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食品安全大于天,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市有市民向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当地被称为“中江杨市场”无证无照经营淡水鱼生意、水产品处于无安全监管状态,对上海市民的餐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事后,官方虽然给出了回复,但是举报人认为所答非所问,也因此质疑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公众所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过于漠视。
原来,在该局不予立案的答复里,只字不提是否存在非法水产品经营行为以及监管问题,只是强调被举报的“市场”其实是一个物流公司,业务为仓储和配送。
就这?难怪举报的市民不买账。
市民提出的问题清清楚楚,宝山区市监局的答复本应明明白白,比如到底是不是一个手续证照齐全的水产市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可惜,答复中并没有。后来,媒体也向该局求证此事,工作人员汇报局领导后告诉记者,没有什么可介绍的。
面对公众、媒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和关切,顾左右而言他,不想说,也不想解释,实在不该是监管部门应有的工作态度。举报人因此给出不满意的差评,应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自发关注,自然是因为食品安全太重要,入口的食物存在安全隐患,公众当然无法容忍,毕竟它涉及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甚至关系到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所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极其重视,国家层面曾多次强调并制定相关法规,要求加大监管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
但遗憾的是,从上海市宝山区市监局此次面对举报的回应内容上看,他们似乎尚未把公众的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也没有表现出监管者自身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依旧表现出“一头热、一头凉,一头弱、一头强”的状况,即高层热、基层凉,市民维护权利弱、职能部门官老爷作风强。
对于举报问题的市民来说,他们希望看到监管部门在态度上的高度重视,然后实事求是地调查了解,最后给出让人信服的结论。而职能部门越是避重就轻,越是给公众留下了是否存在寻租行为的想象空间。
完善和稳定的食品安全体系,离不开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现如今,消费者已经渐渐养成了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开始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中来,这一点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是好事,毕竟算是增加了监督力量。
监管部门不出事就不上心,也是一种监管思路和工作模式,但这样的工作态度是以牺牲公众的健康和信任为代价,换来的是公众对监管公信力的不信任。所以,监管部门不能总是在出了问题、发生事故之后才重视食品安全,而是要让日常监管强硬起来,提高基层监管执法的公信力,别总是上演监管“马后炮”。
针对这个“水产市场”的问题,上海宝山区市监局该给个明明白白的答复了。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