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加速“缝合”!
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开通仅2小时,这座双向8车道的大桥就堵上了!精准验证了专家之前预测的“开通即饱和”。
看来,8600万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真的等了太久!如果唯长度论,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不到港珠澳大桥(55公里)的一半,也短于杭州湾跨海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但外界对深中通道的关注度,几乎超过了其它所有跨海大桥。因为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格局。
深中通道,图源: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机遇之桥
一座桥,改变一座城。
1937年5月28日,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全世界宣告金门大桥通车。这座橘红色钢铁建筑迅速成为旧金山地标乃至美国的时代象征,旧金山湾区的空间格局也由此奠定。
2005年5月25日,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东海大桥贯通。东海大桥沟通上海与洋山港,上海终于从内河港成为深水海港。此后上海集装箱吞吐量接连超过鹿特丹、新加坡、香港等老牌大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有人评价东海大桥让“上海从此是‘上海’。”上海和旧金山实现了光荣与梦想,激发了深圳和中山的更多期待。有媒体称深圳完成“史诗级扩容”;中山是下一个东莞;更有甚者,将中山比作深圳的“浦东”。
珠江口目前通道示意图,图源:央视新闻
珠江口的地形像个倒“V”。2018年,港珠澳大桥通车,倒“V”变成三角。但由于港珠澳大桥采用了“单Y”方案,导致深圳与珠西城市并不能直连。深中通道通车后,珠江口格局在三角形中间加了一横,意味着虎门大桥与港珠澳大桥之间约70公里的交通空白被填补。
湾区形态的城市群,关键在“缝合”。旧金山湾区100公里的南北跨度,700万人口,平均每30公里就有一座跨海公路桥,还有5条轨道交通。
旧金山湾区的交通组织形态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跨度更大,8600万人口更是超过旧金山湾区的11倍,交通“缝合”更加必要且紧迫。不过人们对城市群的探讨,在强调联通与协作的同时,也担忧竞争与虹吸。
比如深中通道通车,有人担心深圳甩开东莞牵手中山,导致东莞被边缘化?过去十几年,东莞发挥临深优势,吸引深圳的创新资源向北流动、配置和集聚。整座城市也顺势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
但实际上,东莞和中山一样期待这条大动脉。看着中山脸上写满热切期盼,东莞想起27年前的自己。此时此刻,恰似彼时彼刻。改革开放之初,受制于珠江口河涌纵横的地形,汽车想去对岸要么绕路、要么摆渡。彼时“三来一补”企业如雨后春笋,珠江口急需更高效的交通联系。1992 年,广东省当机立断,提出“消灭渡口,改渡为桥”,采用中外合作集资修建的方式,修建虎门大桥。
1997年,虎门大桥正式通车,标志着珠江口“缝合”的开始。
27年来,虎门大桥见证了世界工厂的腾飞,同时还肩负着缩小珠江口东西两岸差距的使命。过去珠三角经济地理的主轴基本是南北走向,以珠江口东岸广深港走廊为代表。如果能拉动西岸也变成一个经济发展极,大湾区就能形成最大合力。
27年来,虎门大桥作为沟通珠江口两岸最重要通道,早已不堪重负。
数据显示,虎门大桥在通车前3年,日均车流量就从1997年的1.84万车次,快速攀升到2000年日均17万车次,远超日均8万车次的设计标准。近年数据统计,虎门大桥单日最高车流量近20万车次,堪称全国最繁忙大桥。深中通道对东莞最直观的改变,是虎门大桥通行压力被大大缓解,不然“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会一次次上演。全球化的时代,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粤港澳大湾区想发展,同样需要各种资源要素在城市群内部流动得更快、更畅通。
黄金之湾
“粤港澳大湾区”近年逐渐取代了“珠三角”这个沿用千百年的概念。这不是简单的概念替换,而是发展逻辑的深层转向。三角洲经济在农业时代已广泛存在,湾区经济起点是工业,是全球化时代开启后才出现的。
世界银行一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总量的60%来自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目前国际一流湾区有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三角洲侧重对内辐射、带动腹地;湾区强调对外连接、抢占全球产业链制高点。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一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为所当为。
随着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和南沙自贸区方案出台,以及香港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大湾区各城市重大平台有连片趋势。广东省党代会报告顺势提出打造“黄金内湾”。黄金内湾是环珠江口100公里的区域,是大湾区的精华。空间集聚,意味着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合作,更快的流动。
黄金内湾示意图,图源:南方都市报
东莞,正好扼守黄金内湾的C位。
近年,东莞抢抓黄金内湾的机遇,将滨海湾新区作为东莞融入大湾区的门户和前沿高地。滨海湾新区已成功招引OPPO智能制造中心、科兴科学园、小天才智能科技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全力打造高端制造业总部聚集地和科创成果转化高地。
这块规划面积84.1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成为东莞未来30年建设持续发力的主战场。为谋划更高能级平台,东莞积极主动与广深协同发展,全面加强与广深重点规划、重大项目、重要机制的对接,构建“四链”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生态。滨海湾积极谋划推进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积极参与临港临空经济组团,加强与前海、南沙、河套的联动发展,争取与香港共建国家级粤港合作平台;松山湖与光明科学城共建创新产业组团,探索建立大科学装置共享机制;水乡功能区与广州黄埔、增城规划建设穗莞东江两岸高质量发展合作区。
东莞滨海湾新区
目前,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东莞滨海湾、中山翠亨、珠海横琴5大战略平台是黄金内湾的“五朵金花”。深中通道正好把“五朵金花”串珠成链、握指成拳,黄金内湾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也将进一步迎来深度调整和融合发展。
黄金内湾做大做强,东莞自然水涨船高。湾区经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边界不断模糊,区域高度融合。通过高密度交通网络连接,不断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流转和集约配置。一辆新能源车,可能由深圳设计图纸,东莞生产电池配件,广州负责组装。所有城市构成新能源车产业集群,供应链散布城市群各个角落,反映的是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
离广深太近,在别人眼里是虹吸,在东莞眼里是机遇。世界上没有第2座城市像东莞这样,面对3座国际大都市,表现出惊人的活力。为城市群贡献产业养料,形成更大范围的协同,打出无数次异常精妙的配合。深中通道让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的精妙配合,在广深莞之外加上珠西,激发更大的联动效应。
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无限降低了东莞供应链的响应成本。很多东莞企业对东莞的最大赞许是——生产所需的绝大多数零部件,都能在2小时车程内找到配套企业,有的新产品从设计图纸到样机下线仅需18天。这是东莞速度,也是大湾区和中国的速度。
活力之城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东莞的活力,恰好也是因为产业的“参差”。当下,东莞共有21万家工业企业,1.3万多家规上企业,超9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构筑起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东莞一座城市,就囊括了34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
这样的大而全,不仅能丰富产业配套、降低响应成本。更神奇的是,参差会形成一片类似雨林的制造业生态——大型链主企业如参天大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像灌木和苔藓。这种生态不是此消彼长,也不是配合协同,而是共同进化。在东莞,供应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往往与链主比邻而居,遇到技术问题很容易互通有无。有位员工打了个形象比方:自己遇到问题,可以请教隔壁大厂的工程师,大家约个咖啡讨论一下,问题就解决了。而大湾区本身又靠近国际市场,很多东莞企业还能在国际切磋中逐渐强大。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达到万亿级规模,图源:《东莞能造》
改革开放46年,东莞多次抓住机遇:上世纪80年代“三来一补”,90年代引进台资,本世纪初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于东莞最近一次华丽转身,一些人认为是“临深红利”。
2018年,华为把生产基地搬到松山湖,吸引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2023年,华为带动的产业集群已经助力松山湖高新区GDP突破900亿,千亿镇街目标指日可待。但细细梳理东莞这些年的进化,显然不是华为一家企业可以全盘解释的。经过多年大浪淘沙,东莞很多本土企业已经自我进化,具备相当的研发能力。深圳产业外溢,更像东莞制造业整体进化的必然结果,而非一个充满幸运的偶然开端。
风景如画的松山湖,图源:张新城
工业雨林的活力,不仅是东莞制造业的表征,同时也存在于产业集群和供应链内部。现代产业集群不是工厂的简单堆砌,现代供应链也不真是一条“链”。它们都近乎于四通八达的网状结构,如藤蔓参差的雨林,彼此连接、耦合、交融、影响,最后共同进化。城市化的趋势同样是类似的形态。不是一座城市单打独斗,而是城市群内城市占据“雨林”的各种生态位,共同推动整个生态的进化。打开格局再看深中通道,大家都是赢家,也没有谁被边缘的说法。因为深中通道不是孤立连接深圳和中山两点一线,而是融入大湾区庞大又密集的交通网,最后激活整个大湾区的经济。
图强之海
东莞从来不怕边缘,而且每次都从边缘走向C位。整个古代史,整个广东都是华夏文明的边缘。晚清山河破碎,东莞面对列强的不屈,给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底气,东莞也因此走向历史的C位,成为“近代史开篇地”。
改革开放之前,珠三角一片泥泞,基建约等于零。为了发展,东莞农民集资修桥。1984年1月27日,全国第一座农民集资、征收过桥费的地方公路桥梁——高埗大桥正式通车。随后石龙南桥、万江大桥用同样的方式建成。东莞修桥模式极大推动了全国交通建设,“想致富、先修路”这个经典口号最初就是从东莞响彻全国。改革开放46年,东莞立足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自己走到全球制造的C位。除了交通和产业,东莞还提前布局了科技创新。
2011年10月,被称为“国之重器”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奠基,一直以制造业立市的东莞更是在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松山湖科学城
如今,科创的种子在东莞开花结果。在松山湖科学城,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已投入运营,阿秒激光和南方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加快筹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经形成了800多人的科研团队,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也在加快建设之中。
与硅谷相比,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最大优势就是有东莞这个成果转化基地,可以使创业者从设想到产品的速度比硅谷快上5-10倍,而成本只是其五分之一,甚至更少。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和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使东莞成为广深科创走廊的重要枢纽。穿越历史之海,激荡工业之海,征服科技的星辰大海,这就是东莞。
湾区本身就是一个海洋色彩非常强烈的地理概念,湾区经济靠港、依湾,具有天然的开放属性,其兴衰高度依赖国际贸易体系,也深刻影响国际贸易体系。东莞和大湾区必须向海图强。改革开放46年充分证明,池塘里养不出大鱼,需要大江大河奔流入海,向海图强。
东莞沙田镇,图源:黎梓浩
27年前,东莞第一次跨过珠江口这片海,虎门大桥辅航道桥项目总工程师王中文如是评价:“是奠基者,也是开拓者!”27年后,大湾区依旧是开拓者,以一条深中通道,再次跨过珠江口这一片海,连接珠东与珠西两片“海”——机遇、希望与未来之海。城市该如海的开放包容,如浪的昂扬斗志,如阳光跃动潮汐。海隐喻过去,也指向未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