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采用线上会议形式,由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副总裁谢爱华主持,来自各个高校院所、企业、投资机构等相关代表参加活动,参会人数160余人。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郭佳丽老师介绍了“大数据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该项目以教育大数据支持下的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构建了支持模型,项目核心内容将围绕模型展开。采集区域或学校的教育大数据,通过中心的“智慧学伴”对学生的全学习过程进行采集,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建模,学习问题的诊断与改进,学科优势的发现与增强,解决学生的作业难题,提高作业效率,实现分层设计和分步达标,更加有知识能力的针对性训练。同时可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多维度诊测形成学生精准画像,靶向定位学生个性化问题。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雅婷老师介绍了“课程盒子”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通过专业课程以盒子开发为实践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研发设计;中小学作为采购方通过盒子的运用,在工作的过程中完成课程的学习。通过课程盒子,解决当下的教学资源短缺问题,还可以通过长期地运行,双向激活职前职后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有效地教师培养机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新林教授介绍了“幼儿数感与空间游戏项目”项目。该项目基于大量的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据情境数学、符号数学和言语数学这一三元数学理论,研发了224节游戏课。旨在培养幼儿的早期数学能力。同时,本项目训练素材中包含传统文化元素,使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能够提升数感与空间能力,还能够了解、继承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美与研究中心主任杨帆老师介绍了“少儿美术AI学习app”项目。该项目围绕少儿美术教育及周边相关服务,以首师大的少儿美术教学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结合AI技术,打造一款以人工智能为教学辅助手段的在线美术学习app。项目通过建设系统性的少儿美术学习课程库,将少儿美术的学习内容和评估分为若干评价标准,使其在艺术教育零领域得到全方位的成长,有效解决了中小学少儿美术教学师资的区域欠缺和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结合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将学院派的少儿美术学习内容带给儿童。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骆岩林教授团队介绍了“‘其奥视’沉浸式学习系统”项目。该项目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具操作性、高体验和直观交互等特点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提升学习效果。体验者可以通过沉浸式显示设备、力/触觉交互设备等,进行自主交互和知识学习,身临其境,体验学习科学的魅力。
首都师范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的付则宇介绍了“音频驱动数字人手势SDK”项目。该项目是在音频驱动数字人表情的基础之上,对3D数字人驱动技术的一次重大升级。本项目主要使用了语音识别、词法分析、句法分析等AI技术,结合动作捕捉、动作融合等3D相关技术,实现从音频到数字人手势的映射关系,并通过UnitySDK的形式,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接口服务,帮助其数字人在项目中有更好的驱动表现。让数字人的手势可以自然的运动,解决智能驱动型数字人在实际项目中身体姿态的驱动问题,从而带给终端用户更自然的观感体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