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024年复杂多元的经济市场环境,前瞻产业研究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基于前瞻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数据热力指数,重磅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报告》,通过指数的对比,旨在反映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热度和发展潜力,为区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形成错位发展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提供科学指引。
江夏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综合排名情况
江夏区,隶属湖北省武汉市,位于武汉市南部。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综合排名情况来看来看,江夏区排名第13位。
江夏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瞪羚企业数量排名第1位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域成长潜力方面,在瞪羚企业数量指标上,排名前五的区县分别是武汉市江夏区、济南市历城区、苏州市吴中区、武汉市蔡甸区、广州市黄埔区和济南市章丘区(并列第五)。
江夏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排名第5位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域成长潜力方面,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指标上,排名前五的区县依次是济宁市兖州区、济宁市任城区、聊城市临清市、东营市东营区、青岛市胶州市、济南市历城区(并列第五)和武汉市江夏区(并列第五)。
江夏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第2位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区域创新力方面,长沙市长沙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武汉市江夏区、深圳市宝安区、黄石市大冶市、株洲市天元区、宁波市北仑区、上海市松江区、南京市江宁区、青岛市黄岛区、台州市温岭市。
江夏区:节能环保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第2位
节能环保产业区域创新力方面,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指标上,排名前十的区县分别是深圳市宝安区、武汉市江夏区、深圳市南山区、长沙市岳麓区、武汉市蔡甸区、长沙市长沙县、深圳市龙华区、长沙市宁乡市、宁波市慈溪市、温州市龙湾区。
江夏区:生物医药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排名第10位
从生物医药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来看,排名前十的区县分别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大兴区、北京市昌平区、广州市黄埔区、亳州市谯城区、深圳市南山区、北京市海淀区、成都市武侯区、北京市朝阳区和武汉市江夏区。
江夏区:生物医药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第1位
区域创新力方面,武汉市江夏区拥有最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次是北京市大兴区、长沙市浏阳市、上海市浦东新区、武汉市洪山区、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昌平区、广州市黄埔区、武汉市东西湖区、长沙市岳麓区。
江夏区:生物医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3位
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创新力方面,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指标上,广州市黄埔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武汉市江夏区、北京市大兴区和北京市昌平区。
江夏区:数字创意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排名第7位
从数字创意产业区域热力值评价指数来看,排名前十的区县分别是杭州市滨江区、北京市海淀区、杭州市西湖区、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成都市武侯区、武汉市江夏区、郑州市金水区、武汉市洪山区和深圳市南山区。
江夏区:数字创意产业优质潜力企业数量排名2位
数字创意产业区域成长潜力方面,杭州市滨江区拥有最多数量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千里马企业等优质潜力企业,紧随其后的是武汉市江夏区、武汉市洪山区、北京市海淀区和杭州市西湖区。
江夏区:数字创意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第2位
数字创意产业区域创新力方面,杭州市滨江区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武汉市江夏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太原市小店区、武汉市洪山区、杭州市西湖区、北京市海淀区、宁波市鄞州区、上海市嘉定区、长沙市天心区、郑州市金水区、北京市朝阳区、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市江岸区。
江夏区:新能源产业瞪羚企业数量排名第1位
新能源产业区域增长潜力方面,武汉市江夏区、济南市历城区、广州市黄埔区、北京市通州区、北京市昌平区和北京市海淀区在瞪羚企业数量上位居全国前列。
江夏区:新能源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第2位
新能源产业区域创新力方面,温州市乐清市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武汉市江夏区、芜湖市无为市、长沙市长沙县、厦门市翔安区、滁州市天长区、太原市小店区、长沙市宁乡市、宁波市慈溪市、武汉市蔡甸区、长沙市岳麓区、台州市温岭市。
江夏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名第4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区域创新力方面,深圳市南山区和宝安区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稳居全国前二。其次是北京市海淀区、武汉市江夏区、长沙市岳麓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圳市龙华区、广州市黄埔区、杭州市滨江区、武汉市洪山区。
江夏区:2023年GDP情况
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发布2023年武汉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湖北省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0011.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4.38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800.91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2736.36亿元,增长6.2%。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4∶34∶63.6,其中,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
2023年江夏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70.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3.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3.40亿元。
武汉市江夏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江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00亿元、增长7%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以上。
在江夏区委六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区三级干部大会上,该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在主导产业方面,江夏区将做强整车、做大配套、做精汽车后服务市场,加快壮大千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除全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之外,江夏还将聚力光电子信息产业突破发展、加速大健康产业“聚链成群”,2个产业在2024年均有望实现产值200亿元。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物联、预制菜、未来产业等领域,积极培育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引擎”。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