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实施工程项目“并联审批”,成立服务小分队,主动为各类市场主体排忧解难,着力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释放市场活力。
湖北荆门:出台《荆门市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重点任务清单》并细化成135条具体措施,开展“营商路路通”改革试点,提升政务服务“一事联办、一网通办”水平,努力让政务服务更便捷、高效。
陕西渭南:围绕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扎实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2”行动、“5+3”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营商环境是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事关市场主体活力,事关地区形象和长远发展。当前,在营商环境建设的赛场上,各地高招迭出、你追我赶,如何让企业“一见倾心”扎根成长,如何出实招、放大招为企业拓展广阔发展空间,成为各地政府的主要着力点。
广西来宾:“量体裁衣”为企业定制服务措施
政务大厅工作人员热情积极,政务办理效率越来越高;企业办证不用愁,线上“并联审批”办更快……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项项改革的推出,彰显了来宾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和决心。
在释放政策红利方面,来宾市制定实施了《2020年来宾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将各项改革任务进行清单化分解,狠抓工作落实,全年完成21项指标227项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
在简政放权方面,来宾市实施了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将涉及工程建设审批职能的9个部门共34个事项全部整合进驻,制定工程项目全闭环的流程图,突破了审批部门条线限制,实行工程报建全流程34个环节审批和监管,实现每一阶段“一家牵头、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张表单、并联审批”。“工程项目报建”填报表单较原来缩减了60%,申报材料压缩26.5%;审批时间比原来压缩了61.9%。
在服务升级方面,近两年来,来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挥职能作用,成立优化营商环境、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企业标准化、特种设备等8支服务小分队,主动为各类市场主体排忧解难、嘘寒问暖、解疑释惑,并为企业“量体裁衣”定制服务措施,助力企业尽快走上“疫”后恢复“行驶车道”。
在服务红利、政策红利等多重红利叠加下,来宾市不断释放市场活力。今年1月至4月,来宾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477户、注册资本156.20亿元,市场主体呈逆势增长。截至4月6日,全市各类市场主体128115户,注册资本1876.80亿元。
“来宾市领导经常到我们企业调研,提出如果企业两次反映同一个问题,就要对相关部门追责。而且来宾市的干部没有官架子,对我们的合理诉求几乎是有求必应,各部门办事效率非常高。”广西新东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义春由衷地赞扬广西来宾市的营商环境。“在来宾搞企业特别舒服,下一步,我打算把公司总部搬到这里来!”
湖北荆门:努力让政务服务更便捷高效
“执照打出来了,公章也有了!”不久前,在湖北银行荆门掇刀支行“营商路路通”一体机前,荆门市锦顺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注册申请人肖莉捧过打印出来的营业执照,一脸兴奋,“没想到这么快!”
企业开办注册涉及市场监管、公安、税务、人社、银行等多部门,每个部门都有各自审批系统。能否“串珠成链”,让申请人一次性就近完成所有流程,当天就能领证营业?荆门市借鉴东莞一体机服务经验,开展“营商路路通”改革试点。该项改革依托银行网点的“营商路路通”一体机,通过人脸识别、电子身份认证、指纹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将各部门的审批系统串联、办理事项聚为一体,提升政务服务“一事联办、一网通办”水平,让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腿。
据悉,这只是荆门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荆门市市长孙兵表示,近年来,荆门锚定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目标,大抓营商环境建设。“十三五”时期,荆门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一窗受理、一章审批、一站服务、一次评估、一网运行、一门通办”的“六个一”运行模式,提高了审批效率,创优了营商环境。
2020年,荆门市开展“营商路路通”改革试点。改革依托银行网点的“营商路路通”一体机,将各部门的审批系统串联、办理事项聚为一体,让数据多跑腿、企业少跑腿。改革后,商事登记申请人到银行网点可以一次性自助办理商事登记、营业执照打印及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社保服务、税务办理、公积金服务等事项。目前,荆门已有110家企业通过“营商路路通”不见面办结企业开办事项。
从2020年4月开始,荆门市还开展了“进企业、解困难、促发展”活动,荆门市、县两级1800多名机关干部包联服务2700多家企业,帮助市场主体实现疫后重振。据不完全统计,为帮助企业疫后重振,荆门市落实资金23亿元,兑现了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减免、养老保险等“三险”减免、银行贷款利息降低等一系列降本减负支持政策。同时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使更多资金直达企业,荆门市落实金融支持政策资金涉及184亿元。
今年2月,荆门市部署了39条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重点,将《荆门市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重点任务清单》细化成135条具体措施。紧紧围绕企业实际关切和群众急难问题,狠抓兑现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让政务服务更便捷、高效,让企业更满意。
陕西渭南:多措并举 为企业办实事
作为陕西省人口第二大市,渭南市政府承载着为500多万居民提供市政服务的重任。在过去,老百姓办事只能到政府各个部门的审批窗口办理业务,有时候为了提交审核材料,不得不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跑。对于政府的公共服务,很多人还停留在“办事难、效率低”的印象中。
如今,这种现象已然发生改变。“全程不见面,事却照样办。我要为渭南市政务服务大厅的便捷贴心服务点个赞!”不久前,渭南市富平县益康华府医药超市的经营者收到快递寄来的营业执照,欣喜不已,“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将申报所需材料寄过去,没想到非常时期竟然也可以办的这么快”。
据渭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黎明介绍,近年来,渭南市围绕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扎实开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2”行动、“5+3”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市场环境优化方面,近年来,渭南市的市场准入门槛在不断降低,企业注册登记更加便捷。不但取消了原有对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出资额、出资时间等硬性规定,还取消了经营范围的登记和审批,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
据悉,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审批变为谁经营谁向政府登记,拿到再去完善各项许可、备案等手续。不断规范涉企收费。先后精简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107项、政府性基金12项、涉企收费65项,目前市级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与政府性基金共55项。扎实落实各项减税举措,制定优化纳税服务措施108条,90%以上的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申报、缴纳税款、发票领取等292项涉税业务,“营改增”、小微企业所得税普惠性减税等政策得到全面落实,2018—2019年全市减税降费约52亿元。
在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方面,渭南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市级共取消、下放、转移经济管理权限1396项,调整权责清单数量497项,取消户籍迁移、年龄变更等证明事项和盖章环节361项。
法治保障方面,近年来,渭南市聘请了特约监督员收集意见建议。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企业职工等群体中聘请159名特约监督员,协助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并出台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三项机制助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施办法》等制度,激励广大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