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千企帮千村”的工作部署,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广州珠江健康资源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健康”)积极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凤展旗红耀南平”党建品牌为引领,通过创建公司化运营扶贫模式,有序推进南平静修小镇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先后投入资金1.17亿元,在村容村貌整治、基础配套建设、村域综合管理、产业项目导入、帮农扶农助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南平村由一个较为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变身成为“网红村”,迎来四面八方观光客人,并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案例二等奖”等5项国家级荣誉,得到王岐山、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成为国企特色小镇建设新样本。
一、背景与起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南平静修小镇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政策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此背景下,珠江健康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把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农村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建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南平静修小镇。
(二)品牌介绍。地处广州从化凤凰山下的南平村,在峻峭苍郁的群山环绕下,蜿蜒着一条四季流水潺潺的凤溪,两侧坐落着古朴静谧的民房。从空中鸟瞰,其地形地貌恰似沉睡的“凤凰”。“凤展旗红耀南平”正是取意于此,寓意南平小镇在党的领导下,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走向新发展、闪耀新光芒,焕发千年小镇蓬勃生机。2020年,“凤展旗红耀南平——南平静修小镇党建基地”被市国资委评为“广州国企党建十佳基地”。
二、做法与经过
在建设过程中,珠江健康与南平经济联合社按照8:2的投资比例,合作成立珠江南平公司,建立起由珠实集团党委牵头抓总、珠江健康党委全面负责、珠江南平公司党支部具体落实的村企共建责任体系。以环境治理、村域管理、乡风洗礼等为重点,引入城市化改造理念,全面激活小镇资源禀赋、提升小镇造血能力,实现经济、文化“两手抓”,硬件、软件“双升级”。
(一)打造村企党建“联合体”,筑牢乡村振兴坚强堡垒
1.构建“共商共治”工作体系。成立南平静修小镇党委,将南平周边“五村两街”纳入小镇党委组织架构,主动与区、镇、村三级党组织就特色小镇发展规划、建设运营等系列事项进行研讨,实行组织共建、人才共育、活动共办、事务共商,为建成美丽乡村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村企党建共建、党员结对帮扶等方式,与村民建立深厚的情谊。3年来,南平村在村容村貌整治、基础配套建设、村域综合管理、产业项目导入、帮农扶农助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市、省、国家领导高度认可。
2.打造“内强外拓”发展模式。一是内接村企党支部,推行“两全面一更加”锻造工程,持续固本强基,全面实施党支部标准化建设34条规定,设立党员活动室、民主议事厅,以多种形式与南平村党员联合开展组织生活,定期举办村民见面会,听取建设意见建议,全面带动乡村党建上新水平。二是外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相关处室以及建设银行广州天河分行、中国移动从化分公司等单位党组织,开展多元共建,汇聚多方资源,吸引各方入驻。小镇先后挂牌“岭南文化传承基地”“广州市委党校南平教学基地”等省市级教育培训基地4个,并与广州执信教育集团等6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大湾区乡村振兴窗口示范阵地。
3.成立“排忧解难”先锋团队。成立党员突击队,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破解难题中的主心骨作用,真正把支部建设成为乡村振兴一线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党员打造成为抢抓工期、抗击山洪、为民服务的先锋模范。尤其是在抗击疫情期间,第一时间组建党员先锋队,全面参与乡村防疫抗疫,主动承担疫情防控宣传、小镇出入口测温、环境卫生消杀等工作,为美丽乡村筑起“安全墙”,实现零感染。建立党员常态化、全覆盖结对帮扶机制,派出60余名党员干部,每人定点联系五六户农户,重大节日以走亲戚的方式走访慰问,切实为村民办好事、做实事,帮助果农采摘荔枝、筹集孩子学费等,有效解决了村民家门口就业、丰年果贱伤农等难题。
(二)塑造地域风貌“有机体”,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1.实施环境治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首要任务,引入城市化改造理念,完成南平村核心区100万平方米的环境治理、逾100栋民宅外立面改造、村道拓宽、生活污水系统改造、村道边附属设施等工程,全面提升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坚持新发展理念,延续乡村历史文化脉络,保护山清水秀田园风光,开展多种形式的微改造,形成以凤凰溪为核心串联、以周边山体为背景的“一体两翼”空间结构,打造步步皆景、如诗如画的“郊野公园”。小镇成为提升公民素质、修筑初心使命的天然道场,迎来四面八方观光客人,多次获“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广,走出一条变“绿”为宝的乡村振兴路子。
2.创新村域管理。按照“政府支持、村企共同主导”的总体原则,结合具体实际,由村(南平村)—企(珠江南平公司)—镇(温泉镇)3方共同成立了南平村综合管理办公室(隶属于珠江南平公司),引入专业物业管理公司,按照现代城市物业管理理念开展南平村域物业管理。以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责任区考核工作为抓手,加强村域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提升了村域公共环境秩序管理水平。同时,搭建“仁里集”综合业务办理系统、治安消防视频监控系统,以集约化、数字化的城市现代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了综合治理能力。
3.加强乡风建设。制订《南平静修公约》,用村民听得懂的质朴语言,让健康养生、文明礼仪、勤俭节约、守望相助等静修文化元素转化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同时,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实施《南平村规民约》,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举办“南平中秋月、丰收梦正圆”、“与国同庆,筑梦南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村企联谊会,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三)活化资源禀赋“生命体”,打造特色小镇建设样本
1.坚持城乡融合。立足南平资源禀赋,引入现代物业管理理念和“网红”经济模式,以“静修”文化为主线,因地制宜构建“山、泉、林、溪、石”相映成趣的自然景观,打造修身、修心、修德、修业的静修圣地和文旅综合体。其中,通过“筑巢引凤”和优化服务,引入了党建教育、乡村振兴、乡村教育、岭南文化传承等多元化产学研教育培训基地,开发种类多样的党建理论培训课程以及类型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不断输出基地文化内核,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品牌,为南平村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打造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在产业。珠江健康围绕“吃、住、行、学、游、购、娱”,引入静修养生、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会务培训、研学拓展等多元产业,打造南平客厅、南平文化中心、水芳阁等旅宿、餐饮及会务精品,累计已举办会务培训等活动200多场,吸引游客近20万人。特色小镇建设以来,村集体通过盘活集体物业入股以及采取保底收入加分红的村企合作模式,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由2016年的31.2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150万元,增长381%。
3.强化品牌推广。抓住南平“双壳槐枝”产自北回归线,是全国最晚熟荔枝的产品特性,成功申报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并以品牌营销带动小镇推广。不仅利用疫情空窗期,深度参与“从化美荔”定制联盟,以“荔枝+电商+慈善+旅游+网红直播带货”的营销模式,全面推广荔枝线上定购,并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南平荔枝节”主题活动,承办近百场活动,助力村民获得近1000万元的农产品营收,彻底打破增产不增收、果贱伤农的困局。“南修子”牌农副产品也由此走俏,成为乡村振兴“网红”产品。
三、成效与反响
在党建引领下,南平静修小镇项目屡屡“出圈”,由珠江的南平、从化的南平,上升为广州的南平、广东的南平、中国的南平,为企业发展、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贡献了自身力量。
(一)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下,珠江健康肩负着珠实集团在大健康领域转型发展的重任。作为珠实集团“智慧城市综合运营商”新定位的重要支点,珠江健康布局康养产业,在都市、乡村积极开发产品。南平静修小镇作为乡村康养产品的探索,助力珠江健康从传统燃料行业转型新兴康养产业,走出发展新路,为珠江健康乃至珠实集团的战略发展充分赋能。
(二)助力农村农民发展。南平静修小镇项目建设运营以来,将乡村开垦为一片发展的热土。近年来,随着项目的不断成熟,村集体、村民经济收入持续增长;村域管理的提升以及南平客栈、水芳阁餐厅运营,更是为村民提供了近60个在家门口工作的岗位,助力在外打工人员回流300余名。
(三)助力打造示范样本。南平静修小镇在千企帮千村、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等5项国家级荣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千企帮千村”示范工程、广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广州市文明村等诸多荣誉。
四、创新意义与价值
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创造性地建设好、运营好、发展好特色小镇,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课题。珠江健康党委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总结出了珠江特色“南平经验”,获市国资委推广,并写入《蓝皮书》。
(一)坚持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制胜之法。在特色小镇建设落地中,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汇聚多方力量,把“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贯彻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成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制胜法宝。
(二)坚持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走融合发展之路,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宜居的乡村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三)坚持产业造血是乡村振兴的长青之道。乡村振兴要抓住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立足村情、地理区位、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因地施策、科学规划,植入符合乡村发展的特色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才能真正推动特色小镇的稳健发展。
案例研究组成员:李勇、谢蔷、叶丽珠、陈麒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