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段时间以来,文化的力量之于营商环境,似乎成了“黑匣子”: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务虚”。
记者到基层谈契约精神匮乏,一些受访者反问:“全国不都这样吗?”再如提及“官本位”,一些机关干部很不以为然。
原因也简单,文化是我们心灵深处的一部分,只要想涉足入内,不管提问的方式多么策略和间接,都难免会给人冒犯之感。
再者,文化成“黑匣子”,也缘于某些人的狭隘观念。比如优化环境建章立制,成绩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简政放权转变职能,企业马上可以得好处。而文化,经常难以捉摸又难以见效,所以即便有所认同,也往往敬而远之。
这个“黑匣子”,可以留待未来打开供后人检讨得失,也可以现在就打开,让我们有机会明白其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形成自知之明,在激烈竞争的世界里找准自己的位置,把握自己的命运。
现在,全省上下齐为优化营商环境而努力,这更需要先进文化的大众认同。
正如中国近现代史所有伟大的变革都伴随着观念的革新和进步,脱离观念的变革,实现新一轮振兴是难以想象的。在这方面,我们越是主动,就越能抢得先机。
忽视文化建设的营商环境
容易“冰上滑车”
200多年前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大卫·休谟说过一句名言:尽管人是由利益支配的,但利益本身,是由观念支配的。
本次策划的前三篇文章,分别详细解读了阻滞我省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文化问题,其间有利益之争,有历史沿袭,也有制度安排,而它们作为文化现象,在本质上都反映了观念的冲突和操纵。
比如人情,人际关系异化之后,人情逐利而动,其深层原因是移民的血缘淡薄,难以抵挡现代化冲击,导致传统人情屡屡突破公共规则边界,极大地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
比如契约精神,在优化营商环境时,人们常把传统诚信和现代契约精神等同视之,将陌生人的约定与熟人的互信混为一谈。
比如官本位意识,对于公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影响甚大,它削弱和瓦解公务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消解法规政策的效力,同时又使得依附其上的传统人情更为发达,又使俯首其下的契约精神更加孱弱。
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否意识到,不论是否接受,都生活在这些人文观念之中,为这样的文化所浸染。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这些价值观却又不得不执行。这些观念长期存在,形成一种巨大的惯性与惰性,构成优化营商环境进程中处于文化深层的阻力。
制度不是万能的,市场是有局限的。一个忽视文化建设的营商环境,容易“冰上滑车”,发生制度空转。只有充分调动、有效激发文化的力量,并为大众所认同,才能更好地弥补制度盲区,才能让制度规则具有强大的现实约束力。
承认现实
着力改变那些落后的观念
当我们战胜不愿意或者不喜欢的心理,清清楚楚看到我们自身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不足时,通常会出现两种反应:一种是否认,不愿看到真相; 另一种是悲观,对未来丧失信心。
事实上,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承认现实,着力改变那些落后的观念。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可以硬性推行有助于社会繁荣的做法,先期改变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的观念,再延展到机关、学校、企业等,最终延伸到整个社会。
这在历史是有先例的。
比如,温州及沿海发达地区培育契约精神,就是循着这样的脉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如同勒庞在《乌合之众》之中所说,一个人有了信念,就相当于变强了十倍。
推动文化观念的变革,终究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
我们谈论文化,上至春秋战国,下至市场转型,并非要把责任推到2000多年前的孔夫子身上,更不是要归罪于计划经济制度安排,而是要对自身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
文化自省的根本目的,是摆脱浑浑噩噩的状态,真切意识到,如今辽宁的好坏,最应该负起责任的是我们这一批人。
推动文化观念的改变,需要完成创造性转化。
我们不能激进,也不能保守。
一方面,需要承认一些文化特征与现代市场经济不匹配,必须被淘汰、被扬弃。另一方面,还要深刻认识到,比如重人情,它是我们文化基因中的一部分,连着血带着肉,需要保留其精华和合理内核,并与市场经济的合理成分产生联系与互动,将其改造成一种崭新的人情观。
推动文化观念的改变,贵有自知之明。
最忌不切实际搞“人工加工”,而应将自身文化中“好”的东西提炼出来。比如契约精神,我们暂时比不过上海,也很难比得上温州,我们自然要努力长进。
我们要看到自身优势:辽宁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蓝领工人、长期的装备制造业史和众多实力雄厚的装备制造业龙头。培育“工匠精神”,做出顶尖的产品,以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价值观向世界展示,以“大工匠”形象吸引人才和投资,理应成为我们的文化底蕴。
崛起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我们需要文化提振
新一轮振兴是一场艰苦的跋涉,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政策、人才,还需要与陌生人为善、重诺守信这样的理念,需要把这些理念推广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日常伦理,使其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标准。
如此,辽宁的营商环境就会好起来,就能够成为投资的沃土。
一般而言,观念的变革需要三个阶段。
这也是一步步打开营商环境“黑匣子”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一场从“由之”达到“知之”的革命。
当知道我们的前程、我们的机会、我们的事业成败,在很大程度上由一种处在我们自身的力量决定之时,我们会感到震惊,同时也会兴奋,如同一位社会学家所言,文化观念的转变“在很多方面是可恶的一课,在很多方面又是光辉灿烂的一课”。
在打开“黑匣子”的过程中,能否用一种自信而坦荡的胸怀来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至关重要。
过分的虚荣,与思想资源的偏狭,对自己的不自信以及思维的僵硬等,将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用理性的眼光衡量一切,重塑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加速先进文化的大众认同,我们收获的将不仅仅是营商环境的改善。
相关稿件