服务场景,降低生产成本 2020年以来,中和农信组建了一个农业服务队伍。为老百姓提供农业生产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同时我们联合中化、云天化等大型农业生产资料企业,通过金融+农资集采直销方式,为小农户提供农资供应服务,保证非常时期农业生产资料能够及时到位,同时让农户能够得到一个优惠的价格,有效降低小农户分散采购的成本。我们还为农户提供了3-6个月的免息优惠,目前中和农信累计为农户节约了4000万的资金成本。
保险服务为小微创业者保驾护航 近年来,中和农信在保险服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依托多年服务农村市场的基础和经验,我们根据县域居民实际需求,甄选小额、便捷的意外险、健康险以及针对小微企业的雇主责任险等产品。目前,中和农信及其下属的保险代理公司累计已经服务超过了200万客户,协助当地百姓获得理赔约1.27亿元,极大增强了农村小微客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辽宁某养殖场主通过中和农信旗下小鲸向海保险代理公司为厂内的员工购买了雇主责任险。2021年,员工张某意外触碰电源导致死亡,获得在线赔付保额20万元,在疫情期间营收减少的情况下,极大地增强了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加强公益救助与赋能等服务 中和农信建立了中和基金,为遭遇临时性困难的小微客户提供小额的、无偿的资金救助,同时再辅助一些贷款的支持,使一些遇到困难的客户和小微企业能够渡过难关,恢复继续生产和生活的信心。
中和基金针对因疫情致病或产业受损失的客户推出了线上救助绿色通道。对项目区感染病毒,或因疫情管控原因造成经济损失的小微客户进行救助。中和基金采取24小时线上优先审批流程,救助申请随时可提,涉及疫情优先审批,全线上操作。客户何永标从事蛋鸭养殖,收入稳定。但因疫情导致上游回收中断,鸭蛋大规模滞销,导致资金断裂,加上患病,生计甚至受到了影响。中和农信及时提供给他3,000元中和基金,同时又为他提供了15万元贷款,用于恢复生产。
持续赋能 助力小微乡村企业家 此外,中和农信也持续和外部机构进行合作,为农户提供能力建设服务,这其中也得到了包括今天参会的VISA等机构的支持。再比如近年来和壳牌中国合作发起的“创之道”赋能活动,为当地的一些小微企业家提供技能培训,提高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支持乡村企业家破解疫情中遇到的经营难题。
作为壳牌集团的旗舰社会投资项目,“创之道”落地中国两年来已累计帮助68位乡村企业家在创业中获得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小微企业这个范围很广泛,我们在关注中小微企业的时候,其实也应关注部分农村的小微客户,(他们)虽然总体规模不大,但数量并不少,分散在全国的各个地方包括很多的偏远地区。在非常时期,这些农村客户“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中和农信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让他们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也将与农村小微企业客户一道继续努力,同舟共济,共创更加美好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