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上,我们已经突破国际封锁,但在全球航空温控物流领域,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供应链体系的不完善,缺少与之相配套的行业标准、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接受《中国企业报》采访时表示,应该以主动航空温控物流装备和技术的自主可控为突破,加快我国航空温控物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最终对构建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信息数据安全的屏障,也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左一)在海尔再循环互联工厂调研
作为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在过去10年向全国两会提交39份建议和议案。2023年,周云杰再次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两会”期间,围绕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区域发展、新兴产业和绿色低碳等领域向大会提交建议。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周云杰的关注点首次聚焦航空温控物流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
这正是随着人们消费能力提升和健康意识增强,市场对医药用品、生物制剂等高价值温敏物资的需求快速增长,航空冷链物流作为时效性更高、安全性更佳的运输方式,由此迈入了快速上升通道。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物流业总收入12.7万亿元,同比增长4.7%。物流市场总体保持稳步扩张。2023年全年,物流运行将实现加速恢复的发展态势。
《“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民航将初步建成安全、智慧、高效、绿色的航空物流体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而航空物流体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航空温控物流作为产业高质量、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生鲜、温控医药、生物制剂等涉及民生的时效和温度要求高的货物运输具备重要意义。
多年以来,航空温控物流涉及相关的高端温控解决方案主要由欧美企业提供,成为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一块短板。直达2022年,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2022年9月中国南方航空与海尔生物医疗合作,由CZ463货机航班搭载了我国首个国产医疗主动式温控箱运输温控货物,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顺利抵达法兰克福,实现了我国在航空温控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中国企业以中国制造、中国创新实现了中国在航空温控设备和技术的自主创新地位。
不过,航空温控技术、产品和方案,只是高质量航空温控物流服务的基础支撑,在周云杰看来,“还是要从产业体系的高度推动航天温控物流产业链建设,目前这一块不只是面临着标准、设施和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同时也存在专项产业政策支持的空白,以及配合服务发展政策的缺乏”。
“除了要制定专项政策,支持主动航空温控装备自主可控,还要鼓励国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到主动航空温控物流装备自主研发中来,强化基础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周云杰还建议,研究出台支持航空温控物流产业相关配套服务的政策,并联合航司、货代、装备企业等加速打造一体化开放式航空温控物流产业生态平台。
就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尔生物医疗旗下的鸿鹄航空科技联手CEVALogistics、极兔国际、昂际航电等行业巨头签署战略合作,共建全球航空温控产业生态平台。此举,不只是为全球航空温控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也进一步推动中国航空温控物流产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确立中国在世界航空温控产业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